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煙花雨記春初,夢斷江南半載餘。直到東籬黃菊放,故人才寄數行書。
香散荃蕪夢覺遲,燈花影綴玉蟲移。分明攜手秦淮岸,共唱方回腸斷詞。
題釋
作於雍正十一年(1733)秋。金兆燕《棕亭古文鈔》卷五《許月溪詩序》:“憶兆燕童丱時,隨先君子(按:金榘)往來於岑華(按:吳檠)之溪上草堂。惟時座上賓友則有章丈晴川、吳丈文木(按:吳敬梓)。一時唱酬之盛,甲於江淮。”吳檠《為敏軒三十初度作》也說他們當時在全椒“章三金大亦好友”。章三、章晴川、章裕宗,蓋一人耳。從《書·禹貢》“江漢朝宗於海”可知其取字與名的對應關係,百川朝宗於海即裕宗也。在全椒時章裕宗就同青年吳敬梓、吳檠及金榘金兩銘昆仲交好契密,常為詩酒之會。作者移家秦淮,在“柳煙花雨”的“春初”,章裕宗也從故鄉趕來聚會,與吳敬梓“攜手秦淮岸”,齊聲吟誦宋代詞人賀方回催人腸斷的江南送別之詞。秦淮春別後,“夢斷江南半載餘”,直到這年“東籬黃菊放”的秋天,才盼到裕宗寄來的“數行書”。故人情深,敬梓旋即寫此二絕句作答。
句釋
“直到”句:借點時令,陶淵明名句“釆菊東籬下”。
荃蕪:香草名。《拾遺記》卷四《燕昭王》:“王即位二年,廣延國來獻善舞者二人……乃設鱗文之席,散荃蕪之香。”
“燈花”句:化用韓愈《詠燈花同侯十一》句:“釵頭綴玉蟲。”
方回:北宋詞人賀鑄(1052—1125)字。
腸斷詞:指方回所作《青玉案》詞,詞有“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黃庭堅《寄賀方回》詩雲:“解作江南斷腸句,隻今唯有賀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