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會議室裏,程書睿正準備接受媒體采訪。
他坐在橢圓形會議桌的正中間,媒體記者麵向程書睿依次排成兩排,攝像機、錄影機等設備已經架在了最佳位置。
會場安靜下來,在所有人熱切期待的眼神中,程書睿不緊不慢地打開麵前的話筒。
“各位記者朋友,早上好!我是北海公證處家事一部的公證員兼部長程書睿。非常感謝大家對這個公證案件的關心和關注。
這個案件是我主辦且全程參與的,現在就由我來代表北海公證處,對案情進行簡單通報。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通報內容將隱去真實姓名。
王老先生基於自身的真實意願,與張先生夫婦共同到北海公證處申請辦理《遺贈扶養協議》和《意定監護協議》公證,雙方約定由張先生夫婦負責王老先生的生養死葬,並在王老先生失能失智的時候作為其監護人,與此義務相對應的是,張先生夫婦可以在王老先生去世後,取得他名下房產的產權。”
所有人都豎起耳朵認真聽,不時可以聽到奮筆疾書的“沙沙”聲和相機拍照的“哢嚓”聲。
程書睿繼續說:“王老先生作為我國公民,依法享有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處分自有財產的權利。
按照雙方約定,張先生夫婦每個月都需要向北海公證處提交履責報告。我們在收到履責報告後,會通過上門或電話的方式向王老先生核實張先生夫婦的履責情況,確保無虞。
我們為王老先生和張先生夫婦辦理公證的過程,全程都有錄音錄像和文字記錄。為了保障當事人隱私,我們不方便將檔案材料對外公開,但是,如果未來進入到訴訟程序,公檢法部門有權到北海公證處調閱相關檔案材料,屆時我們一定積極配合。”
程書睿的話邏輯清晰、言辭懇切,在場的記者連連點頭。
“如果各位記者朋友有任何疑問,可以隨意向我發問。”程書睿胸有成竹。
記者們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人出聲。
“小宋,麻煩你現在建一個微信群,請有興趣的記者朋友掃碼進群,後續如有疑問,大家都可以直接在群裏發問,我們也會將案件的進展情況在群裏發布,確保公開、透明。”
宋瀟瀟機敏地點了點頭,放下手中的筆,迅速開始執行程書睿的指令。
這氣場,這邏輯,這發言,就是放在專業的新聞屆,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在場的李達和其他領導同事,無一不投來欽佩讚許的眼光。
另一頭,顧盼和鄭子皓負責在大會議室安撫王建國的親戚們,然而,這邊的情況卻沒有那麼順利。
鄭子皓安排他們依次圍著會議桌坐好,顧盼和真真在人群中來回穿梭著,為他們端上茶水。
“把姓程的那個公證員給我叫過來,還有你們領導,把你們最大的領導叫過來!”一位黑色寬鬆條文T恤,頭發斑白,身材矮胖的老年婦女,顯得異常激動。
一邊說話,一邊用手指在桌麵上叩擊,臉上的橫肉也隨著手指動作抖動著。
顧盼猜測眼前這位老年婦女應該是王建國的妹妹王秀華。
“您是王奶奶吧?我們領導現在在忙,一會就過來,您有什麼問題,可以先跟我們說,我們先為您解答。”顧盼在王秀華的對麵坐了下來,平心靜氣地說。
王秀華上下打量著顧盼,不屑地說:“你?你是領導嗎?我要跟你們領導直接對話。不要每次都找幾個小兵小卒過來敷衍我們,說一堆有的沒的。今天必須給我們一個說法,否則,我就住在這裏,不走了!”
“王奶奶,我不是領導,但是我也參與了王老伯的這個案子,對情況有一些了解。”顧盼耐心解釋道。
王秀華一聽便來了勁,麵露陰鷙地對著顧盼說:“你也參與了?那就是說你也拿了張誌剛的錢?”
“王奶奶,沒有人收張誌剛的錢,我們是根據王老伯和張先生的申請,按照法律和規則來為他們辦的公證。無論是誰來申請辦理這樣的公證,隻要符合條件,我們也是同樣依法受理的。”
不解釋不打緊,一解釋,王秀華火氣更大了:“你少跟我來這一套。我哥又不是沒有親人,那可是三百多萬啊!他怎麼可能把三百多萬的房子就這樣平白無故送給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
就算張誌剛照顧過他幾天,給點錢就行了,就當請個保姆護工,至於把幾百萬的房子送給他嗎?你以為是一顆白菜?說送就送!”
“這是王老伯自己的意願,我們應該予以尊重。”顧盼依然耐心地解釋。
接下來等待顧盼的,是幾句不堪入耳的粗口。
“我哥一把年紀,腦袋有時都不清楚了,你們也敢給他辦這種公證?要不是收了張誌剛的錢,你們怎麼可能這麼盡心盡力?這裏麵肯定有貓膩,這個公證,必須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