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雲禪畫雲禪畫
四方緣

風觸好花文錦落

砌橫流水玉琴斜

唐末五代著名詩僧、畫僧貫休作《野居偶作》雲:

高淡清虛即是家,何須須占好煙霞。

無心於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轉賒。

,砌橫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還如此,誰羨前程未可涯。

詩僧於清幽之中,看雲煙高淡,享山野清虛,觀風觸好花,聽清泉幽澗,安閑自得,甘於淡泊,一切的終極追求,都消融在雲、林、風、花、澗之中了,全詩自然地表達了刻意修行而無法得道,無心於道而道自然成的禪宗意旨,讀後使人有超然了悟之感。

禪宗所說的“無心於道”指的是心無掛礙的境界。此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順其自然,否則老子也不用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唐代是禪宗鼎盛、詩歌繁榮的時代。所謂“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詩僧的詩意與禪意兼得,他們都能成熟地轉化自然意象,成就清淨禪境。一派大好春色,皆隨眼耳所觸而無不呈現。一切現成,不用費人半點心力。人的真如佛性,也複如是,無須尋覓而圓滿具足。

將《老子》與《心經》合參,定知順其自然境界。在老子的《道德經》裏,老子一再強調的是生命應順天地之道以得自由,是從個人心靈到身體,從內心到生存活力的自由。老子說“道”是虛空而沒有形體的,卻永遠沒有竭盡的。它是那麼淵深,好像是萬物的宗主。道的虛無正是道的源泉所在,它的深度能夠包容世間萬物,是存在自然之中的萬物之源。“順其自然”意為順自然之道。自然就是指自然規律,即存在於自然界的客觀事物內部的規律不能被人改變、創造或消滅。

雲門禪師有詩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正是從春花秋月、夏風冬雪中禪悟、順應了自然之道,從而達到物我兩忘、進而物我同一境界的人,才能真正體味到美在其中。其實,風花雪月也是我們自己,我們把自己的感情毫無保留地貫注到大自然中去,於是風花雪月也就成了有生命的東西,甚或,風花雪月就是我們自己的化身。這就是詩中寓禪的魅力,也就是禪味的魅力。

禪詩所表現的,是詩人對塵世煩囂的淡泊心誌和瀟灑生活的清新體驗。唯淡泊,才能避開世態炎涼;唯瀟灑,才能感受“江國春風吹不起,鷓鴣啼在深花裏”的自然自在。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