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吳敬梓詩傳吳敬梓詩傳
李漢秋

琵 琶

鳳尾龍香世莫傳,半彎邏逤係冰弦。雪深六月明妃塚,淚滿三更商婦船。坐嘯竹林差共擬,重登花萼亦堪憐。《鬱輪袍》曲非難製,隻是無因上舞筵。

題釋

與上首同作於雍正九年(1731)冬。此詩皆用與琵琶藝術相關的幾個典實,狀寫聽琵琶的感受。其中“坐嘯竹林”之比,反映了他與阮籍等竹林七賢的共鳴。末二句表現了他對才華的自信、懷才不遇的悲傷,但此時的吳敬梓還是把人生的路標指向皇家的舞筵,與三十七歲寫《美女篇》時的境界,是鮮明的對照。

句釋

“鳳尾”句:鳳尾,琵琶尾部的美稱。李煜《書琵琶背》詩:“天香留鳳尾,餘暖在檀槽。”龍香,指龍香撥。《唐詩紀事》鄭嵎《津陽門》詩“玉奴琵琶龍香撥”自注:“貴妃妙彈琵琶,其樂器聞於人間者,有邏逤檀為槽,龍香栢為撥者。”蘇軾《宋叔達家聽琵琶》詩:“數弦已品龍香撥,半麵猶遮鳳尾槽。”

邏逤:原作逤邏,誤。邏逤,西藏所產的檀木。古代蜀地製作琵琶,以此木為槽,音色皆佳。見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卷上、《文獻通考·樂》卷十。

“雪深六月”句:雪深六月,辛棄疾《賀新郎·賦琵琶》:“記出塞、黃雲堆雪。”明妃塚,漢王昭君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大青山下。

商婦船:指白居易在潯陽江所遇一琵琶女之船,見所作《琵琶行》並序。

坐嘯竹林:用阮籍事。《陳留風俗傳》記:“阮嗣宗歌嘯,聲與琴諧。” 阮籍等竹林七賢常嘯於竹林。

重登花萼:用唐玄宗事。當安祿山兵逼近宮闕,唐玄宗“欲遷幸”,乃“複登花萼樓”,聽“玉環”(琵琶名)及《水調》畢,“潸然出涕”,“不待曲終而去”。見《次柳氏舊聞》、《六帖》卷六二《雞肋》。

“鬱輪袍”兩句:鬱輪袍,古曲名。《集異記·王維》載:王維未冠,以文章得名,又性嫻音律,妙能琵琶,為岐王李範所重。維時方應舉,求王庇借。王引其至太平公主第,進新曲號“鬱輪袍”,為主所激賞,乃為之說項,維因得登第。此處吳敬梓自信才不輸王維,隻是無人賞識推薦。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