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水滸探秘水滸探秘
胡學健

誰選擇了楊誌?

前文我們講了梁中書為什麼送蔡太師注水的生辰綱,現在再來說說到底是誰選擇了讓楊誌來押運這生辰綱。

因了去年的生辰綱被劫案,今年梁中書他們對生辰綱押運人的選擇,就顯得十分慎重。小說中有兩處寫到了生辰綱押運人的選擇問題。

第一處是在小說第十三回,梁中書在與蔡夫人商議送生辰綱事宜的時候說道:“上年收買了許多玩器並金珠寶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盡被賊人劫了,枉費了這一遭財物,至今嚴捕賊人不獲。今年叫誰人去好?”

蔡夫人道:“帳前見有許多軍校,你選擇知心腹的人去便了。”

第二處是在小說第十六回,那天,梁中書正與蔡夫人坐在後堂裏麵聊天,隻聽蔡夫人問道:“相公,生辰綱幾時起程?”

梁中書道:“禮物都已完備,明後日便用起身。隻是一件事,在此躊躇未決。”

蔡夫人道:“有甚事躊躇未決?”

梁中書道:“上年費了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東京去;隻因用人不著,半路被賊人劫將去了,至今無獲。今年帳前眼見得又沒個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躊躇未決。”

蔡夫人指著階下道:“你常說這個人十分了得,何不著他,委紙領狀,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誤。”

梁中書看階下那人,正是青麵獸楊誌。

從小說的這兩處描寫來看,決定生辰綱押運人選的人顯然是蔡夫人,而不是梁中書。梁中書此次想尋一個得力的人來押運生辰綱,但一直定不下來。於是,一貫強勢的蔡夫人(雖然嫁給了梁中書,卻要叫她“蔡夫人”;而且,在蔡夫人麵前,梁中書隻能自稱“下官”)就親自出馬,直接指定楊誌來當這個押運人。這個困擾梁中書多時的押運人選問題,就這樣迎刃而解了。

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真正決定生辰綱押運人選的人,其實並不是那個強勢的蔡夫人,而是他梁中書。蔡夫人不過是中了梁中書的圈套,當了個滿心歡喜的傀儡而已。那麼,梁中書為什麼要給蔡夫人設圈套呢?去年生辰綱被劫的原因是用人不當,結果蔡太師很惱火,梁中書很被動。今年梁中書就變聰明了,他精心給蔡夫人編織了個圈套,想借蔡夫人之手,來指定自己早就選好的那個押運生辰綱的人。這樣,今年的生辰綱要是又被劫了,那他梁中書也好脫了幹係,避了用人不當的嫌疑。

那麼,梁中書是怎樣來給蔡夫人設圈套的呢?梁中書主要用了一“明”一“暗”兩種手段。我們先來看“明的一手”。梁中書這“明的一手”,就是對蔡夫人處處恭敬有加,讓蔡夫人主動提出押運生辰綱的人選。

首先,在端午家宴時,梁中書拋出了一個今年叫誰去押運生辰綱的問題,以引起蔡夫人的關注。果然,蔡夫人道:“你選擇知心腹的人去便了。”這顯然是蔡夫人給押運人選劃定了一個選擇的範圍。

其次,在生辰綱準備起運時,梁中書又故作為難地對蔡夫人說道,去年隻因用人不當,導致生辰綱半路被劫,今年帳前眼見得又沒個得力的人可擔此重任,所以至今仍對押運人選躊躇未決。於是,蔡夫人便當場指著楊誌道:“你常說這個人十分了得,何不著他,委紙領狀,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誤。”這顯然是蔡夫人指定了押運人選。梁中書聽聞大喜,隨即便喚楊誌上廳,假惺惺地對楊誌說道:“我正忘了你,你若與我送得生辰綱去,我自有抬舉你處。”

再者,楊誌提出請梁中書派一個人來監督行程,“隻消一個人和小人去,卻打扮做客人,悄悄連夜送上東京交付”。但第二天梁中書派給楊誌的,不是楊誌要求的一個人,而是太師府奶公謝都管和兩個虞候,一共是三個人。梁中書還當著楊誌的麵,對謝都管他們三個人說了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夫人處分付的勾當,你三人自理會。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休教有失。”這顯然是蔡夫人指定了押運監督人。

從表麵上看,這生辰綱的押運人選和監督人選都是蔡夫人一手指定的,梁中書自始至終都沒有明說過一句話,但實際上則是蔡夫人替梁中書背了個大黑鍋。

現在,我們再來看梁中書“暗的一手”。首先,梁中書把楊誌留在府中,讓蔡夫人熟悉楊誌。小說第十二回寫道,楊誌被押解到大名府,梁中書因為原先在東京時就認得楊誌,於是便當廳給楊誌開了枷,把楊誌留在府中早晚聽候使喚。小說第十三回又寫道,東郭演武之後,梁中書十分愛惜楊誌,早晚與他並不相離,可以說是天天都讓楊誌與他待在一起。

梁中書刻意讓楊誌時時跟在自己身邊,隨時在府裏聽候使喚,那蔡夫人豈有不熟悉楊誌的道理?於是,金聖歎就在“(楊誌)自去梁府宿歇,早晚殷勤聽候使喚”句下批道:“單單剩下楊誌一個,與梁中書一個,一垛兒住著,殷勤親熱,異哉!如此一回大書,乃正為此一句,為生辰綱作伏線耳……”

其次,梁中書頻吹枕邊風,讓蔡夫人了解楊誌。小說第十六回,蔡夫人對梁中書說過這樣一句挺有意趣的話:“你常說這個人十分了得。”這蔡夫人口中所說的“這個人”,就是階下的那個楊誌。“你常說這個人十分了得”,可見梁中書平時在蔡夫人麵前,沒少做楊誌的文章,沒少誇楊誌的能力。否則,以蔡夫人跋扈的為人,她斷不會就這麼輕易地認可了楊誌,更不會當場就指定楊誌為押運人的。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