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華筵九秋華筵九秋
菀盈

第36章

琵琶弦上說相思

私下之語被她拿到這樣的場合說出,趙無端又羞又氣又笑,那又薄又白的臉直紅到耳根,桃花眸旁更像是有桃花綻放,頭倚著琵琶柄垂下,也禁不住笑出了聲。

太上皇和玉真公主年已老邁,都很是喜歡這些有趣的少男少女,也都笑得前仰後合。

玉真公主更是對太上皇道:“皇兄,這位司樂技藝極佳,堪稱國手。應當賞他。”

太上皇笑著對高力士道:“賞!除了那些賞賜,將朕親寫的扇子,賜一把給趙司樂。”端午節賜扇,取得是納涼之意,但這是隻有當朝大臣才可得的殊榮。

趙無端雖有品級,卻未脫賤籍,算不上是大唐的大臣。

因此,無論得多少金銀財帛,也不過纏頭賞賜,倒是太上皇親書的扇子才至金至貴。

趙無端拿到那把折扇,實在珍而重之,感激涕零,再三叩謝。

太上皇不過一笑,說他今日有功,叫他下去吃一杯酒。

趙無端謝恩,又越過人群,去還雲鬟的琵琶。

玉真公主一直望著他,笑吟吟地轉頭對太上皇道:“方才我就奇怪,怎麼這裏這麼多琵琶,人人皆要借給這位司樂用,且太上皇身邊這幾個琵琶伎的琵琶,還是稀世名品,可他皆不要,不怕路遠阻礙,偏要去拿那個女樂的琵琶。這是何故呀?”

太上皇微微一笑,端起茶盞,隨口吟道:“不過是‘琵琶弦上說相思,好將心事曲中傳’……”

眾人聽罷,盡皆含笑。

唯有李適臉色一沉,捏著酒杯,盯著趙無端,看他反應。

趙無端彼時恰好將琵琶遞到雲鬟手中,忽聞太上皇此語,眼望著雲鬟的杏眸桃腮,心下忽然一顫。

他怔了片刻,深知太上皇年少時是個風流情種,年老後依然不忘相思,日夜思念貴妃娘娘,很願意成人之美。

他若趁著這個時機陳情,太上皇又正在興頭上,且又一向看重音律之才,會不會賜婚?

那他豈不是,輕易就得償所願?

不過,這個旖旎的念頭不過一閃,便全然消逝了。

趙無端深知在上坐著的奉節郡王正正緊緊盯著自己,自己搶他所愛,前途也就全沒了!

最要緊的是,雲鬟聞言便是蛾眉一蹙,沒有半絲甜蜜之色或者羞澀之相,顯然對自己無意,他又豈能趁人之危?

他立時醒轉,便大方一笑,坦然回道:“太上皇有所不知。雲鬟樂女雖技藝不是頂精湛的,所用琵琶也非名品,但她聽音辨調,極是精準,經她手調過的琵琶,音準極佳。今日因有太上皇您這個行家在場,小臣心中惶恐,為求穩妥,也便借了她的。取巧偷懶而已。”

“原來如此!”太上皇聽他這樣說,極是感興趣,朝雲鬟傾身笑道,“是不是即便不同的樂器一同奏起,你也能分辨得出宮、商、角、徵、羽這五音分別出在哪個樂器?”

雲鬟既不敢托大,也不能打了趙無端的臉,便笑著曲膝一拜道:“樂器若少些是能僥幸分出,若多了,奴就不能了。”

玉真公主驚訝道:“這世上,我隻知皇兄有此神技!幾百人合奏,也知哪個人的音錯了。你這個小丫頭,才多大年紀,竟也能?”

“小妹你有所不知,這個本領是天生的,與年紀無關。”太上皇說著朝雲鬟招一招手,“你出來,朕要考校你一下。”

雲鬟不免埋怨地嗔視趙無端一眼。

趙無端安慰道:“去吧,不防事,你定然可以。”同僚亦鼓舞著她,推她出去。

能被太上皇考校音律,乃是雲鬟做夢也想不到,其實心內十分激動歡喜。

她便款款走出,從角落走到廳中,隻覺得千萬人的目光全落在自己一個身上。

雲鬟心慌無比,忍不住掃視一圈,隻覺得太上皇、玉真公主、高力士還有梁國公李峴的目光都十分慈愛,令她心中稍安。

太上皇伸手召了幾個樂伎,立在雲鬟身後,令眾人一起各彈一個音。雲鬟不曾回頭看,便準備說分別是哪一種樂器又奏出哪一個音。

如此兩三次,樂伎從三個加到五個,又到十幾位,所奏樂器的音色也越來越接近,雲鬟亦都準備說出,無一錯漏。

太上皇連聲讚歎,雲鬟也不似一開始那般緊張了,竟有閑心打量起眾人的目光來。

她一抬頭,便看到太子殿下身側的奉節郡王李適,一會兒目光灼灼地盯著自己,一會兒又遮掩著垂下,好一個男子漢大丈夫,竟也麵帶羞色。

雲鬟既覺得好笑,又微微厭煩,轉頭望著同僚一笑,卻見趙無端看自己的目光竟和李適如出一轍!

她悚然心驚,直至這時才明白——原來李適與趙無端都傾心於自己!

她一直是極善察言觀色,體察人心的,竟沒留心自己已招了這麼多的冤孽而不自知……

他們一個算得上是知音,另一個至尊至貴,原本都是極好的。

可是,可是……

她竟一直忍不住想轉頭去看那個角落裏的人,想看看他是怎樣的目光?

他看到自己大出風頭,又會是怎樣的神色?

她現在終於如她小娘一般,成為梨園樂伎,在花萼相輝樓裏侍奉宴樂。竟然還和太上皇品論音律,美夢成真之時,她卻想一個甘願助紂為虐的人……

她暗自搖頭,嘲笑自己。

而後,太上皇又考校雲鬟幾次,見她確實辨音極準,十分高興,賜了她一柄宮製團扇,並準她可以隨時入興慶宮覲見。

雲鬟大喜,得意地朝著柳明珠望了一眼——從此以後,她就能時時來興慶宮找仇人了,再不似從前那般步履維艱!

宴會已近尾聲,柳明珠按捺著心中的慌亂,開始煎新茶。

一切本無錯漏,茶湯色佳,茶盞也都完好無缺,最後便是放上花朵了。

柳明珠打開從點心房取來的一盒花,潔白的素馨極是新鮮。她輕輕拈起,一朵朵放在茶盞中。一切妥當,正要奉上,高力士忽然伸手攔住,指著其中的三盞,輕聲問:“這是什麼!”

柳明珠一看,原來那盒素馨花裏混了幾朵茉莉,還都被她放在了茶湯中!

太子殿下最不喜茉莉氣味,這要是奉上去,豈不是要惹出大禍!

高力士見她接二連三犯錯,便往外指一指,令她出去,又使喚他人換了茶水花朵,好端端奉上後,便也悄悄退出。

待他們二人回來時,高力士麵上還有微微怒意,柳明珠則滿麵後怕。

茶案後已經坐了他人,柳明珠就隻配侍立在一側。

她垂頭歎息良久,目光陰沉地望了雲鬟一眼,顯然是懷疑花是雲鬟混進去的。

雲鬟得意地將頭一歪,滿臉都是挑釁的笑意——

她可不怕柳明珠知道事情是她做的,若真不知道,又哪裏會相信她有能力將人折磨到乖乖就犯呢!

她在茶室時,就已看出僅剩的兩隻青色琉璃茶盞,其中一隻有裂紋。眼見柳明珠取了沒有裂紋的那隻,便故意拿起看來,令她忌憚。

她自認為換了雲鬟碰過的茶盞乃是謹慎之舉,卻不知這恰好中了雲鬟的計。

冷盞本就有隱裂,一遇上熱茶湯,極易碎裂。

至於素馨花裏的茉莉,亦是她從茶室出去後,繞道去點心房混進去的。

她有金魚袋在手,以替貴人取點心為由,將人支開,尋個空便不露聲色地將花混入。日後真有人細究起來,也沒有人會為了還一個奉茶宮女的清白,而去攀誣一位身佩金魚袋的貴人。

柳明珠亦深知這一點。

所以高力士責備她時,她並不爭辯。

不爭辯,這兩件事就隻是小小的失誤;爭辯,就是攀誣他人了。她默默擔下這一切,從一個得臉的司茶女官,變成一個在旁閑散的無用宮女,眼睜睜看著他人侍奉太上皇緩緩飲下最後一盞茶。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