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止於慈悲止於慈悲
吳雲驪

母親是一個醫者,更是一個仁慈的博愛主義者。

母親是善良的,她的善良源於內心,沒有任何的偽飾。

父親不事農桑,家裏的農活全憑爺爺。母親心疼爺爺活重,在缺衣少食的歲月裏,也總會千方百計每天讓爺爺吃一個雞蛋。因為爺爺的牙不好,母親又總會在熬粥的時候煮上一個蘿卜,讓我們吃生菜、爺爺吃熟菜。

村裏有個媳婦虐待婆婆,很多人指責她不孝。疾惡如仇的父親分厭惡她,以至於她每次到我家來看病,總要先在門外窺探許久,印證父親不在家才敢進來。母親不同,她從未指責過一句,依然和顏悅色給她看病,卻又常常悄悄地把她的婆婆叫到我們家,坐在灶間,盛一碗飯吃過再走。

母親又是倔強的,她對世俗的力量有一種溫和的拒絕。

一個冬夜,村子裏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攪亂。很快,有人來呼喚母親。隔著窗子,我隱隱地聽見,是發生了凶殺案,據說村裏一個小隊長,在深夜裏被人用斧子劈開了頭。

母親很快就出去了。母親拒絕了阻攔她的村人,對生命垂危的隊長進行了急救,然後把他送到了鄉裏,保住了他一條命。

母親說,隻要是個人、是條命,無論眾人評判他是壞人還是好人,作為醫生,都要救。

外爺傳給母親的家學中,最為傳奇的,是治療不孕不育症。母親在鄉間,為無數家庭帶來了孩子。甚至後來母親到師範學校做教師的幾十年間,也依然有絡繹不絕的人來求醫。

其中,大多是從鄉間來的農民,也有不少遠道慕名而來的求醫者。他們之中,有的在大城市的醫院裏,花費數萬甚至十幾萬不曾看好病,在母親這裏,吃上幾個月的中藥,花費隻有幾百元,就欣喜地當上了父母。

我曾經問過母親,這麼多年,為什麼就不建立一個患者檔案呢。母親淡淡地說,一個人若是不會生孩子,那是要命的短處,是抬不起頭的,悄悄治好就行了,不可以建檔案。

母親配製中藥十分辛苦,從購買原材、磨成細粉、炮製成丸,工序非常煩瑣。我問過母親,一服藥能掙多少錢?母親說,幾乎不掙什麼錢。直到2013年去世前,母親研製的中藥,四十天的療程還不足五百元。這在中藥價格飛漲的當時,幾乎是不存在的了。

母親也感慨過藥價的虛高,同行的暴利。然而母親終究說,人要講良心。

在母親生前,縣裏一家醫院給母親開出條件,請母親到醫院坐診,每服藥給母親五百元的提成,至於醫院賣多高的價,母親就沒有控製權了。

母親淡淡地拒絕了。

母親說,來找我看病的人,大多是親戚朋友和鄉間百姓,如果醫院這樣把藥壟斷了,那些貧窮的鄉親就再也吃不起我的藥了。

母親行醫多年,沒有做過任何宣傳,但幾經搬家,從村裏到縣裏,從老城到新城,母親走到哪裏,求醫的人就會追到哪裏。

母親在晚年因為心臟不好,常常會在冬天到洛陽小住,依然不時有老家的病號追到洛陽來。

母親就把貼在門上的對聯折下一截,隨手在背麵寫道:閆淑蘭在此。

當我某一天去看望母親時,看到那條折下的對聯上的幾個字,愣了很久。

閆淑蘭在此。

母親在,鄉民的寄托就在,慈悲就在。

母親去世的第二天,我在母親的靈前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他的孩子降生了。年近四十才當了父親的朋友,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了,滿腔喜悅地要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母親。

這個孩子,是母親親手締造的最後一個孩子。他的名字叫夏子安。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