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卸妝卸妝
岑玲飛

鼓上的貂蟬

大會堂已成了“海上孤島”,四周一片“汪洋”,小車都無法通行,隻有大輪胎的公交車還在緩緩“爬動”。進了大會堂,我發現早有許多觀眾坐在那裏了。一般的戲迷,買了戲票,遇到這樣的台風,也就放棄觀看了。這些準時趕到的觀眾不知都用了什麼辦法,穿越這狂風暴雨和堵得橫豎不通的路來到這裏。

家裏有些越劇碟片,其中有一張《貂蟬與呂布》,那個貂蟬是十幾年前黃美菊飾演的。

她那時二十歲左右,雖然是舞台戲,但她臉上的妝容並不濃重,穿上戲服,顯得像素顏。那碟片裏的黃美菊似乎並不特別清秀,也不特別嫵媚,鼻子也沒有特別高,嘴也沒有特別櫻桃小口,不是瓜子臉,但整體氣質又十分特別。她立在一隻大鼓上,手持紈扇,內心悲傷,麵無笑意,因在鼓上跳舞,所以腳沒有太大的動作,隻是立在原地或來回轉身。那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舞蹈,極其古樸雅致的肢體語言,協調的充滿珠翠釵環的頭飾,黃色主調的戲服,每個動作都勾勒出一幅精雕細琢的畫麵,如行雲流水,不急不緩,一板一眼地舞著。董卓看完評論道:“音美、舞美,人更美!”這段舞蹈令人覺得貂蟬正是這種形象,要是換作別的演員演,就算更漂亮,也不如黃美菊演的貂蟬精準別致。

黃美菊唱金派,聽上去不是一味的纏綿婉轉柔軟,我認為她的聲音和唱腔在很多地方有一種與越劇背道而馳的剛硬感,奇怪的是這種剛硬感聽著又非常入耳,依然有很濃重、很結實的越味。那時,碟片裏的黃美菊不但妝容素雅,就連伴奏和演唱聽著好像也沒加混響效果,那是一種聲音的“素顏”,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雖然隔著一張碟片的時空距離,她卻好像就在我麵前表演。

我最喜歡看《貂蟬與呂布》,但這次黃美菊演的是《漢文皇後》,扮相、裝束、頭飾等與貂蟬的形象不同。舞台上的她化著越劇標準的濃妝,但我即使坐在第一排,也不能像看碟片裏的她那樣看得清楚,隻覺得她的扮相十分端莊,身材與十幾年前一樣,聲音有所變化,似乎像把刀,磨著磨著,更鋒利明亮了。這可能是因為兩出戲的演唱風格不同,也可能是因為音響設備改進了,還可能是她的聲音真的發生了變化,變得更高遠、更脆生、更婉轉悠柔、更明亮了。

其實,十多年前,她略微有些粗糙剛硬、沒有太過雕琢的聲音更讓人難以忘記。她那時的聲音很有自己的特色,唱著唱著,一直在進步,越來越完美,變得現在這樣盡善盡美,獨特的差異感幾乎消失了。

現在的黃美菊,臉比以前瘦了些,變成瓜子臉,更漂亮了,但我總覺得她不如碟片裏那個妝容不太精致、素顏般的貂蟬可愛。我認為《貂蟬與呂布》是她演過的戲裏最令人喜愛的一出。這出戲,又數鼓上的那段舞蹈最精彩。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