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中國芯傳奇中國芯傳奇
孫博、曾曉文

第五章 常回家看看

袁焜獲得SVT發明創造獎之後,工作熱情愈發高漲。獲得承認甚至賞識,使他對周圍世界油然產生融入感。融入主流,從來都是美國夢中最深的情結。他渴望再上層樓,幾次向弗蘭克提出要改變芯片開發項目計劃,弗蘭克都推脫:“我已經製定好了項目計劃,你隻要著手執行就可以了。”他有些驚訝:“你還沒有聽我的意見呀。”弗蘭克微微一笑:“你離給我提意見的水平,還有一大截距離呢。”

幾個月後的一天,弗蘭克把他叫到辦公室,並沒有像平常那樣和他並排坐到長沙發上,而是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麵。他說:“公司決定由傑克取代你主持CPU芯片項目。我不否認,你為公司做出了很大貢獻,但管理層認為傑克更有領導能力。”袁焜十分震驚。這個項目是他一手創立起來的,像他的孩子一樣,弗蘭克竟想把他的孩子交給別人?他沉吟片刻,問:“傑克沒有研發芯片的經驗,他怎麼可能把握研發方向?”

弗蘭克說:“SVT並不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員都是研發專家,隻要懂管理就行了。你和SVT其他華人員工一樣,說英語有口音,甚至還有一點語言障礙。華人從來都是勤勤懇懇的團隊隊員,但當不了出色的管理者,因為不擅長產品的總體創新設計,這也是中國IT業落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是我們有語言障礙,而是你有心理障礙。你不能接受越來越多的華人成為IT業的佼佼者。這兩年,我一直把這份工作當作是我的事業,看來我錯了。”袁焜憤怒地站起身說,“你被我炒魷魚了!”

“別忘了,我是你的老板!你現在頭腦清醒嗎?你走出SVT的大門,手裏沒有我的推薦信,在矽穀很難再找到工作。”弗蘭克冷漠地提醒。

“我就是要炒你這個老板的魷魚!”袁焜一字一頓說。

弗蘭克不無譏諷地說:“那我就祝你好運了。”

“我當然會有好運。”袁焜說,“因為命運要顯示它的公平!”

袁焜轉身離開,向自己的辦公室走去,卻被警衛攔住了,命他站在原地等待。過了一刻鐘,另外一位警衛走過來,遞給他一個紙箱,裏麵裝滿了他的私人物品。他接過紙箱,走出了SVT的大門,陽光立即灑滿他的全身。他相信,在陽光下一定有一份屬於他的事業。

他回到了家,立即打開電腦查詢信息。艾珊下班後,詫異地問:“今天這麼早下班?”他說:“多陪陪你呀。”她有些懷疑地問:“怎麼突然甜蜜起來了?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他搖搖頭:“沒有。不過,我今天做了一個重大決定。”

她微笑地拉住他的胳膊親熱地問:“是把休假地點改到了地中海嗎?”

他站起身,說:“比那要重大多了。我辭職了!這世上大概少了個高級打工仔,多了個老板!”

她詫異萬分,變了臉色:“什麼?這麼大的事兒你怎麼也不和我商量一下?”

即使在他講了事情的原委後,她還是無法理解。不當經理,少操點兒心,免得天天加班,有什麼不好?即使真想離開SVT,也應該先聯絡一下獵頭公司,找好一份工作。他嘴上不說,心裏卻想搏一下,創辦自己的公司!

創業,需要合作者。誰是與自己合作的最佳人選呢?袁焜在第一時間想到了師弟嶽東,於是打電話約他一起打網球。嶽東博士畢業後在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了不到一年,就辭職了,創辦了第一家公司,又很快售出了。嶽東一見到袁焜,就興奮地揮揮手裏的網球拍說:“大白天的怎麼有空約我?”

袁焜說:“辭職了!老板瞧不起我,一氣之下就和他Bye-bye啦!”

嶽東驚訝地叫道:“哇!有勇氣!你年薪六位數啊,辭了不可惜嗎?多少人眼巴巴地等著你的位置呢!”

“我這幾年來都在打工糊口,沒有真正生活過!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袁焜哲人般地說,“趁這個機會搏一回,愛拚才會贏!”

嶽東點頭稱是:“現在什麼時代了?動作不快要被淘汰的!在IT這麼輝煌的年代裏,我們怎麼可以當看客?”

嶽東剛創辦了一家金融綜合信息網站“天外來客網”,專門彙集股票、期貨、債券信息,吸引了不少廣告,還從斯坦福招了一些高才生做兼職工,有效地控製了成本。袁焜認為,世界馬上要進入網絡時代了,做IT這一行一定得敢於創新,而及時性是金融網站的殺手鐧。“天外來客網”要在競爭中搶先一步,必須時時更新各種金融產品的價格。嶽東和他一拍即合,請他出任CTO(技術總監),將來公司上市享有原始股。他是電腦天才,學過MBA,熟悉金融,是技術總監的不二人選。

嶽東興奮起來:“隻要有足夠的點擊量,我們靠廣告收入就能發財!”

袁焜開始發球:“咱們要學美國人,拚命玩,也拚命工作,細節以後再討論,先看看誰能贏球。”

於是兩人全心地投入了比賽。

袁焜加盟“天外來客網”那天,用紅筆在牆上的中國掛曆上畫了個圈兒,對嶽東說:“咱倆得記住今天。”嶽東應和:“兩劍客衝入矽穀叢林。”他笑起來:“怎麼聽起來像金庸小說呢?”嶽東促狹地一笑:“商場就是江湖嘛。別忘了,我是讀金庸長大的。”

相信矽穀會對他們這兩位初露鋒芒的“劍客”刮目相看。袁焜憧憬著未來:“等我們賺了錢,就招兵買馬,研發芯片。”嶽東熱情地響應:“好!我知道你有芯片情結。”

袁焜很快改寫了網頁程序,使“天外來客網”在每分鐘都更新金融產品數據。人們紛紛擯棄了印刷傳遞不及時的報紙,把這家網站奉為金融信息的“寶庫”。

2

整座矽穀在超時速運轉,像一架龐大的“過山車”,運轉得讓人興奮,也令人眩暈,而袁焜和嶽東創辦的“天外來客網”更是高潮迭起。網站的點擊量每日翻倍,高達一天500萬人次,使公司廣告收入日進鬥金。袁焜說服嶽東,啟動芯片開發項目,給公司取一個新名。為此他頗費了一番腦筋。夢想開發芯片,“芯”字當然不可以少,再加一個什麼字呢?最後還是從他的父親那裏得到了靈感。父親給他取名“焜”,光亮的意思,於是他把公司名確定為充滿激情的“芯光”,全名“矽穀芯光電子公司”。

在創業階段,血液中流淌的激情是最重要的。有激情,不一定成功,但沒激情肯定會失敗。他和嶽東年輕氣盛,激情滿腔,又趕上了IT業的輝煌時代,立誓要閃亮登場。他說服艾珊同意自己創業,創業者如同攀登峻峰的探險家,走的不是一條現成的路,但能看到循規蹈矩的人永遠看不到的奇麗風景,享受到冒險的快樂。他沒日沒夜地工作,經常很晚才回家。艾珊總是坐在燈下備課,等他一起吃晚飯。她的支持,使他平添勇氣。

數月後,矽穀芯光電子公司在紐約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掛牌。股價一路攀升。一年後,根據金融資產評估,公司的市值達到了一億美元。接踵而至的是財富、中英文媒體的關注,還有年輕一代工程師的膜拜。

海外華人報紙《環球日報》女記者前來采訪,比約定的時間早到了半小時。袁焜和嶽東滿麵春風地走進會議室,女記者立即站起身迎接,熱情甚至有些謙恭地和他們握手。她麵龐秀麗,但化著濃妝。袁焜認出她原是北京電視台的主持人,他的大學同學們的偶像,忍不住說:“你可是明星呀!”女記者表情複雜地一笑:“那是陳年老皇曆了,時過境遷,和你們相比,我不過是個美國的邊緣人。”她的目光充滿崇拜,語調充滿豔羨,“你們締造了一個美國神話!據我了解,你們在美國生活還不到十年,卻積累了令人矚目的財富,你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嶽東搶先回答:“我們的秘訣就是一個‘快’字,創意要快,行動也要快!人在一生的關鍵時刻就要緊走幾步。我們正處在IT業的黃金時代,所以要及時把握機會,點鐵成金。”

女記者不停地記筆記,問袁焜:“袁先生,你曾在SVT工作過,是什麼促使你辭職,加盟‘天外來客網’,開創新事業呢?”

“實現個人價值、為社會創造財富的願望。我想,這就是斯坦福精神吧。”袁焜說,“我們隻是實現了很多中國留學生的美國夢。”

袁焜和嶽東還要出席另一個會,必須結束采訪。女記者站起身,有些戀戀不舍地和他們握手告別。嶽東望著她的背影,麵露得意的微笑:“袁焜,你注意到這個女記者看我們的眼神了嗎?愛慕加崇拜!”袁焜說:“別忘了,你我都是有家的人。”“我又沒要你搞婚外戀!這說明我們成功了!衡量成功的標準,不隻是銀行賬號裏的數字攀升,還有異性的崇拜!”袁焜開玩笑地說:“那又怎麼樣?一個強壯的雄性黑猩猩也會得到雌性黑猩猩的崇拜。”嶽東笑得前仰後合:“可這位記者曾經是著名的黑猩猩呀!”

下班後,袁焜興衝衝地來到艾珊的辦公室,要帶她出去兜風。難得他有這樣的閑情,她欣然答應了。

他把車停在建在半山腰上的一座豪宅門口,為她打開了車門。山上樹木參天,空氣新鮮,簡直是世外桃源。一位西裝革履的美國房地產經紀人走過來,禮貌而謙恭地問候他們,隨後打開了豪宅的大門。客廳是橢圓形,大得可以開百人派對。落地窗四麵環繞,陽光大片地湧進來。

艾珊驚叫道:“天哪!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客廳!這家的主人呢?”袁焜仰頭笑起來:“你將是這裏的女主人!”

她驚訝地問:“你逗我玩,是不是?我們買得起這樣的房子嗎?”

“買得起。芯光股這個星期又狂漲,我們的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告訴我,到底喜不喜歡?”

“當然喜歡!這兒就像童話裏的宮殿一樣。”

“那我就是王子了?”

她興奮地在客廳裏轉來轉去,看到牆上的一幅巨大抽象派畫作,問:“這幅畫和客廳的色調很協調,和房子一起賣嗎?”

房地產經紀人說:“前房主高價買下這幅畫,請人把牆重新粉刷,就為了使它和房子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當然要一起出售。”

艾珊揉揉自己的眼睛,似乎要確認美妙的現實。藝術真品,常供財富擁有者欣賞,現在輪到了她和自己的丈夫。看來她得相信一次童話!

兩人在搬進半山腰上的豪宅後,立即請李聲一家、嶽東、倩蓉來聚會。袁焜興致勃勃地向他們展示自己新買的工藝品,艾珊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著他,掩飾不住驕傲的神情。倩蓉跟在他們身後,表情複雜。

隨後袁焜把烤肉爐和野餐桌椅安置在花園裏,那裏芳草茵茵,鮮花綻放。小迪興奮地跑來跑去地說:“袁叔叔,你們家的花園好大,我可以常來玩嗎?”袁焜一口答應,“當然可以,想什麼時候來就來!我們還要給你準備玩具和遊戲機。”麗雨在一旁微笑著對艾珊說:“你們也該考慮要一個小孩了,給小迪做伴兒。”艾珊歎口氣:“這幾年一直忙得顧不上,現在我們是該要個小孩了。”

李聲感歎道:“你們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實現了美國夢,真是奇跡。”

袁焜笑笑說:“還得感謝你們的幫助。”

麗雨說:“我們交上你們這對朋友是緣分。我也替艾珊高興,她當初在你落魄的時候不離不棄,現在終於得到回報了。”

嶽東調侃道:“有人說結婚就像買股票,艾珊是買對了原始股!”

大家一起笑起來。

袁焜眺望灣區的旖旎風景,想起小時候隨父親下放到河北農村,住在四麵透風的土房裏,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還經常被同學嘲笑打罵……僅在二十幾年間,他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變化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3

清晨,艾珊叫醒袁焜:“你怎麼還不起床上班?公司裏那麼多事情等著你。”他嘟囔著翻過身去:“我管理生意的原則是無為而治。不要一大早打攪我好不好,讓我安靜地睡一會兒。”艾珊說:“怎麼可以這樣呢?高枕無憂了嗎?你已經睡了好幾個月了。”

電話鈴聲響起,袁焜起來接聽電話後臉色大變。電話是嶽東打來的,原來公司財務部經理湯姆卷走了50萬美元,他剛剛報了警。

袁焜趕到公司,看到嶽東神情沮喪地坐在沙發上。湯姆把公司賬號上的錢分批撥到了他的私人賬號上,做得神不知鬼不覺,然後遠走高飛。嶽東已經通知銀行凍結了公司賬號,但被湯姆卷走的錢怕是追不回來了。袁焜氣憤地說:“真是人心隔肚皮,紳士也做賊,以後雇人得小心。你兼管財務部吧,每筆賬都要認真核對。”

嶽東皺起眉頭:“我們還是缺少經驗,對美國的商業環境和財務運作不了解,讓他鑽了空子。我一個人怎麼顧得過來?我沒有三頭六臂。”

袁焜內疚地說:“這些日子我對生意上的事兒不太用心,讓你受累了。”

“說客套話有什麼用呢?我們在同一條船上,你也不能光看風景吧?”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總提不起精神。沒錢的時候想錢,現在有了錢,心裏又空落落的,是不是很怪?”袁焜歎了口氣。

嶽東說:“不怪啊。越是腰纏萬貫,越要經常看心理醫生。”

袁焜忍不住笑起來:“沒那麼嚴重吧。”

袁焜請嶽東等警察,自己動身去機場。他的導師曹鐘望到紐約開會,特地來矽穀看望他。

袁焜開著簇新的車在機場接了曹老,直接把他載到家裏。曹老下了車,感歎地說:“這裏真安靜,倒是個休養的好地方。”袁焜說:“那您就在這兒住幾個月。”曹老搖搖頭:“不行啊,學校一大攤子事兒等著我呢。”

兩人走進客廳,艾珊從廚房裏走出來微笑迎接。曹老打量了一下艾珊微笑道:“好,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袁焜打趣道:“您這麼誇她,會讓她興奮得睡不著覺的。”

曹老環顧四周:“這客廳大得可以開舞會了。袁焜,我看你當‘廳長’當得有滋有味。你年紀輕輕的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寂寞嗎?”袁焜麵露尷尬的神色。

艾珊請曹老到花園裏吃飯。她早已在花園裏的餐桌上擺好了豐盛的晚餐:龍蝦色拉,烤羊排,還有蔬菜和甜點。曹老讚賞四周的花草,尤其那隨風搖曳的棕櫚樹。艾珊不無得意地說棕櫚樹是從外州買的,平均一棵樹花了一萬美元。曹老感慨道:“你們的日子真的變了。”

袁焜打開一瓶納帕的梅洛紅,酒香立即飄散出來。他慵懶地說:“這幾年的苦沒白吃,現在轉運了,得享受享受,養養花、種種樹、釣釣魚啦。”曹老直截了當地說:“我記得你以前嘲笑過農民的理想——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我看呀,你現在的生活不過是美國版本而已。口袋裏有錢,不一定就實現了生命價值。”

袁焜沉默了。的確,他在市場上贏了一把就出場了,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再進場,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創業有時像賭博,在哪個輪盤上下注很關鍵。目前世界IT的三大產業市場計算機、互聯網和手機產業全都被商業巨頭控製了,在其中任何一個市場尋找突破口都很困難。

“想沒想過回中關村呀?”曹老試探地問,“你們這兒有個中關村聯絡處,可以去了解了解情況。”

“回中關村?我可下不了這麼大的決心。萬一回國碰了釘子,賠了錢,這麼多年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國內到處都是不平等競爭,像我這樣無權無勢的,難啊……我們就像一棵樹,離開中國土地的時間太長了,回去怕也活不成。”袁焜斟滿一杯酒遞給曹老說。

曹老拍拍他的肩膀:“國內早變了,隻要有本事就有舞台。你怎麼不自信了?這可不是你的風格。你不過把枝葉伸展到了美國,可根還在中國。”

袁焜慘痛地說:“我怕和陌生人打交道。前幾年被騙了一次,落下了心絞痛,今天又被財務經理卷走了50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已經兩朝被蛇咬了。”

曹老說:“聽你說話的口氣,好像60歲。任何選擇都有代價。你選擇隱居,就沒代價嗎?”

袁焜心裏不得不承認自己放棄了創造的快樂,而創造,才讓他的生命精彩。

吃過飯,袁焜把曹老送回了酒店。回到家裏,他走進書房,發現書桌上放著一幅字,猜想是曹老在他和艾珊收拾飯桌時寫的。那幅字遒勁有力:“不要當‘廳長’,要當董事長。”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幾天後,袁焜夫婦走進“矽穀中關村聯絡處”的辦公室,迎麵看到牆上掛著的巨幅《北京地圖》和《中關村科技園區規劃示意圖》。袁焜好多年沒看到這麼大的《北京地圖》了,興奮地貼近地圖開始認真地尋找,終於把手指固定在一個位置上,激動地叫道:“我找到我家啦!楊樹胡同!”

一位身材高大的官員走進來,聲音爽朗地問:“怎麼,找到自己的家了?”他自我介紹說是聯絡處的主任馬駿。

袁焜夫婦說明了來意。馬駿立即打開話匣,給他們提了一連串的建議:“留學生創業,要有適合特長和社會需求的長短期規劃,要盡早確定可行的項目,手頭要有別人無法替代的技術,要做自己熟悉的行業……另外,留學生創業有一個模式,就是幾個師兄弟、校友或朋友湊到一起成立一家公司,沒有正式的股東協議,慢慢地合作中的矛盾就出來了,很容易使公司混亂甚至解體。要想獲得成功,得踏踏實實地做好三件事:第一,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要善於發現和抓住每一個小機遇,找準切入點;第二,要善於從失敗的教訓中吸取經驗,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三,要有持續的毅力,跌倒了再爬起來,得不怕失敗……”

在他們談話期間,又有兩個留學生推門進來,袁焜夫婦起身告辭。馬駿最後熱情建議袁焜先回中關村看看,百聞不如一見。他還答應聯絡中關村留學生創業園的總經理宋海燕,請她接待。

很快,袁焜就接到宋總的邀請,請他回國參加“矽穀博士企業家合作團”和“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他興奮極了,立即拉艾珊去購物中心買西裝,參加這樣的慶典,得穿裏外三新!

艾珊微微一笑,他和她結婚那天都沒穿裏外三新。

袁焜登上了去北京的飛機,不料班機晚點了三個多小時。

到了深夜,袁焜終於推著行李走出海關,看到有位年輕人舉著寫有“袁焜”字樣的白紙站在人群中,立刻向他揮手,在年輕人身邊站著一位中年知識女性。她留著利落的短發,眼神明亮,舉止大氣。她就是宋總。年輕人叫小楊。袁焜說:“對不起,飛機晚點了。沒想到你們還在這兒等著。你們一年負責接待幾千名留學生,太辛苦了,工作也做得太細致了。”

“好多留學生是外地人,在北京沒有熟人,如果我們不來接,他們會覺得受了冷落。馬主任早和我打過招呼了,我們要讓你一進海關就有回家的感覺。”宋總真誠地說。

三人來到機場停車場,走近一輛黑色的桑塔納轎車。宋總伸手去開車門時,突然眼前一黑,昏倒在地。小楊和袁焜急忙過去扶起她。小楊焦急地叫道:“宋總,你醒醒!”

袁焜說:“快!送她去醫院!”這時宋總醒了過來,聲音微弱地說:“不用去醫院了,先送袁焜回家吧。”袁焜和小楊把她扶上車,感覺她好像在發燒。原來她連加了幾天班,白天去天津出差,回到北京就立即趕到機場來。睡眠不足,疲勞過度。可她說休息一下就好了。袁焜立即囑咐小楊先送宋總回家。

宋總的家在中關村的一幢老式居民樓裏,室內布置得簡單儉樸。她愛人在一家電腦服務公司工作,去深圳出差了,家裏靜悄悄的。袁焜環顧四周,流露出驚訝的神情。

小楊問:“沒想到宋總家這麼簡單吧?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也特驚訝。”宋總並不介意:“簡單點好,免得花時間打掃。”她找出退燒藥,吃了一粒。

牆上的一幅照片引起了袁焜的注意。照片上,宋總坐在一座英式城堡前的草坪上。小楊不無驕傲地介紹:“宋總1983年就去英國留學,1988年學成回國,是海歸的前輩。”袁焜暗想,那時他還沒出國呢。

宋總建議袁焜第二天陪他的父親,後天隨她參觀中關村。袁焜勸她休息幾天再說。她擺擺手說:“不要擔心我,我睡一覺,明天就又有精神了。”

小楊開車把袁焜送到了他父親的家。

袁清哲看到袁焜,眼眶立即濕潤了。望穿雙眼,終於盼回來了獨子。袁焜親熱地叫了一聲“爸”,就把他的淚叫了出來。他遺憾地說:“可惜我兒媳沒回來。”袁焜連忙替艾珊道歉,她工作太忙,暑假也要上課,隨後從背包裏拿出艾珊買的維生素和深海魚油遞給了他。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袁焜隨父親走進自己的房間,心情激動地坐到床上。房間還是他出國前的樣子。父親指指牆上的一幅獎狀說:“你的大學生科技論文獎的獎狀,我還給你留著呢。那天你把獎狀帶回來,我高興得喝醉了。你是我的驕傲啊!”

袁焜從床頭拿起一幅鑲在鏡框裏的黑白小照:年輕時的父母親,還有童年時的他親密地坐在一起。他鼻子一酸,淚險些落了下來:“我媽要是能看到今天就好了。”父親動情地說:“焜兒,你媽其實一直看著你呢。”

第二天,袁焜和父親到郊外的墓園給母親韋秀綺掃墓。墓碑左上角鑲嵌著母親的一張黑白小照,中間刻著三行字:

韋秀綺之墓

1935年6月19日~1985年9月8日

袁清哲率子袁焜

袁焜想起了一句詩:“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母親在裏頭,我在外頭……”心裏一陣難過,母親那麼愛他,但沒花到過他賺的一分錢,沒享受過他的照顧。父親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安慰道:“你媽不要求回報。隻要你有出息,日子過得好,她就安息了。”

傍晚,父子倆來到一家古典風格的老北京餐館,店小二迎上來吆喝道:“二位請!”

餐館內燈光溫馨,氣氛熱烈,客人們坐在方桌旁,如醉如癡地看著舞台上的演員唱京戲。兩人坐下後,店小二立即端來了龍井茶。袁焜喝了一口,嘖嘖歎道:“好茶!”

父親立即許諾:“這次回去,買幾包給你帶上。”

“帶到美國喝味道就不一樣了,沒有這兒的氣氛。”袁焜捧起厚厚的菜單,一頁頁興奮地翻過去,點了桃溪翡翠湯、茉莉脆皮鴨、爆竹迎春、荔枝紅燒羊腿……父親阻止道:“太多了。”他嘿嘿一笑說:“每一樣我都想吃,看著這些照片就流口水。”父親笑起來,“傻小子!想吃,以後再來唄。”

袁焜點完了菜,把目光轉移到了台上。演員正在演出《四郎探母》的片斷。劇中人楊延輝唱西皮慢板:“蕭天佐擺天門兩下裏會戰,我的娘領人馬來到北番。我有心出關去見母一麵,怎奈我身在番遠隔天邊。”熟悉的旋律觸動了他的心弦,眼裏突然湧滿了淚。楊延輝接著唱:“思老母不由人肝腸痛斷,想老娘不由人淚灑在胸前。眼睜睜高堂母難得見,兒的老娘啊!要相逢除非是夢裏團圓……”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淚,父親心領神會地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菜上來了,袁焜開始狼吞虎咽。過了好一會兒,才停頓一下說:“太好吃了!這些年在美國,吃的東西都不對胃口,現在知道胃最貼近老家。”

吃過飯後,袁焜父子來到了清華大學附近,沒料到竟迷了路。“前兩天報紙上登了北京新舊對比的照片,好多地方我也認不出來了。”父親說。以前清華附近的路沒這麼寬,周圍的樓也沒這麼高。兩人向行人打聽,找到了修葺過的古色古香的正門。在美國這些年,袁焜很多次在夢裏回到清華,這一次終於夢想成真。

父子倆回到家,坐在沙發裏邊看電視邊聊天。父親突然激烈地咳嗽起來,袁焜立即站起身給他捶背,又端水遞藥。父親吃了藥,歎口氣說:“老毛病了。不過今天總算吃了兒子拿給我的藥。”

“您這身體啊,我越來越不放心了。在北京沒人照顧,您還是跟我去美國吧。”

父親堅決地搖搖頭。他這樣上歲數的人,故土難離。他試探地說:“你要在北京工作就好了,也能陪陪我。”

袁焜麵露難色地說:“爸,當初不是說走就能走,現在也不是說回就能回。留學容易海歸難呀!”

宋總馬不停蹄地帶領袁焜參觀中關村留學生創業園。兩人走進展廳,看到了創業園建築模型沙盤。宋總在沙盤上指指點點,對創業園的前景充滿了憧憬:“你下次回來,這附近的生物園、軟件園就建好了。我要讓你們這些飛鳥在這裏安家。”

袁焜對宋總有些不理解。她從名牌大學畢業,又留過學,真的甘願為海歸做鋪路石嗎?對此,宋總坦誠地吐露內心的真實想法。每個人給自己的定位都不一樣,做留學生工作也有實現感。創業園在矽穀、華盛頓、倫敦、多倫多等地都設立了聯絡處,搭起的是世上最長的一座橋,連接起大西洋兩岸的留學生。她在創業園工作了五年多,對每一位海歸的創業故事了如指掌,講起來如數家珍。比如清華大學的文海天,上學時靦腆得要命。他當初剛從美國回來時,說話不中不洋,看什麼都不順眼,現在成為中國移動電話業的明星,他的公司也隆重上市了。中關村是一座熔爐,會淬鐵成鋼。

離開創業園,宋總又帶袁焜直奔中關村電子大賣場,全國最大的電子元器件集散地。一路上,袁焜望著車窗外的高樓,驚歎中關村的變化。他讀大學的時候,中關村還是人氣冷落的北京郊區,現在卻變成了高科技的中心、繁華的重鎮、海歸創業的首選地。

兩人剛走進電子大賣場,一群商販便蜂擁而上:“先生,要攢機嗎?要多大盤?”“先別走,看看軟件吧。”場內商品琳琅滿目,顧客熙攘,人聲鼎沸。袁焜驚訝地叫道:“這是中國嗎?這裏比美國的Fry抯還熱鬧!”他東張西望,看什麼都新鮮。人們推銷和采購的熱情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中國的市場太有吸引力了!他在舊金山灣區習慣了安靜的生活,一旦置身於喧鬧繽紛的環境,幾乎受不了這麼強烈的視覺和聽覺衝擊。國外的生活十年如一日,而國內的生活年年變、月月變、天天變。市場活了,人心也活了。難怪很多留學生每年至少回國一次,不然就落伍了。十年前,如果有人說留洋的學生會落伍,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如今國內精英引領時代潮流,因擁有市場優勢,毫無愧色地挑戰受過西方教育的留學生。

兩人來到VCD播放機的櫃台前。宋總從櫃台上拿起一個VCD,向袁焜描述“中國製造”的落後局麵。國內市場雖然變化巨大,但技術還很落後,一台70美元的VCD,上交了專利費,中國企業能賺到的純利潤隻有1.5美元。沒有芯片,沒有原創技術,“1美元利潤”的“中國製造”根本沒有前途。中國出口衣服、鞋子、玩具之類,贏利更是少得可憐。中國和美國換一架波音747要用8億件襯衣!可為製作8億件襯衣,中國工人要付出多少個晝夜的辛苦勞動!誰有原創技術,誰就能賺到利潤,這一點毫無疑問。缺乏原創技術是中國麵臨的巨大挑戰。中國急需芯片,就像人需要一顆自己的心臟。中國早在1965年就開始了集成電路的研究,一直到1990年,在這類產品的大規模產業化方麵還毫無建樹,1990年後的兩次衝擊也沒有結果。現在,時代重任落在了袁焜這一代人的肩上!宋總看著袁焜說,“那麼,誰有可能做出這樣的芯片呢?你!因為你的背景、實力,還有你的個性。”

袁焜疑惑地問:“個性?個性和做芯片有關係嗎?”

宋總微微一笑:“當然有。開發原創技術要經過999次的失敗,僅僅堅強還不夠,還要堅韌。我相信自己的眼光,隻要你願意回來創業,我會盡全力為你搭台鋪路。”

不久,袁焜和宋總隨矽穀博士企業家合作團來到了沈陽。在一家五星級賓館,團員們與來自遼寧省各地的企業代表聚集一堂,氣氛十分熱烈。遼寧省副省長50歲左右年紀,外表幹練。他說:“遼寧省實施‘春暉計劃’已經三年了。遼寧的大中型企業在改造轉軌的過程中,對高新技術如饑似渴,而矽穀的博士們掌握高新技術,因此才會出現今天這個令人熱血沸騰的場麵。每一位博士起碼麵對三四個項目,最多的麵對37個項目,我都怕他們受不了。”人群中發出了笑聲。副省長接著坦誠地說:“我們國家還在發展中,因此各方麵的條件和國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矽穀博士們在開發項目的時候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中國有一句老話:子不嫌母醜。我相信你們這些博士有能力以高科技改變祖國的落後狀態,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眾人熱烈地鼓掌。

一位博士站起來說:“盡管今天我們看到海上浪潮是從西邊打過來,但明天就會看到浪潮從東邊打過去。下一個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

袁焜激動地站起來說:“我小時候讀過一首詩:踏上故鄉的路,又喝故鄉的水;喝一口啊甜心窩,喝一口啊勁百倍。今天我真正感受到故鄉在我心目中的分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就是我理解的‘春暉計劃’的意義!祖國母親的恩情是報答不完的。”

矽穀博士們走出賓館,等待在門口的一群小學生們立即圍過來,給他們每位送上了鮮花,還唱起了《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袁焜深受感動,眼含熱淚。宋總站在人群中望著他,露出會心的微笑。袁焜和其他博士摟起小學生們,也一起唱起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幫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啊,

一輩子總操心,就奔個平平安安……

袁焜回到北京,出席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50萬各族軍民聚集在天安門廣場,場麵盛大。袁焜身穿筆挺的黑色西裝,和國家領導人、各界的傑出人士一起站在天安門廣場觀禮台上,觀看盛大的閱兵式。

檢閱部隊後,江澤民主席登上天安門城樓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向世界宣布:“從本世紀中葉到下世紀中葉,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年的艱苦創業,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華民族將以更加強勁的英姿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在《歌唱祖國》樂曲聲中,群眾遊行隊伍依次展示了“開國·創業”“改革·輝煌”“世紀·騰飛”三個主題。袁焜心潮澎湃。新中國成立5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在改革開放之後。他從小接受國家的培養,享受到改革開放、出國留學等各種機遇,還未報效過國家。很多人比他更有資格站在觀禮台上。一時間,他深深體會到祖國的感召,淚水盈滿了眼眶。正如宋總所說,中國急需新技術,可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寥寥無幾。在這片土地上,有12億人期待著像他這樣的人才。

在群眾遊行之後,國慶焰火晚會開始了,人們載歌載舞。天安門廣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袁焜早已脫下西裝上衣,穿著白襯衣和幾位留學生在人群中跳舞。其中一位留學生是從伯克利畢業的小宋。小宋身材不高,戴高度近視眼鏡,但是IT高手,在矽穀“太陽計算機係統公司”就職。他跳得滿頭大汗,對袁焜嚷道:“我好多年沒這麼激動過了!”

袁焜說:“我們就像樹上的蘋果,祖國有地心引力,最後都要落到這裏。”

天空升騰起五彩繽紛的焰火,照亮夜空,美不勝收。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