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這一天似乎格外漫長。
城外的闖賊或許是覺得大明朝廷不會有人再繼續抵抗,又或者是覺得城破登基是大事,需要算一個吉利的時辰,總歸是沒有再繼續進宮。
這也給了朱元檢足夠的時間準備。
三大營已然不堪重用,而他散盡從駱養性家中抄來的金銀財寶,現場募兵近千人。
回宮之前,他跟劉文炳等人再次商議,最終決定讓王家彥統籌內城所有防務,孟兆祥和李若珪,以及王國興控製張縉彥舊部,帶著錦衣衛巡視城內各處,徹底隔絕城中與外界的聯絡,以免消息走漏,引得闖賊生疑。
做完這一切後,朱元檢帶著劉文炳、鞏永固以及侯府的三百甲士直奔皇宮。
“王大伴,即刻帶人肅清宮人,將那些跟外臣勾結的宮人全部清除!”
“另外,找太醫給後宮受傷的人醫治,尤其是......長平,一定要妥善處理好她的傷......”
想到自己這後輩孫女朱媺娖(長平公主),如花似玉的年紀卻被她的父皇斬斷了手臂,朱元檢心中十分傷痛。
若他再來早一些,這樣的悲劇便不會發生!
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
“對了,如今戶部是誰主事?”
劉文炳聞言連忙拱手,“回陛下,是方嶽貢(字四長,號禹修。)。”
“讓他即刻帶著戶部的賬冊來見咱!”
朱元檢並不知方嶽貢是誰,但他要做到是盡快弄清國庫還有多少錢,以及六部的詳細情況,這樣才方便他做後續的打算。
方嶽貢來的很快,幾乎是顫抖著將戶部的賬冊遞上去的。
他是一個月前剛剛提拔成戶部、兵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總督漕運、屯田、練兵諸務的。之所以身兼數職是因朱由檢十分賞識他,可他到京師任職時已狼煙四起,如今尚無建樹。
尤其是這戶部的賬目,那簡直亂的不能看!
他想到帝王城門前殺張縉彥和王德化的事,這會心都提到了嗓門眼,額上滿是冷汗。
可鞏永固和劉文炳等人看著正在翻閱賬冊的帝王,一個個卻熱淚盈眶。
今天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個好日子,大日子!
他們的帝王,讓他們重新看到了希望!
雖然外城已破,但城中尚有不少忠臣義士,還有一城的百姓,如果帝王真能說到做到,那京師或許真的能守住。當然,他們希望能守住!
啪!
就在這時,朱元檢狠狠將賬冊砸到了桌上,怒聲斥道:“混賬!一群混賬!!!”
“堂堂大明朝,國庫居然隻剩下黃金三千兩,白銀一萬?!”
就算把黃金換成白銀,加起來也就四萬兩而已!
四萬兩啊!
隨便抄一個四品以上官員的家,恐怕也不止這個數!
“陛下息怒!”
“息怒個屁!”
朱元檢怒罵一句,但很快也冷靜了下來。
其實這也怪不得方嶽貢等人。
從天啟年間開始,大明朝的國庫一直處於虧空狀態。朱由校那小混蛋便想辦法拿內帑的錢來用。也好在那時有個特別能搞錢的魏忠賢,這才緩解了部分的危機。
可結果呢!
朱由檢登基後就把魏忠賢給砍了?!
他難道就沒想過,那些個當官的哪有不貪的?
那魏忠賢再貪,他的錢不都是朝廷的?
倒是那些東林黨,他們的錢倒是全進了自己腰包!
如今國庫存銀四萬,內帑十六萬兩,滿打滿算也就二十萬兩。
難怪當初有人提及南遷京師至應天府,朱由檢不敢!
他分明就是怕南遷路上,將士因缺軍餉嘩變!
“新樂侯!”
“臣,臣在!”
劉文炳愣了下,立刻應聲。
“你,即刻帶兵去抄了張縉彥和王德化的家!”
“咱就不相信,還抄不出個十萬兩!”
朱元檢聲音裏卻是抑製不住的怒火,“王承恩,即刻傳旨召百官入朝!”
“這......”
劉文炳愣住了,鞏永固也呆住了。
“李若珪!”
朱元檢目光陡然落在了孟章明身上,“咱交給你個任務。”
“陛下盡管吩咐,就算赴湯蹈火,臣也一定辦到!”
“好!”
朱元檢眼中斂著讚許,高聲道:“你帶人去將杜之秩那廝捉來!”
杜之秩原是朱由檢身邊的近臣宦官,後來奉命前往居庸關做隨行監軍太監,監視唐通(字達軒,明末將領,宣化總兵、密雲總兵,後封定西伯。)。哪想到他在唐通出關迎敵時,居然打開居庸關的城門向闖賊投降,最終導致唐通腹背受敵不得不降!
今兒個與申芝秀入城勸朱由檢投降的就是他!
這等賊子,必殺!
“臣遵旨!”
李若珪心中是既緊張,又分外熱血!
當即應聲後,立刻朝著宮外奔去!
眾人略微遲疑了下,但很快就明白了帝王的心思,再看朱元檢時眼裏不由得多了幾分懼意。
尤其是方嶽貢。
他雖然得朱由檢賞識,可從未如此近距離的觀察過帝王。
再者之前種種傳聞,就算他有報國之心,但對帝王的印象算不上好。
此刻見帝王如此果斷果決,心中隱隱升騰起了一絲希望,卻又夾雜著對王權的畏懼,站在那裏垂著頭大氣也不敢出。
朱元檢忙著理思緒,也沒心思管他怎麼想。
此時的京師城內,百姓們三三兩兩聚在暗處悄然議論著,而那些大臣們更是惶惶不安,心中在猜測接下來帝王又要拿誰開刀。而那些原本就在觀望的大臣,仍舊在暗中觀察。
同一時間,首輔大臣魏藻德(字師令(一作恩令),號清躬)府上。
“夫人莫要憂心。”
未到不惑之年的魏藻德正擁著夫人坐在庭院裏,眼裏滿是希冀的光。
“為夫相信,憑著我的才華,待闖王入城我一定能得到他的賞識東山再起,出將入相!”
他這話可謂誌得意滿。
畢竟,他可是崇禎十三年的狀元,最擅長詞令,極具辯才,且深諳帝王之術。在朱由檢手下為官時就最能迎合帝王的心思,因而深得器重,四年間便從一介書生一躍成了當朝首輔,可謂神速。
在他看來李自成破城後要想坐穩帝位,就必須要有一個才高八鬥的不世之才輔佐。
而他,便是首選!
然。
他話音剛落,院門就被人大力的叩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