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李嘯村
春雨如絲,假蓋衝泥,訪餘板橋。歎佯狂李白,思原無敵;工愁吳質,益用增勞。水色縈窗,衣香滿座,共倚河亭短燭燒。驚心處,又蒲帆高掛,待趁新潮。黯然欲別魂消,悵去住難憑仗彩毫。怕魚箋三萬,僅能塗抹;龍賓十二,隻解詼嘲。開府清新,參軍俊逸,何日論文倒濁醪。君思我,在秦淮十裏,楊柳千條。
題釋
從“春雨如絲”“訪餘板橋”等語看,應是雍正十一年春吳敬梓定居秦淮之初,李嘯村“假蓋衝泥”來訪又旋即別去時所寫的送別詞。 吳敬梓盛讚李葂的詩才, 也高自期許,同有懷才不遇之歎。
李嘯村(1691—1755),光緒《懷寧縣誌》卷十九《文苑》載:“李葂,字嘯村,諸生。……葂生而穎異,總角應童子試,輒冠一軍。……督學俞公按皖,試《春江》詩,筆不停揮成七言律三十首,俞大驚,有‘國士’之目。客遊金陵、維揚間數十年,當道重其才,爭禮之,然卒落拓無所遇。……雍正乙卯(1735)試博學鴻詞,兩淮都轉盧氏見曾以葂名薦,為學使者放歸。乾隆辛未(1751)上南巡,召試,賜宮緞及內造針黹等物。”李葂不僅工詩而且善畫,李鬥《揚州畫舫錄》卷十說他曾為盧見曾畫虹橋攬勝圖。他是以“揚州八怪” 為代表的畫家十三人之一,與“揚州八怪” 之一的李鱔並稱“二李”,與“八怪”中的鄭板橋也有交往。他的交遊有許多也是吳敬梓的親朋,如吳檠、吳烺、金榘、金兆燕、朱草衣、商盤、盧見曾等。吳敬梓同他相處甚得,寫本詞後約半年,又寫《寄李嘯村》四首,隔兩年又寫《慶清朝·李嘯村留飲園亭》。
李漢秋發掘的徐允臨(石史)從好齋輯校本《儒林外史》眉批說“季葦蕭之為李筱(嘯)村”。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九也首肯徐說:“季葦蕭(萑)為李嘯村(葂)。”吳敬梓取李嘯村“客遊金陵、維揚間數十年”和在揚州娶妾等身世行狀,以及才而佻達的性行特征,塑造了《儒林外史》裏的季葦蕭形象。雖然作者同他情誼甚篤,但依據創作需要,還是把季葦蕭塑造成具有幫閑名士否定性特征的人物。
句釋
“歎佯狂”兩句:佯狂李白,杜甫《不見》詩:“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思原無敵,杜甫《春日懷李白》詩:“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此以李白喻李嘯村。
“工愁”兩句:吳質(177—230),字季重,漢末濟陽人,以才學通博為曹丕、曹植兄弟所重。《三國誌·魏誌·吳質》裴鬆之注引《魏略》言“質自以不為本郡所饒”,與吳敬梓遭際相類,故以自況。益用增勞,《文選》魏文帝《與朝歌令吳質書》:“足下所治僻左,書問致簡,益用增勞。”此以吳質自況。
衣香:喻指豔女。王士禛《冶春絕句》:“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
“又蒲帆”兩句:李肇《國史補》卷下:“揚子錢塘二江者,則乘兩潮發棹,舟船之盛,盡於江西。編蒲為帆,大者或數十幅。”
“黯然”句:《文選》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怕魚箋”兩句:化用王庭珪詩:“醉題李白三百篇,掃盡將軍九萬箋。”將軍,指王羲之。
“龍賓”句:唐馮贄《雲仙雜記》之一引《陶家瓶餘事》:“玄宗禦案墨曰龍香劑。一日,見墨上有小道士如蠅而行。上叱之,即呼‘萬歲’,曰:‘臣即墨之精:黑鬆使者也。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龍賓十二。’上神之,乃以分賜掌文官。”
“開府”兩句:杜甫《春日懷李白》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