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達夫周邊遊,事先做足功課,又常常隨性而為

現代人出門旅遊,有心人先“做攻略”。“做攻略”專注於吃住行,有什麼特產小吃?有什麼度假酒店?門票是否打折?高速公路什麼時段免費?攜程網上看看好評有幾個,黃金假期前夕徹夜在網上搶票。

達夫先生“做功課”,專注於當地的曆史文化,十分注重搜集當地的曆史資料,並且將不同地區的相類似的景物加以比較,與當時遊曆的心情和所見的景物相映成趣。

去嶗山的五六天前,達夫先生就開始讀青島及嶗山地誌,而且清晨6時即醒,在蒼蠅纏繞中讀誌。去西天目,達夫先生考證開山始祖是吳江人高峰禪師。修行坐道處,為西峰之獅子岩頭。查看《臨安縣舊誌》《臨安誌》《於潛誌》,翻出很有詩意的一段關於天目山的傳說。

1934年10月22日晚上,達夫先生專門向圖書館借來張聯元覺庵所輯《天台山全誌》,盡管第二天還要起早,渡江過西興去坐車,但他還是翻閱誌書至10時,才上床睡覺。

達夫先生出遊,常常仗著自己的性子,隨性而為。從達夫先生的日記裏,隨便一翻,摘錄其行蹤,便會發現達夫先生確實喜歡隨時走出去,正如現在流行的“說走就走”,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狗尚且好遊,人豈有不好遊的道理”;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隨性而為。

1934年7月,達夫先生在青島。16日,他6時起床,早餐後登上港務局的旗台山看了整個青島。18日下午,又去青島市東南北各部延邊走了一圈,更上貯水山、青島山及信號(旗台)山登眺到夜。20日,5時即起床,去台西鎮走了半天。8月1日登嶗山。

同年8月,達夫先生在北平。15日一早,步至東城,訪友,過北大。18日,遊豐澤園、天壇。20日,去北戴河。23日,上景山,遊故宮。25日,去了萬牲園、北海等處。

近處走走,訪友、買書、喝酒,基本上是達夫先生的三大主題。往往醒得早,出門早,步行為主,這個習慣真值得現代人學習。

他說去江幹遊,是“因為天氣實在好不過”,所以就擱下了當時正趕著寫一篇短篇的筆,從湖上坐轎車馳上了江幹。

在杭州,他乘火車到拱宸橋,遙望著山色,穿桑林,過小橋,“那一種蕭疏的野景,實在也滿含著牧場式的情趣”。還沒等到登山,達夫和同伴已經餓了,於是在一個茶館裏,喝著土燒酒,吃了十幾個茶葉蛋和一大包花生米、豆腐幹,有很多農民來跟他們攀談。談的多是荒誕不經的傳說,達夫大笑一場,走到山門前,見有許多人在賭牌九,他湊了上去輸光了四角小洋後,隻得轉身上山門,去瞻仰半山娘娘的像了。

遊天台兩日後,達夫先生打算自辟天地,照了誌書地圖,前去搜索桐柏宮附近的勝景。不坐轎,不用人做引導,上午8點,自國清寺門前七如來塔並立處坐汽車到何方店。

假設,我們請達夫先生參加一個旅遊團,規定6點叫早,7點出發,11點回酒店,下午3點購物。不知達夫會有何表現。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