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見人打招呼,問吃過飯不,說者謂都是餓鬼轉世。鄉間飯時有客來,主人主婦必以筷指其飯碗曰,我裏吃飯,我讀額挨切,意雲我們,我裏者我們這裏也。客人照例曰,請請,則寒暄已畢,可以開始談話了。鄉下還有一點很特別的事,便是每天必吃,每頓飯必現煮,可以說對於飯真是熱心。因為早上吃飯,須得買菜做菜,菜市很早,去買的也非早不可,城內早市匆忙的情形為別處所少見,隔了一條江的杭州便不如此,那裏早晨吃水泡飯,午前上街去買菜是很從容的,不過這三頓也隻重在飯而已,至於下飯那並不看重,雖然比北方要好一點,因為魚蝦常有,不論貧富都吃得著。煮飯用灶,多燒稻草,隻此一鍋,平常的菜都蒸熯在上邊,高的鍋蓋之下總可以放三層飯架,三四十二,便有十二碗,竟是一大桌了。茭白架子放在飯裏,蝦米白鯗湯,鹽漬鮮魚,打鴨子即溜黃菜,勒鯗加肉餅,擱在飯架上,等飯熟時這也好了,平常已經可以請客吃便飯,若再添炒雞子和鹽烤蝦,那才去生起小風爐來另做。汪龍莊在湖南做知縣,竭力提倡過這種煮飯法,關於灶和鍋,在他所著《善俗書》裏說的很詳細。這蒸菜的辦法,有一缺點,就是安排不容易,假如一碗醃菜一傾側,飯裏便全有了氣味,雖然上灶的人對於疊飯架有經驗,這種失敗還是常會有的。
原載《亦報》一九五〇年六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