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名府作為一個軍事重鎮,猛將如雲,高手如林,梁中書為什麼偏要選楊誌這個配軍,來押運生辰綱呢?梁中書有自己的考慮,他覺得楊誌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楊誌出身好。在小說第十二回,楊誌曾向林衝作過一番自我介紹:“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誌,流落在此關西。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製使官。”楊誌是將門之後,應過武舉,又曾做過殿司製使官。這樣的出身,無疑給楊誌添加了一圈淡淡的光環。梁中書在留守司一見楊誌,就心中大喜,直覺告訴他,楊誌應該是押運生辰綱的可選之人。因為,如果梁中書重用了楊誌,那是沒有一個人會懷疑的。
其次,楊誌有前科。各位看官應該還記得,楊誌是因為失陷了花石綱,才不得不流落江湖。朝廷大赦之後,楊誌挑著一擔金銀又去東京四處活動,想再謀個製使官的前程來光宗耀祖,卻被高俅趕出了殿帥府。楊誌買官不成,盤纏用盡,隻得在東京城裏售賣那口祖傳的寶刀。在賣刀時,楊誌怒殺了敲他竹杠的潑皮牛二,於是被開封府刺配到了北京大名府。
當楊誌把自己的經曆一一告稟了梁中書之後,梁中書聽得大喜,當廳就給楊誌開了枷,並把他留在廳前聽用。這就有點反常了。雖然梁中書以前在東京時就認識楊誌,但那時的楊誌還是殿司製使官,而現在的楊誌不過是一個被發配到大名府來的配軍。即使梁中書念舊,也完全沒道理見了楊誌之後就如此大喜,不但當廳給楊誌開了枷,而且還把楊誌留在了廳前聽用。但實際上,梁中書的所作所為一點也不反常。他如此作為是因為楊誌此前的那一番曲折經曆,觸動了他內心深處那個最隱秘的計劃。
我們再來看看楊誌的經曆:一是,楊誌曾經失陷過花石綱,在人生履曆上有押運失敗的前科。二是,失陷花石綱後,楊誌不是主動前往官府首告,而是選擇了畏罪潛逃,且逃得無影無蹤,捉拿不著。三是,現在楊誌又在東京殺死了牛二,成了大名府的一個配軍,楊誌的生死大權,就掌握在梁中書手中。楊誌人生經曆的這幾個特點,不正切合梁中書心中所勾勒的,那個生辰綱押運人的初步輪廓?對此,金聖歎也看出了端倪,他在小說“當日是二月初九日”句下批道:“為生辰二字遠遠提頭。”應該說是所見極是。
第三,楊誌脾氣暴。且看小說第十二回,楊誌怒殺東京城的潑皮牛二這一節。牛二緊纏著楊誌,要敲楊誌的竹杠。楊誌大怒,一把就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起來,一頭鑽入了楊誌的懷裏。楊誌叫道:“街坊鄰舍,都是證見:楊誌無盤纏,自賣這口刀,這個潑皮強奪灑家的刀,又把俺打。”那些街坊鄰舍都怕牛二,誰人敢向前來勸。牛二喝道:“你說我打你,便打殺直甚麼?”牛二嘴裏這樣說著,一麵就揮起右手,一拳打了過來。楊誌霍地躲過,拿著刀搶入來,一時性起,望牛二顙根上搠個正著,牛二撲地倒了。楊誌趕過去,又朝著牛二的胸脯連搠了兩刀。牛二血流滿地,死在了地上。
這牛二雖然是個潑皮,但他隻是趁著酒勁來搶奪楊誌的刀罷了。所以,楊誌與牛二之間,充其量隻是產生了糾紛。這潑皮牛二無賴是無賴,但是他的行為卻罪不至死。憑著楊誌的武藝,狠狠地揍牛二一頓,讓他長點記性即可,根本沒必要取人家的性命。退一萬步講,即使他牛二真的是罪該萬死,那楊誌想殺就殺唄,又何必殺得如此血腥?看楊誌這殺人的情狀,哪裏是怒殺,簡直是“怒怒怒”殺了。楊誌脾氣的火暴,由此可見一斑。而在梁中書看來,楊誌這一簡單粗暴的性格特征,正暗合了他心中所設計的“那個人”的形象。
第四,楊誌敢擔當。這個被楊誌搠死在地的牛二,是京城裏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專門在東京街上撒潑、行凶、撞鬧,連開封府也治他不下,滿東京城的人見他牛二過來,都唯恐躲之不及。身為東京人的梁中書,應該聽聞過這個潑皮的“大名”。楊誌這揮刀一殺,也可以算是為民除害了。另外,楊誌當街殺了牛二之後,並沒有一走了之,而是同眾人說道:“灑家殺死這個潑皮,怎肯連累你們!潑皮既已死了,你們都來同灑家去官府裏出首。”一股敢作敢當的豪傑之氣躍然紙上。所以,當楊誌把殺死牛二的實情一一告稟了梁中書之後,這個敢作敢為、敢於擔當的楊誌,無疑離,又近了一步。
第五,楊誌有武功。梁中書為了心中那個隱秘的計劃,就想通過校場比武的方式,抬舉一下楊誌。小說第十二回寫道,梁中書喚楊誌到廳前,說道:“我有心要抬舉你做個軍中副牌,月支一分請受,隻不知你武藝如何?”楊誌稟道:“小人應過武舉出身,曾做殿司府製使職役。這十八般武藝,自小習學。”梁中書聽了大喜,就賜給楊誌一副衣甲。第二天校場比武,楊誌果然是不同凡響,大顯神威。
陳洪綬《水滸葉子》之青麵獸楊誌
容與堂本《青麵獸北京鬥武》
小說通過梁中書的五個“大喜”,寫出了梁中書對自己抉擇的滿意之情。見楊誌贏了周瑾,梁中書大喜;見楊誌躲開了周瑾的三支利箭,梁中書大喜;見楊誌一箭射中了周瑾,梁中書大喜;見楊誌與索超打了個平手,梁中書大喜;見老百姓對楊誌、索超的武藝讚揚有加,梁中書大喜。這武功高強的楊誌,更加符合了梁中書心中“那個人”的形象。
對此,金聖歎有個精到的見解,他在這一回的回前總評中批道:“夫梁中書之愛楊誌,止為生辰綱伏線也。”
曾有論者言之鑿鑿,是楊誌串通晁蓋劫了生辰綱。這樣的話,真的不知是從何說起。小說第十七回寫得清清楚楚,說楊誌串通晁蓋劫了生辰綱,那是老都管他們陷害楊誌的說辭而已。如果楊誌真的是串通晁蓋劫了生辰綱,那麼,實在是太抬舉他楊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