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的銅牛塑像一直是美國發達的金融業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外來遊客必到的景點之一。它的最初寓意是敢想敢幹、不怕失敗,是由意大利藝術家狄摩迪卡在1987年紐約股市崩盤後創作設計的,身長近5米,重達6300公斤。狄摩迪卡說:“當我看到有人失去了一切,我感到非常難過,於是我開始為年輕的美國人創作一件美麗的藝術品。”為了籌資,他賣掉了家鄉祖傳農場的一部分。1989年的一個午夜,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外將這座後來舉世聞名的銅牛塑像豎立起來,宣稱它是“美國人力量與勇氣”的象征,寓意隻要銅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由於沒有取得安放許可,數日之後,銅牛被遷移到幾條街之外的鮑林格林公園現址。
作為具有標誌意義、設計獨特、寓意深刻、討人喜愛的銅牛,無數前來觀光的遊客,都與它合影留念,並以撫摸銅牛的牛角來祈求好運。其實銅牛被人撫摸最多、最光亮的部位並不是頭、角、身子、屁股,而是兩個碩大的睾丸,據說主要是女性的功勞。抵近一看,果然光亮耀人。可是2007年11月前後的“騎牛門事件”卻掀起了一場關於中國人文明素質問題的軒然大波和激烈爭論。當時有人發微博說看見有中國遊客騎牛照相,由此批評中國人“素質低下,醜態百出”,但隨即遭到國人特別是不少海外華人的強烈質疑和批駁,並貼出了許多外國遊客騎銅牛的照片。其實,“騎牛”並不違反什麼規定,我們參觀時也在現場看到不少其他國家的遊客在仔細反複撫摸之後緊貼著牛的不同部位拍照留念。
作為中國人,“騎牛門事件”留給我們的思考是苦澀的。曾幾何時,我們的一些媒體,一些所謂的公知、精英,一說到外國人就是高素質的化身、文明的化身,而一提及自己的同胞就貼上“低素質”“不文明”的標簽——大聲喧嘩的肯定是中國人,隨地吐痰的肯定是中國人,不排隊的肯定是中國人,總之,隻要不文明的“就一定是中國人”。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自貶、自損情結,一種多麼可悲的民族自卑和文化不自信。近代以來中國所蒙受的種種侵略和苦難,至今還在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我們的思想。西方列強的蹂躪帶給我們的最大惡果,不僅是山河破碎、國土淪喪,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氣節、民族自信的喪失。胡適先生不是有中國“百事不如人”的著名論斷嗎?
我說這些,並不是說中國人就可以去騎牛,也不是說外國人騎了我們也一定要去騎,我隻是認為,大可不必把一個具體的人和事,把一個偶發的不文明行為動輒作為一種標簽或符號貼到整個中國人身上,更不能戴著帶歧視性的道德有色眼鏡去評價、定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現在中國每年赴國外旅遊的遊客數量已突破了一億人次,手指有長短,素質有良莠,在這龐大的人群中,即使出現一些不文明的現象不也是很正常嗎?這跟中國人的民族性有什麼關係呢?可喜的是,這些年我們國家已高度關注文明旅遊工作,我相信,隨著國人出國越來越多、見識越來越廣,也必然素質越來越高、形象越來越好,遲早有一天,中國遊客會成為出現在世界各國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華爾街是英文Wall Street(“牆街”)的音譯,它雖然隻是一條很窄很短的街道,長不超過1英裏,寬僅11米,然而卻以“美國的金融中心”而聞名於世,它是美國財富的象征,是世界金融市場的晴雨表。其中有幾個標誌性的建築是人所共知的,比如紐約證券交易所、三一教堂、華盛頓紀念館、老摩根大樓等。華爾街原來的房子並不高,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業務的需要,所有的建築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改造、加高了,唯獨有三棟建築一直保留著原貌,這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三一教堂和華盛頓紀念館,據說這是因為美國人認為美國發展最重要的是必須依靠經濟、政治、文化三種力量的推動,而這三棟建築恰恰是最合適、最典型的標誌,所以無形中被賦予了一種神聖感。
自由女神像與中國人的生意經
乘船觀覽曼哈頓的美麗風景,包括自由女神像,大概是所有來美訪客的必選項目。之前看過不少相關圖片,所以雖未謀麵,卻也似曾相識,待到跟前,果然一如頭腦中的依稀印象。
讓我大為疑惑的是,登船驗票時發現工作人員都是中國人,船上竟然還有中文解說。我問魏老師這是怎麼回事,他說這條遊船和這條旅遊線路是咱們中國人經營管理的,老板是福建人。我恍然大悟。中國人真是精明啊,這麼好的旅遊資源,美國人或紐約本地人怎麼這麼久就沒有想到去包裝、開發呢?據了解,每個人的參觀門票是30美元,現在雖然是冬季,是紐約的旅遊淡季,但遊客還是絡繹不絕,若是夏季,據說可坐四五百人的遊船每次都是爆滿,收益非常可觀。
在交談中還了解到,中國人頭腦之活絡,確實了得。自遊船市場紅火之後,有的同胞又開始延伸做票務生意。魏老師的一個朋友,每次從老板手上一次性要5萬張票,價格可優惠到約17美元,他再以每張20美元的價格銷售給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等國的旅遊團隊,每張賺取3美元左右的差價,業務開展得很好。這真是三方得利的好營生。
自由女神像,又稱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或Statue of Liberty),位於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它是法國為紀念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美法聯盟,並作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贈送給美國的,由法國著名雕塑家奧古斯特·巴托爾迪曆時10餘年設計、製作完成,1886年10月28日由時任美國總統克利夫蘭親自主持落成和揭幕儀式。
女神右手高舉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1776年7月4日通過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象征著掙脫暴政的約束。據說,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為藍本。雕像的內部結構是由後來設計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古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自由女神像作為法國人贈送給美國人的建國紀念雕塑,當時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隻是隨著美國的日益強大以及對外進行文化、價值觀念輸出的需要,自由女神像的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被賦予特殊的內涵和意義。
圍繞自由女神像,我們的同胞念的是生意經,追求的是金錢和利益;而美國人玩的是政治遊戲,謀求的是軟實力,是美國的道德形象和世界霸權。
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最大的忽悠就是紐約的自由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