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師道蒼茫師道蒼茫
李玉上

第8節 病來了,課還是要上的

一覺醒來,天都快黑了。李南津抓起鬧鐘一看,時間將近五點。謝天謝地,離上課還有十分鐘。朝窗外一看,隻見黑雲沉沉,看來是要變天了。從床上爬起,他感覺腦殼昏昏沉沉,喉嚨有點腫痛。他明白:病來了。

病來了,課還是要上的。李南津顧不得多想,三下五除二穿上衣服,三步兩步跨進廚房,從銻桶裏舀出一瓢水倒進放在洗臉架上的瓷盆裏,扯下毛巾,往盆裏一鋪,撈出,擰幹,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把臉擦了個遍,然後,對著鏡子,用手蘸了盆裏的水輕甩一下,再往頭上敷,試圖將那些“不聽話”的頭發打理熨帖。

這“水摩絲”還真管用,所到之處,頭發都服服帖帖的,唯有後腦勺一撮頭發因沒有“水摩絲”的光顧而倔強地翹著……

來到教室門口,上課鈴聲剛好響起。謝天謝地,沒有遲到,李南津鬆了一口氣。

一陣“上課——起立——同學們好——老師好——請坐”的施禮聲之後,李南津發現,第一組第五號張一凡的位子空著,就略顯不安地問旁邊一名名叫謝道明的女同學:“人呢?”

謝道明回答:“不知道。應該在寢室。”

他要謝道明去喊一下,謝道明應聲而去,自己就開始了講課。

他今天跟同學們講的是魯迅的《祝福》,但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單刀直入地要同學們去讀《祝福》,而是先對《祝福》所在單元的文章做了一個整體介紹,他說:“此前,我已要求大家預習本單元課文,大家應該對本單元課文內容有所了解。這個單元,一共有四篇文章:《祝福》、《守財奴》、《裝在套子裏的人》和《母親》。前三篇文章都寫到了主人公的‘死’,《祝福》中的祥林嫂在‘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時悲慘地死去,《守財奴》中的葛朗台在‘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的囑咐聲中貪婪地死去,《裝在套子裏的人》的別裏科夫在人們‘響亮而清脆的’笑聲中滑稽地死去。請問:作品中這些人物的‘死’原因何在?意義何在?”

同學們或是緊張地思考著,或是交頭接耳地討論著,教室裏一片繁忙。

循著一聲“報告”聲,李南津向教室門口望去,見去寢室找張一凡的謝道明規規矩矩地站在那裏,便示意她進來,問:“人呢?”

“在床上睡覺。”謝道明回答。

“沒要她來上課?”李南津又問。

“說了。她說她不來。昨天和今天她一直沒有來上課。”謝道明回答。

聽她這麼一說,李南津先是一驚,緊接著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但表麵上還是不動聲色地說:“好吧。你上課吧。”

謝道明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小聲地問同桌老師布置了什麼學習任務。李南津在心裏反複地問著:張一凡啊張一凡,你怎麼就這麼任性,連課都不來上呢……

過了一會兒,李南津要大家回答問題。

他先點了一個名叫張濤的男同學的名,那張濤扭捏著好不容易站起身,支支吾吾地說著,聲音細得像蚊子的嗡嗡聲,一點聽不清。

李南津皺了皺眉,大聲命令道:“把音量調大一點!”大家捂著嘴巴笑。

張濤開頭一句突然將聲音提高了八度,接下來的第二句則是“濤聲依舊”。大家望著李南津微微搖著的頭和極不滿意的神色,不敢出聲。

無奈,李南津示意張濤坐下,又點了一個坐在第三組第一號的女同學的名。那女同學倒也大方,爽利地站起,朗朗地回答:

“祥林嫂的死揭露了封建製度的吃人本質,展示了這種製度下中國婦女的悲慘命運;葛朗台的死,揭示了葛朗台愛財如命、至死不變的‘守財奴’性格;別裏科夫的死代表著那些害怕新事物、維護舊秩序、反對社會變革、阻礙社會發展的反動勢力的滅亡和極端虛偽的本質……”

話到這裏,大家鼓起了熱烈的掌聲,那女同學緋紅著臉,望著李南津,似乎在等待李南津的表揚。不料,李南津卻板著麵孔說:“文靜啊,答得不錯。得——分50——如果本題是100分的話!”

全場嘩然。文靜茫然不解地望著李南津。

李南津嚴肅地說:“答題首先要看清題目,否則,答案怎麼會全麵、正確?剛才的問題有兩問,一是原因,一是意義;她隻說了意義,沒有說原因。”

大家都醒悟似的點頭。文靜吐一下舌頭,狡黠地爭辯說:“我本來是要說原因的,結果被打斷了……”

“嗬嗬,你倒還蠻會說的啊!那你就說說原因吧。”李南津不失時機地給大家和自己解圍。

文靜“原因……原因……”地支吾了一陣,最後來了個金蟬脫殼:“原因我暫時還沒有想清楚。”說完,就一屁股坐下。

李南津見狀,批評說:“你就是性急。答題火急火燎,結果漏了一半題目沒有作答;老師沒有要你坐下,你就坐下了。重新來過——起立!”文靜就挺直地站起。

李南津又說:“請坐!”文靜就又挺直地坐下,惹出笑聲一片。

不知怎麼的,李南津突然覺得有點眩暈。

接下來,李南津又點了好幾個同學的名,要他們重點分析上述幾個人物的死因,並就文靜同學關於這幾個人物之死的意義提出補充意見。同學們一一照辦,隻是有的較為切合課文實際,有的過於標簽化;有的較為全麵,有的過於片麵;有的較為深刻,有的失之膚淺;有的較為新穎,有的失之老套……盡管如此,李南津還是表示滿意,因為這些意見畢竟都是學生經過自己獨立思考或者相互討論之後得出的。

達到教學目的的關鍵,不在於給學生灌輸多少現成的知識和結論,而在於啟迪學生的思維,啟動學生的思想,讓他們“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去發現,去探討,去完成應該由自己完成的學習的使命。

這麼想著,李南津準備下一步引導學生閱讀、研究《祝福》,想借解剖《祝福》這隻“麻雀”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小說閱讀中人物命運、性格、意義的分析方法,進而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學習嘛,關鍵之一就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恰在這時,教學過程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

個子高高挑挑、單單瘦瘦的男同學尋思突然大膽地站起來,問道:“李老師,我們知道高三年級的一個姓韓的同學前天淹死了,您這幾天一直在處理這個事,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有關的情況呢?”

此語一出,教室裏異常安靜,大家都在等待著李南津的回答。

李南津沒有想到學生會提出這麼個問題,他原本不想觸及這個話題,但是今天的教學內容竟然無巧不成書地涉及“死”的話題,而自己竟然鬼使神差地設計了那麼兩個關於“死”的問題來讓學生思考。看來,學生的這個提問不能不正麵回答了,盡管課文中人物的“死”與韓國寶的“死”風馬牛不相及。“講一講有關的情況”,講什麼呢?講事件發生的原因?不能,這對死者毫不尊重。講事件發生的經過?不能,這隻能滿足大家的獵奇心理。講事件處理的經過和結果?不能,這對死者的父母、親屬多多少少會在客觀上帶來一些貶損,而這些貶損無疑會給大家造成不該有的負麵影響……李南津的腦袋在飛速地運轉,並感覺全身有點發軟。

時間不等人,再不開口,課堂就會冷場!隻見李南津重重地咳嗽一聲,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自己的眉宇間輕輕地揉了幾下,然後極力保持洪亮的聲音說道:

“同學們,今天我本來不想說這個話題。剛才,有同學既已提到,我就不予回避了。事件的原因、經過,事件處理的過程和結果,你們不必要知道。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李南津故意作一較長時間的停頓,以觀察學生對自己的說法的反應,並試圖引起大家對自己所要說的內容的重視。同學們理解地靜等著下文。

“第一,請珍愛我們的生命。生命,每個人隻有一次,這是生命珍貴的根本之所在,損壞了,毀滅了,就再也無從修複,無從複原。況且,一個生命不僅是獨立的個體存在,它還連接著與它相關的若幹個生命。對生命的任何形式的損毀,不僅僅是對某個個體生命的損毀,更是對與它密切相關的若幹個生命的摧殘!”李南津看到同學們都在嚴肅地聽著,同時也覺得自己在冒虛汗,喉嚨嚴重幹澀。

“第二,請拓寬我們的心胸。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我們完全不必於山重水複時迷惘,在懸崖峭壁前絕望;殊不知,山重水複之時說不定就是柳暗花明之際,懸崖峭壁之處說不定就是絕處逢生之地。因此,於人,於事,於物,於己,切不可執著於一念,切不可一根死筋走到底。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難過,不要憂鬱,無論有多麼愁苦悲戚,也一定要平心靜氣。相信吧,幸福的陽光離你不會超過一米!”說到這裏,李南津異常激動,自覺有點支撐不住;見大家都正襟危坐,神態肅然,忍不住繼續慷慨陳詞:

“第三,請擦亮我們的眼睛。人生之路坎坷漫長,世間之事紛繁蕪雜;真作假時假亦真,假作真時真亦假。我們唯有‘運用腦髓,放出眼光’,撥開迷霧,揚棄黃沙,把住實與虛,看準美與醜,分清善與惡,辨明真與假,才能不走窄路,不走彎路,不走險路,不走絕路!

“第四,請清醒我們的頭腦。請保持一分高貴,記住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請保持一分警惕,記住罌粟花開,那是含有毒汁的美麗;請保持一分矜持,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請保持一分明智,不要以為海市蜃樓……”

話還未完,隻見李南津腳下一軟,腦殼撞向黑板,一隻手抓向講台卻沒能抓住,整個身子就重重地倒在了講台上,教室裏一陣驚呼……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