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吳敬梓詩傳吳敬梓詩傳
李漢秋

附 錄

賀吳敬梓三十初度的賀壽詩三首

是年五月,為吳敬梓三十初度,其從兄吳檠(半園),從表兄金榘、金兩銘均作詩或和詩表示祝願。這三人之作,是從近親加摯友的視角記錄下吳敬梓當時的境況,都逼真地描述了吳敬梓的真實性貌,是他自己詩所無法描述的,十分珍貴。茲亦詳加解讀,以資參證。

第一個是吳檠。

吳檠(1696—1750),字青然,號岑華,別號半園,是吳敬梓的從堂兄,兩人年輕時經常一起賦詩飲酒,過從甚密。《全椒縣誌》卷十《人物誌一·文苑》: “吳檠,字青然,號岑華,增生,乾隆初應鴻博試報罷,與桐城劉大櫆、葉酉相友善,同著名於時。客直隸督學劉公幕校士,後成進士。官刑部主事,未竟其才用。生平肆力於詩,學晚唐,直入吳子華、韋端己之堂奧。著有《咫聞齋詩鈔》,劉大櫆為之序,並有《陽局詞鈔》《清耳珠談》行世。”向來認為吳檠是《儒林外史》裏杜慎卿形象的原型人物。吳檠與吳敬梓的從堂兄弟關係、以詩名世的才子身份、納妾娶小的紈絝作風、赴京任部郎的仕宦生涯等,杜慎卿形象都略有攝取。

為敏軒三十初度作

吳檠

下文按詩的內容可分三大段闡說。

第一大段憶敘堂弟敬梓少年時“誌卓犖,涉獵群經諸史函”的情景,下筆千言、雄詞博辯的才氣。

池草鋪翠水拖藍,阿連今日開酒甔。彈冠新沐揖我語:年至而立材不堪。姬吾語汝汝且聽:疇昔日月疾。康熙之末歲閹茂,偃蹇予年二十三。汝時十八隨父宦,往來江淮北複南。何物少年誌卓犖,涉獵群經諸史函。廣文不作常兒畜,歸輒命之從夢庵。下筆千言就,縱橫食葉響春蠶。雄詞博辯萬人敵,我來一語俯首甘。賦詩詐人稱沈約,草玄傳世仗桓譚。

句釋

“池草”兩句:既表時令又以謝靈運和謝惠連的關係喻吳檠自己與吳敬梓的關係。《南史·謝惠連傳》:“(族兄靈運)嘗於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忽夢見惠連,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阿連,謝靈運對謝惠連的昵稱。《宋書·謝靈運傳》:“惠連幼有才悟,而輕薄不為父方明所知……(靈運)謂方明曰:‘阿連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兒遇之。’”此處借稱吳敬梓。酒甔,盛酒的瓦壇子。

彈冠新沐:《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本以沐浴喻人在品行上當保持廉潔,此用以表示喜慶。

“姬吾語汝”句:姬吾語汝,《列子·黃帝》:“姬!將告汝。”張湛注:“姬,居也。”,《廣韻》:“走貌。”

“閹茂”句:閹茂,《爾雅·釋天》:“太歲在戌曰閹茂。”此指康熙五十七年。偃蹇,困頓不得誌。

“何物”句:何物,猶言哪個,什麼。卓犖,卓越出眾。

“廣文”兩句:廣文,唐鄭虔曾任廣文館博士,時人視為冷官,後亦泛指清苦閑散的儒學教官,此指時任贛榆教諭的吳敬梓之父吳霖起。夢庵,當是吳敬梓在家鄉的啟蒙塾師,姓氏不詳。

下筆:形容寫作連綿不盡,如春蠶食葉縱橫無礙。歐陽修《禮部貢院閱進士試》詩:“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賦詩詐人”兩句:賦詩詐人,《南史·張裕傳》附《張率傳》:“十二能屬文,常日限為詩一篇。……至年十六,向作二千餘首。有虞訥者,見而詆之。率乃一旦焚毀,更為詩示焉,托雲沈約。訥便句句嗟稱,無字不善。率曰:‘此吾作也。’訥慚而退。”草玄傳世,《史通·自敘》:“揚雄少為範逡、劉歆所重,及聞撰《太玄經》,則嘲以恐覆醬瓿,而桓譚以為數百年外,其書必傳。”以上兩句,言吳敬梓所撰詩文,一時不為世人所識,還需要有桓譚那樣的知音。

第二大段是本節有取於此詩的重點,生動描敘了吳霖起逝後,“怪鴞”“封狼”入室,致使吳敬梓“憤激謀作達”,從而“放浪弛縱”,仿效魏晉風度的情景。

浮雲轉眼桑成海,廣文身後何嚃含!他人入室考鐘鼓,怪鴞惡聲封狼貪!劉翁為人好心事,譙翛與我憂如惔。外患既平家日削,豪奴狎客相鉤探。弟也跳蕩紈袴習,權衡什一百不諳。一朝憤激謀作達,左史妠恣荒耽。明月滿堂腰鼓鬧,花光冉冉柳鬖鬖。禿衿醉擁妖童臥,泥沙一擲金一擔。老子於此興不淺,往往纏頭脫兩驂。香詞唱滿吳兒口,旗亭法曲傳江潭。以茲重困弟不悔,閉門嚄唶長醺酣。國樂爭歌康老子,經過北裏嘲顛憨。去年賣田今賣宅,長老苦口譏喃喃;弟也叉手謝長老,兩眉如戟聲如甝。男兒快意貧亦好,何人鄭白兼彭聃?安能瑟縮如新婦,鉤較虀鹽手饋盦。

句釋

嚃含:多言貌,此處意為多齟齬、多糾紛。

“他人”兩句:他人入室,《詩·唐風·山有樞》:“宛其死矣,他人入室。”怪鴞,《詩·陳風·墓門》:“墓門有梅,有鴞萃止。”《毛傳》:“鴞,惡聲之鳥也。”封狼,《文選》張衡《思玄賦》:“彎威弧之拔剌兮,射嶓塚之封狼。”兩句意謂吳敬梓一房自其父死後,別房奪產,惡如怪鴞貪似封狼。參見本書《移家賦》正文第二部分。

“劉翁”兩句:劉翁,當是吳府的一位管家。類似《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之婁煥文。譙翛,《詩·豳風·鴟鴞》:“予羽翛翛,予尾譙譙。”《毛傳》:“譙譙,殺也;翛翛,敝也。”憂如惔,《詩·小雅·節南山》:“憂心如惔,不敢戲談。”《毛傳》:“惔,燔也。”此言劉翁和我都為你憂心如焚。

鉤探:搜尋探取隱微,此言豪奴、狎客之狡。

“弟也”兩句:言吳敬梓性情放縱,不習治生。參見《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程晉芳《文木先生傳》、民國九年《全椒縣誌·文苑·吳敬梓》。

“一朝”兩句:作達,《世說新語·任誕》:“阮渾(阮籍子)長成,風氣、韻度似父,亦欲作達。步兵曰:‘仲容(阮鹹字)已預之,卿不得複爾。’”左史妠,《文選》繁欽《與魏文帝箋》:“左史妠、謇姐名倡。”李善注引《魏誌》:“文帝令杜夔與左等於賓客之中吹笙鼓琴,其史妠謇姐,蓋亦當時之樂人。”

“禿衿”句:禿衿,光領。妖童,美少年,多指男色。

“老子”兩句:《晉書·庾亮傳》:“亮在武昌,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樓,俄而不覺亮至,諸人將起避之,亮徐曰:‘諸君小住,老子於此處興複不淺。’便據胡床與浩等談詠竟坐。” 纏頭,古代歌舞伎表演完畢,客以絹帛等相贈,稱纏頭,後作贈送妓女財物的通稱。脫兩驂,《禮記·檀弓上》:“孔子之衛,遇舊館人之喪,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貢脫驂而賻之。”鄭玄注:“賻,助喪用也。馬曰驂。”此言吳敬梓遊冶時贈送歌舞藝人和妓女,往往不惜財物。見後《買陂塘》詞之一。旗亭法曲指膾炙人口的詩作,見《移家賦》注。

嚄唶:大聲呼笑。形容氣盛。柳宗元《答問》:“仆乃蹇淺窄僻,跳浮嚄唶。”國樂句:《樂府雜錄·康老子》載:唐時長安有富家子康老子,因酷好聲樂,與宮廷樂人遊,致家產蕩盡。落魄中,偶以賤價購得一冰蠶絲織就之舊錦褥,為波斯商所識,給價千萬。康得錢後,仍與樂人追歡,不經年複盡,尋卒。樂人憐之,為製樂曲,名《康老子》,亦曰《得至寶》。北裏,唐長安平康裏是妓院所在地,因位於城北故稱北裏,後泛指遊冶之處。(見卷二《春興八首》)甝:《爾雅·釋獸》:“甝,白虎。”

“何人”句:鄭白,鄭國與白公,是戰國時鄭渠與漢武帝時白渠的開鑿者。《文選》班固《西都賦》:“下有鄭、白之沃,衣食之源。”彭聃,彭祖與老聃,傳說二人均極長壽。嵇紹《贈石季倫》詩:“遠希彭聃壽,虛心處衝默。”此亦憤激之語。

新婦:《梁書·曹景宗傳》載,景宗性躁動,出行常欲褰車帷幔,左右輒諫以不宜,景宗謂所親曰:“今來揚州作貴人,動轉不得,路行開車幔,小人輒言不可。閉置車中如三日新婦。遭此邑邑,使人無氣。”

“鉤較”句:鉤較,查對。虀,調味的薑、蒜或切碎的菜碎末兒之類,引申為細碎。虀鹽,指代寒磣的小菜碟,韓愈《送窮文》:“太學四年,朝虀暮鹽。”盦,古代盛食物之器。

以上四句,轉述吳敬梓對長老喃喃之譏的回答。言人生富貴壽考均不足恃。在世期間,當及時行樂,不必斤斤於細末瑣事。

第三大段寫的是幾個好友文章總不被賞識,都落拓而悲歌,且飲酒澆愁吧。

邇年詩律倍綺密,僻書奇字來稽參。文章苦不生兩翼,吾道非耶心彌慚!汝今三十予加五,鎮日悲歌扣劍鐔。章三金大亦好友,文字不能飽妻男。人生窮達安足計?有酒但飲毋多談。銷魂忽憶少年事,歌呼且拉老何戡。

(見金榘《泰然齋集》卷二附,清道光二十六年重刊本)

句釋

“文章”句:本許渾《酬河中杜侍禦重寄》詩:“文章已變南山霧,羽翼應摶北海風。”

“吾道”句:語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陳絕糧,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雲:‘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

劍鐔:劍口。徐渭詩:“悲歌重扣劍之鐔。”

“章三”句:章三,指全椒章晴川,行三。金大,指金榘,行一。

何戡:唐長慶時著名歌者,見《移家賦》。此處所指疑包括康熙年間之藝人王寧仲,參見本書《老伶行》。

第二個是金榘。

金榘(1684—1761),字其旋,別號絜齋,既是吳敬梓的堂表兄,又是僚婿(連襟)。他是吳檠的嫡親表兄,他們三人年輕時常相聚唱酬;後來吳敬梓的長子吳烺又從金榘問業,金榘之子金兆燕也常同吳敬梓來往,還與吳烺結成兒女姻親。下麵金榘的賀壽詩主要曆敘他與敬梓的幾次共同經曆,是了解吳敬梓這段經曆,尤其是其妻室情況的重要資料。

吳烺《〈泰然齋集〉跋》:吾裏金與吳世為婚媾,而烺又受業於絜齋(按:金榘的別號)先生之門,故知先生為最篤。茲棕亭兄校刻《泰然齋詩集》四卷成,索烺一言以誌其概,其何敢辭!先生生而穎異,博學多才,少壯時與先伯父岑華比部(按: 吳檠)暨先贈大夫(按: 吳敬梓)交好契密,暇則相與劇談古今,賦詩飲酒以為常。先生家貧甚,攜棕亭兄奔走四方,就館席於疁城(按:江蘇嘉定的古稱)、廣陵(按:揚州)間,故集中父子倡酬之作頗多。先生之為人,行誼尤卓卓,與人酬應,跬步不苟,介然不欺其誌。晚年司訓海陽(按: 休寧),操持益堅,既歸,老屋數楹,猶然一窮老書生耳!先大夫每數忠信篤敬之士,必為先生首屈一指。嗚呼!亦可謂有道而能文者矣。……受業愚姨侄吳烺。(金榘《泰然齋集》卷末)

次半園(吳檠)韻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