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賦》接著描述吳鳳在全椒“西疇” 務農的辛勞情景:
原文
值前代之中天,正太和之宇宙,隸淮南為編氓,勤西疇以耕耨。隕榮露而脂凝,合蕭雲而車覆。春畝青連,芳郊綠繡。鶊囀而挃挃鐮揮,蟀吟而劄劄織就。艤舟於蔡姥湖邊,扶杖於丁姑祠右。(蔡姥湖見《全椒誌》,丁姑祠見《搜神記》。)
句釋
“值前代”兩句:中天,天運正中,喻盛世。太和,亦作大和。《易·乾·彖》:“保合大和,乃利貞。”朱熹《本義》:“太和,陰陽會合衝和之氣也。”指宇宙和社會的理想狀態。清唐孫華《國朝進士題名碑》:“昔聞有明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隸淮南”兩句:淮南,古郡名。明泰昌《全椒縣誌》卷一:“漢高四年(前203),封黥布為淮南王,所部建陽、全椒、阜陵三縣,屬淮南郡。”編氓,編入戶籍的平民,與編戶義同。同書卷一:“(洪武)十九年(1386),複以滁為直隸州,全椒屬之,編戶一十二裏。”又同書卷二:“千六百年來,重以饑饉兵燹之禍,多流徙,以故編戶僅十二。”考吳敬梓之始祖自六合遷居至該地,三傳至其曾孫國鼎、國龍同中進士(崇禎十六年,1643),《明清進士題名錄》仍然注為六合籍,吳氏四代俱未被納入全椒編戶。西疇,西麵的田地。語本陶潛《歸去來兮辭》:“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此借指邑西山吳村附近田畝。
“隕榮露”兩句:《宋史·禮誌三》:“重以榮露騰軒,蕭雲掩閣。”榮露,甘露。蕭雲,卿雲,彩雲。古人認為二者同為瑞兆。
“鶊囀”兩句: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春鶊始囀,必具籠筐;秋蟀載吟,競鳴機杼。”是為所本。挃挃,刈禾聲。《詩·周頌·良耜》:“獲之挃挃,積之栗栗。”劄劄,機織聲。《文選·古詩十九首》之十:“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艤舟”兩句:艤舟,使船靠岸。《文選》左思《蜀都賦》:“試水客,艤輕舟。”蔡姥湖,即蔡湖。清康熙《全椒縣誌》卷八:“蔡湖,在縣南十餘裏。上有蔡姥廟,其水自赭澗南二十餘裏皆陂澤,通滁水。南唐築城據水以禦宋兵。及江南平,議者決瓦梁堰以泄滁水注江,自是湖淤塞。”丁姑祠,民國《全椒縣誌》卷二:“丁姑祠,今佚其處。蓋清乾、嘉時尚存,當在襄河岸側。”按:丁姑,丹陽丁氏女,適全椒謝家,以不堪其姑嚴酷,自經死。見《搜神記》卷五。
繼而敘述吳謙轉而學醫業醫,重仁恕講孝友的善德:
原文
爰負耒而橫經,治青囊而業醫,鬼臾區以為友,僦貸季以為師,翻玉版之精切,研金匱之奧奇。德則協於仁恕,知則達於神礻。聰明理達,淳良廉潔,道遺金而不拾,牆有桃而詎折,(先世還金事,至今鄉裏皆稱之。)講孝友於家庭,有代傳之清節。
句釋
“爰負耒”兩句:負耒,背負農具,指從事農耕。徐陵《在北齊與宗室書》:“執竿而釣,征聘不來;負耒而耕,公侯靡屈,何其高也?”橫經,橫陳經籍,指受業或讀書。何遜《七召·儒學》:“橫經者比肩,擁箒者繼足。”青囊,古代醫家存放醫書的布袋,後借指醫術。《後漢書·華佗傳》:“佗臨死,出一卷書於獄吏。”張驥《補注》引《神仙綱鑒》:“吳押獄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曰:‘我死非命,有青囊求傳……可往取之。’”
“鬼臾區”兩句:鬼臾區,傳說黃帝時名臣,善占候,曉兵法,見《史記·五帝本紀》《史記·封禪書》。僦貸季,傳說上古神農時人,岐伯祖世之師,醫家之祖,見《素問·移精變氣論》。
“翻玉版”兩句:玉版、金匱,指葛洪《玉函方》、張機《金匱要略》一類醫書。
“德則”兩句:知,通“智”。神礻,《周禮·天官·大宰》:“祀大神礻,亦如之。”鄭玄注:“大神祇,謂天地。礻,本又作‘祇’。”
“道遺金”兩句:遺金不拾,《韓詩外傳》卷十:“吳延陵季子遊於齊,見遺金,呼牧者取之。牧者曰:‘何子居之高,視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有君不臣,有友不友,當暑衣裘,吾豈取金者乎?’”庾信《五月披裘負薪讚》:“雖逢季子,不拾遺金。”有桃而詎折,《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自利也。”此反用之。
“孝友”兩句:孝友,《詩·小雅·六月》:“侯誰在矣,張仲孝友。”《毛傳》:“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友。”清節,《後漢書·蔡茂傳》附《郭賀》:“(賀)祖父堅,伯父遊君,並修清節,不仕王莽。”
以上一小節,概述。吳謙,號醴泉(民國《全椒縣誌》作“體泉”),吳鳳之季子。習醫盡孝,友愛三兄,“撫育侄輩,不啻己出,性好施予,嘗還遺金”(清康熙《全椒縣誌》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