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雲禪畫雲禪畫
四方緣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陽而陽,祝率土豐穰,長使群生蒙樂利

諸善信願登覺岸,說法非法,說相非相,學普門功德,隻憑片念起修行

此乃清代林則徐題靈岩山觀音寺聯。

上聯頌揚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功德,意為從觀音那裏求雨得雨,求陽得陽,求收成得收成,觀音能使眾生得到無限的安樂與幸福。下聯告誡眾生若是誓願登上覺悟的彼岸,就得“說法非法,說相非相”,像諸佛、菩薩那樣做功德,憑著一顆積極地修行的心即可。林則徐最崇敬的是觀音大士,常常向大士行香、祈雨。林公擔任湖廣總督期間,還在督署內建了觀音廟,每日行香設供;擔任江蘇巡撫時為蘇州觀音廟題寫了這副充滿佛性的對聯。靈岩山地處太湖之濱,位於蘇州城西南,因山上有許多狀似靈芝的岩石,故稱靈岩山。靈岩山寺建於山巔,山門朝南,俯臨太湖,湖光山色,蔚為壯觀,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靈岩晚鐘”是蘇州美十景之一。

“說法非法”源於《金剛經》中的《無得無說分第七》所說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非法”,不是有法;“非非法”,也不是無法。非者,無也;非非者,不無。非有真實不變之法,但又無不是真實之法,以為其有,雖有而未嘗有;以為其無,雖無而未嘗無,故既不作有,也不作無。“有心俱是妄,無執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遙出六塵”,這是“說法非法”的真含義。

“說相非相”源於《金剛經》裏的《如現實見分第五》中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見諸相非相,意為:見相而不執著於相,又能破解出相,所以說“見相非”,見相又不是相,又能非其相。所謂如來者,自性本無去來,能見相非相,則能回光返照,見無形可得,而真如本體便寓乎其中,那就可見自性中有如來。如來不是外求外見,是由自性中可見。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思路決定我們的出路。自性中的意願不是海市蜃樓,它需要人在曆練中尋找向善的心,以求修得正果,所以說“學普門功德,隻憑片念起修行”即可。“片念”是自性中的意願。禪家認為:有是自性有,無是自性無,生是自性生,滅是自性滅。心有便有,心無便無,無非唯心,心中的意願決定方向。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