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吳敬梓詩傳吳敬梓詩傳
李漢秋

“從龍”和“讓襲”

吳敬梓家世中的問題,中國儒林外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全椒田勝林君,離世前查找明朝檔案中的《武職選簿》(《武職選簿》是記載明代京內外各衛所職官襲替補選情況的登記簿),檢出“驍騎右衛選簿·吳珊” 選條,通過此則新發掘的吳敬梓家世的珍貴史料,對吳氏家族的發軔作了詳細梳理,理清了百年來吳敬梓家世研究中的“從龍”與“讓襲”的困惑。(見《吳敬梓家世“從龍”與“讓襲”考》,《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紀》,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從龍”本自 “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易·乾》)。舊以龍為君象,因以稱隨從帝王或領袖創業。吳敬梓的遠祖吳聰,在燕王朱棣(後成為明成祖)起兵奪取其侄朱允炆帝位的“靖難”之役中“從龍”有軍功,於1402年升營州左護衛中所正千戶,旋改隆慶左衛中所正千戶,永樂二年(1404)“欽與世祿” 世襲。至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 吳英“襲驍騎右衛中所世襲正千戶”,驍騎右衛封屯地在六合縣,於是舉家遷至江蘇六合,這就是“邑六合而剖符”。

關於“讓襲”,田勝林以檔案材料結合全椒地方史料,考出:吳英傳了三代五人至吳聰,於明萬曆九年(1581),沒有將世襲驍騎衛爵傳予兒子吳鳳承襲,而是在年老時由四十一歲的親弟弟吳朋承襲,對於吳鳳來說這就是“讓襲”。藍學鑒、吳國對纂修的康熙《全椒縣誌》卷十《吳鳳傳》:“吳鳳,號古泉,家世驍騎戶爵,以誌趣高淡讓襲,卜居邑之西墅。性好施予,生平多隱德,子姓甚蕃,諄諄教以善讓,毋與人爭。”

李霨的《清禮科掌印給事中吳公墓表》(吳國龍墓表)說:“公諱國龍,先世居東甌,高祖聰,遷江寧之六合。又遷全椒,遂為全椒人。曾祖鳳,祖謙,父沛。”轉弟就是吳鳳,照《移家賦》的說法,他是遷全椒的第一代。從泰伯仲雍到季劄再到吳鳳,吳敬梓一再強調的是“讓”功名富貴。這一家族精神,既是儒家的“禮讓”,又與道家的退讓態度相通。這種家風直接影響到吳敬梓思想的形成和《儒林外史》主旨的形成、高潮章節的呈現,乃至“書中第一人”虞育德姓名的設計。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