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那時候那時候
俞白樺

瓜果飄香憶當年

又到瓜果飄香時,大街上,西瓜、水蜜桃、黃花梨、葡萄,以及許許多多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奇形怪狀的水果,任孩子們挑個夠、吃個飽。

我們的孩提時代是沒有這“豔”福的。

那時,家裏很少買水果,偶爾買幾個毛桃或小巧的西瓜,就算是奢侈品了。幾個西瓜躺在床下的泥地上,兄弟倆隻能眼巴巴地看著,盼望著父親的開恩。街上的供銷社會有一些蘋果、橘子、香蕉之類的水果賣,但那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因為我們的口袋裏不會有一分錢。夏天,家裏倒是常常會買幾根菜瓜,午睡後或晚上乘涼時,去了裏麵的籽瓤,切成一圈一圈的,也蠻好吃。那幾個可憐的西瓜,則會被我們啃得不剩一點紅,皮還會做成醃西瓜皮,早上過泡飯吃。

沒有水果的日子還真不好過,於是我們就想盡辦法去解饞。

屋角河邊的雜草叢中,常會冒出幾株人們丟下的西瓜、菜瓜或黃瓜的籽長出來的藤,我和弟弟會除去周邊的雜草,撒上一泡尿,再用草葉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掩蔽起來。此後的日子裏,我們會天天去觀察它們的成長。看著它們的個頭慢慢變大,瓜紋漸漸鮮明,心裏充滿著渴望。當然,沒有一個瓜是等到成熟後才去收獲的,沒等幾分熟,早就被我們解決了。一來迫不及待地要吃;二來怕被他人發現,竹籃打水一場空。那些瓜雖然發育不良,但味道卻極好,因為也算是我們辛勤勞動的果實。

最喜歡假期裏去寧波莊橋的三阿姨家做客。冬天,她家門外的土堆裏埋著許多甘蔗,隨時可以扒開泥土抽出幾根來,在河裏洗淨後大啃。離村子一裏地外的田裏埋著許多荸薺,用鋤頭挖上一籃,在水裏洗一洗,就能放開肚皮大吃。夏天,小河裏可以摘到剛成形的紅菱,我們會卷在短褲的腰裏邊玩邊吃。那時曾暗暗發誓,長大後一定要當個農民,能痛痛快快地吃許許多多水果。

假期常去媽媽教書的鳴山小學住。在那裏,能找到的好像隻有農民種在自留地裏的蘿卜了。記得那年冬天,一個叫杏根的小夥伴,常常帶著我去地裏偷摘那些霜打過的紅蘿卜,他說這個時候的紅蘿卜最好吃。用手剝開皮,裏麵便露出白色光滑的肉體來,一口口咬著,真是爽死了。那些蘿卜地有的是他家的,有的則是別人家的,但都是“偷”。好在咱倆狡猾得很,從來沒被擒獲過。

“文革”前期,我家一度住在慈溪中學六教室,六教室的東邊有一大片桃園。盡管是在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年代,那些桃子從小變大,卻從沒見過有哪個學生偷摘過,我們應該是偷吃“禁果”的第一批“小偷”了。一九六七年初夏,正是“文化大革命”最轟轟烈烈的時候。每到晚上,兩幢廿四間教室都是燈火通明,高音喇叭不是放語錄歌就是放激昂的大批判文章,老師和學生們都忙著鬥來鬥去地“鬧革命”呢!在“造反有理,砸爛一切舊世界”的年代裏,一切規矩都被打破,我們這些孩子也該做些出格的事了。就在那夜色之中,我們這群小饞貓就像幽靈般躡手躡腳溜進了桃園。白天已偵察過哪幾棵樹已經有成熟的桃子了,在月光下一摘一個準。幾次下來更是熟能生巧,用手一摸,就能摸得出好壞來。那些個頭大的、滑的一般就是成熟的,那些長在樹梢上的桃子因為陽光充沛,一般也成熟得較早。那一年,我們成了美猴王,每天晚上都吃得不亦樂乎。媽卻常生疑竇,為什麼衣服上常有黏黏的臟物,其實那是桃樹枝幹流出來的桃膠。我也納悶過,那些學生每天寫大字報、搶傳單、鬥“牛鬼蛇神”,吃著家裏帶來的黴幹菜,怎麼都不眼紅這美味的果實呢?還有,假如不是我們去采摘,這些桃子最後都去了哪裏呢?學校也從沒給教職員工們分過呀!

膽子一大,我們已不再滿足於校園內那一片桃園了,開始轉向校外。縣委大樓北麵有一大片蟠桃園,我跟著別人去偷過一次蟠桃。和夏白桃不同,這蟠桃大大的、扁扁的,肉更鮮美,一口咬下去也方便,怪不得連王母娘娘都喜歡。縣委的主人們都“靠了邊”,也無人會光顧這片桃園,所以蠻順利的。商業局西邊的河旁長著一排枇杷樹,一入夏便黃澄澄的,十分顯眼,自然成了小城孩子們虎視眈眈的獵物。曾經跟著幾個同學混進大院偷枇杷,可還沒摘上幾個就被門衛大爺發現了。隻見他猛虎般地趕來,我們跳下河才狼狽地逃脫,從此沒敢再去。這是我“小偷生涯”中最狼狽和最失敗的一次。

還是孩子就進了工廠,稚氣未脫或叫惡習難改,咱們這群毛孩子還是重操舊業。水塔那邊是桃園,還種有一片蘋果、梨。當果子成熟,那裏就成了我們的花果園。偷那些果子大都是上夜班時,我們會拿隻麻袋去摘,背回車間享用。那蘋果、梨的品種很好,幾天下來幾乎消失殆盡。那管理農作物的老周師傅很奇怪,今年的蘋果、梨怎麼一下子就不見了呢?那時的工人師傅很樸實,沒有人會想到廠裏已經多了一群小毛賊了。估計是後來有人察覺了原因,到了冬天,那片果林就被砍掉了,讓我們好生惋惜。

有一年夏天的周末,我們在河裏遊泳後,翻過圍牆去摘些桃子解渴。小毛坐在牆上啃桃,他吃桃子或其他任何水果的水平是無人可比的。正巧,有幾位趕集回來的老師傅回廠,老遠看見牆上有毛賊,一下子叫來許多人,貓撲老鼠般衝向桃園。小毛等人跳進了河,我和建國來不及翻牆,慌亂中躲進了水塔,被阿毛師傅等人逮了個正著。這下完了,不被領導整個半死才怪呢。幸虧師傅們動了惻隱之心,放走了我們。畢竟我們還是孩子,一個月才十幾元的學徒費。事後也沒人提及,讓我們在感動之餘更有幾分羞愧,從此就不去光顧那片果園了。桃子還是年年紅,我擔任總務那些年,待桃子成熟集中采摘後分給了每個職工。

時過境遷,農業和農村土地製度的改革大大解放了農民的生產力,同樣的土地,竟然一下子產出許許多多的瓜果來,老百姓的收入更是今非昔比,水果稀缺和買不起水果的時代早已成了曆史。看著滿桌子滿大街的水果,真為現在的孩子們高興。但咱們那些不很光彩的經曆,除了慚愧和狼狽,也反映了當年物資奇缺的現實。當年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許多回味不盡的樂趣呢?

2012年7月26日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