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吳敬梓詩傳吳敬梓詩傳
李漢秋

編年詩品

這時期寫的大部分詩詞都折射出上述種種心情。代表此期思想性情發展三小步的是:二十七歲時寫的《滿江紅·冶山卞忠貞公廟》、三十歲時寫的《減字木蘭花·庚戌除夕客中》、三十一歲時寫的《賀新涼·青然兄生日》。還是讓我們逐首品讀。

病夜見新月

一痕蟾光白晝殘,空庭有人病未安。暮禽辭樹疑曙色,影落文窗移琅玕。無聊盡日秋聲聚,露重羅衣玉骨寒。欲攀仙桂問月姊,老兔深藏不死丹。仰天長嘯夜氣發,絲絲鬼雨逼雕欄。

題釋

從“秋聲”“露重”等語看,應作於雍正四年(1726)深秋。詩人“病未安”,心更未安,從月象的傳說中引發出一些心境:企望在科場“折桂”;問月姊而月姊不理,企望有玉兔搗出的不死丹治病,視老兔而老兔深藏。兩方麵都很渺茫,隻感到淒冷的鬼雨逼近欄杆,隻能在濃重的夜氣中“仰天長嘯”。

吳敬梓詩常寫“嘯”,“嘯”是中國古代人的一種抒情方式,“精性命之至機,研道德之玄奧”(《文選》成公綏《嘯賦》)。其發展同道教養生等活動有關。魏晉名士阮籍通過對道教嘯法的研習和改進,揚棄了怪異色彩,使嘯盛行於魏晉名士間,成為他們的一種特征性舉動,成為宣泄內心情感、舒展個性的一種方式。吳敬梓及其同調,企慕魏晉風度,亦仿效阮籍、嵇康輩的舉止。金榘的賀壽詩說他同吳敬梓等同調常“科跣箕踞互長嘯”,吳敬梓“尤不羈,酒酣耳熱每狂叫”。

句釋

蟾光:月光。傳說月中有嫦娥(月姊),有玉兔(老兔)在搗藥,不死丹可治百病,還有砍不傷的仙桂,舊稱科舉得意為“折桂”。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