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雲禪畫雲禪畫
四方緣

長憶江南三月裏

鷓鴣啼處百花香

宋代法師延沼,住河南風穴寺開堂說法,學侶雲集,大振臨濟宗風。一次,一僧人參問道:“語默涉離微,如何通不犯?”延沼答曰:“,鷓鴣啼處百花香。”問者意為:於言說或緘默之時,如何使佛法的本體與微妙的運用圓融流轉應用自如呢?而延沼的回答是:但見鷓鴣啼,百花香,活潑潑春天的生機。表麵上並沒有回答,實際卻是答了。禪的佛法大意,就是要參禪人回到活潑的生命世界本身。三月春來、鳥語花香不正是自然之律、自然之道嗎?禪林之中常有類此答非所問公案,如有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雲門文偃禪師的回答是:春來草自青。

順其自然,不必強求,參禪亦如是,就像春天來了,草自然就綠了,自己想通了,自然也就悟了,如同王維的禪機,“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佛法,第一是指佛所說的教法,涵蓋各種教義及教義所表達的佛教真理;第二指佛教導眾生的教法,亦為出世間之法;第三指世間一切之微妙善言,乃至其他真實與正確的事理等。

真正的佛不認為自己是佛,真正的聖人不認為自己是聖人。故,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所以,參禪不可蓍相。禪宗是一門視覺性強,詩意濃、意象模棱多義的宗教哲學。悟道的境界是悟道者在於認識上的身體力行,感同身受,且心入其境,而非言語可以說明的,所以,禪宗有“開口即錯”之說。“開口即錯”是悟道時的原則,是在一定範疇之內之事。真如法性原是不二的,非言語所及,非思想所及,所以說,真如法性不可說。佛法,既不落於空也不落於有,又都以空有兩邊為根源。所以簡單地說,一切佛法,必不落於空,也不落於有。如果不落空有,那時開口也對,不開口也對;若是落於空有,那時開口即錯,不開口便也錯了。“不開口也錯”,是對治那些懵懂而不開口之人,使他不落於空,如若不然,也就走向了另一端。

《金剛經》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法眼祖師亦說:“若見諸相非相,即不見如來。”其中之奧妙,還需用心仔細體會,不好言說。唯有回至江南三月裏,享受自然之風和日暖、自然之飄香佳景、身心之愜意,心曠神怡進入自由自在且妙用無窮之境界。這裏,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