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旋渦:上流階層的圈子

一場考試眾生相

傳統封建社會中,皇權世襲罔替,或兄終弟及,或父子相傳,基於家天下理念和人類自私心理,絕大多數皇位傳遞屬於子承父業。因此,將要成為帝國下一任領袖的太子之位的確立在曆朝曆代都備受重視和矚目,動搖太子地位常被稱為“國本”不穩。帝國的現任皇帝,想到要將自己或辛苦創業或勤勉維持的江山事業交給兒子,多少都是有些不甘心、不放心的,尤其是這個太子看上去還是傻傻的,連平常人的資質都不如,作為帝國掌控者的父親就更擔心了。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就是這樣的父親。

泰始三年,9歲的司馬衷被立為皇太子。泰始八年,司馬衷成親,迎娶的是開國元勳賈充的女兒賈南風。賈南風性格強悍,善用權詐,本就不甚精明、智力不夠用的太子對她是又恨又怕,為人做事顯得越發愚笨。司馬炎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世說新語·方正篇》記載,中書令和嶠是正直之士,也是晉武帝親近和器重的人,他曾多次對晉武帝談及太子不堪繼承大統的顧慮。有一次晉武帝對和嶠說:“太子近來好像更加成熟,有長進了,你去試試看。”和嶠就去了,回來後晉武帝問他情況如何。和嶠回答道:“皇太子資質和從前一樣(皇太子聖質如初)。”言下之意是司馬衷還像從前那樣愚鈍。不以為然的司馬炎決定對太子進行一次突擊考試,以此測試太子是否如外界所言那般“不慧”。

這天,司馬炎召集太子東宮所有的大小官員,設宴招待他們。與此同時,他將一道提前準備好的疑難問題寫在紙上密封好,特意交代信使,讓他就待在太子那裏,等太子答完後就把試卷帶回來。沒想到,這一嚴格的考試流程沒嚇到太子司馬衷,倒嚇壞了太子妃賈南風。賈南風知道太子愚昧,怎能完成如此高難度的試卷?完成不了測試,司馬衷還能保住太子之位嗎?司馬衷若不是太子,賈南風今後在皇家還有出頭之日嗎?想到此,她趕忙請外人幫忙作答。接到命題作文的作答者,洋洋灑灑,引經據典,很快就順利地完成任務。賈南風大喜過望,正要交給信使,這時一個名叫張泓的給使1卻說道:“太子不怎麼學習,這份答卷卻引用了很多古義,皇上知道了,必定會責備做此答卷之人,如此更增加了太子的罪責,不如直接用本來意思作答。”賈南風聽後大喜,對張泓說:“你就為我好好作答這份試卷,將來富貴了與你共享之。”張泓本來就有小才,便做了一份答案,讓太子照抄一遍。司馬炎看到太子的答卷,大為高興。他先把這份答卷交給太子的老師衛瓘看,衛瓘看後顯出局促不安的神情,這時大家才知道衛瓘先前曾對太子多有詆毀之言。宮殿上,眾人皆呼萬歲。賈充知道此事後,悄悄派人給賈南風傳話:“衛瓘這個老家夥,差一點就毀掉你和太子(的前途)。”

一場考試,危機四伏,明槍暗箭,卻也落得個虛驚一場,皆大歡喜。考試的形式走完過場,考試的真相無從揭曉。

一場測驗,嚴肅活潑,鬧鬧哄哄,沒測出太子司馬衷的實際水平,卻也真實地暴露出西晉朝堂的眾生相。

帝常疑太子不慧,且朝臣和嶠等多以為言,故欲試之。盡召東宮大小官屬,為設宴會,而密封疑事,使太子決之,停信待反。妃大懼,倩外人作答。答者多引古義。給使張泓曰:“太子不學,而答詔引義,必責作草主,更益譴負。不如直以意對。”妃大喜,語泓:“便為我好答,富貴與汝共之。”泓素有小才,具草,令太子自寫。帝省之,甚悅。(《晉書·列傳第一》)

太子司馬衷確實愚笨。“帝常疑太子不慧”,給使張泓說“太子不學”。無論是賈南風找人作弊完成答卷,還是後來張泓的答卷完成後,“令太子自寫”,司馬衷都一一照辦了,一副順從呆傻任人擺布的白癡狀態。

太子妃賈南風確實奸詐。考試一開始,“妃大懼,倩外人作答”,說明她知道丈夫的真實水平,很快便想到作弊這一解決方案。她也聽從了張泓“不如直以意對”的建議,說明她明白張泓的考慮是正確的,很快便想出拉攏這個有才小官的辦法:把雙方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給使張泓確實聰明。將太子的答卷從“多引古義”換成“直以意對”,既印證太子不是精明之人的傳聞,但也不至於讓太子下不來台,一份平鋪直敘、中規中矩的答卷更符合司馬炎對太子的最低要求:可以不聰明,但不能呆傻,智商達到正常人水平就可以。作為一個混在東宮的頗有小才的小官員,張泓對宮廷之人、事、心理的把握可謂精準。

太子少傅衛瓘確實忠誠,或者說老成。同賈充一樣,衛瓘有“平蜀之功”,也是西晉的開國元勳。他性嚴整,以法禦下,為政清廉,甚得朝野讚譽。司馬衷被立為太子,朝中大臣都說他資質愚鈍,恐怕不能親自料理政事。正直而忠誠的衛瓘每次都想跟司馬炎談廢黜太子之事,但一直都沒有膽量和機會直抒胸臆。有一次司馬炎在淩雲台舉辦宴會,衛瓘假裝喝醉,他跪在皇帝的寶座前說道:“臣有話想對陛下說。”司馬炎問道:“你想說什麼事?”衛瓘卻猶豫了,欲言又止,如是者三,不得已才用手撫摸著皇帝的龍椅說:“此座可惜!”精明的司馬炎瞬時便明白衛瓘的言外之意,故意說道:“你果真喝醉了啊!”衛瓘立刻領會司馬炎不願廢黜太子,從此不再對此多說一句話。賈南風卻因此跟衛瓘結怨。此次司馬炎考驗太子的智力,拿著一份作假的答卷給衛瓘看,似乎有借機炫耀兼打擊前番“此座可惜”斷言之意。作為太子的老師,衛瓘能不清楚學生的資質如何?但晉武帝“甚悅”,他隻能無言以對。正如他隻有借著喝醉酒才敢說出“此座可惜”,晉武帝不接話茬兒,他也隻能“不複有言”。忠誠正直的是衛瓘,老謀深算的是衛瓘,明哲保身的也是衛瓘。

先示太子少傅衛瓘,瓘大踧踖,眾人乃知瓘先有毀言,殿上皆稱萬歲。充密遣語妃雲:“衛瓘老奴,幾破汝家。”(《晉書·列傳第一》)

司馬炎確實昏昧,或者說自欺欺人。太子不慧,他本就存有疑慮;朝中大臣和嶠等人也屢屢說起,忠厚的老臣衛瓘甚至借著醉酒明目張膽地犯顏進諫過,他都不理會。迫不得已,隻得采用一次漏洞百出的小測試來走過場。結果如他所願,“帝省之,甚悅”。大約,這就是他最想看到的答案,司馬衷畢竟是他唯一的嫡子,也是他的原配楊豔皇後誓死要保護的孩子,按照禮製,立嫡不立庶,若太子果真不慧,他真就能廢黜之?果真廢黜太子,如朝中某些大臣所願,立自己的弟弟、齊王司馬攸為儲君,自己的子孫後代大權旁落,司馬炎又怎會甘心、瞑目?不如將錯就錯,太子資質平庸,但可堪大任。曆史小說家蔡東藩在《兩晉演義》中對此評論道:“武帝既知太子不聰,複恨賈妃之奇悍,廢之錮之,何必多疑,乃被欺於狡吏而不之知,牽情於皇孫而不之斷,受朦於宮帟而不之覺,卒至一誤再誤,身死而天下亂,名為開國,實為覆宗,王之不明,寧足福哉。”一語中的。

賈充確實老謀深算,或者說氣量小。聞聽衛瓘曾經對皇帝流露過撤換太子的意思,賈充立即反應過來:這個老家夥跟自己一樣位高權重,但他對太子不滿,跟賈家不是一路人,得提醒宮裏政治經驗不豐富的年輕女兒提防些。

朝中其他人的態度是“眾人乃知瓘先有毀言,殿上皆稱萬歲”。一場小小的測試,關係的是太子司馬衷的命運,更重要的是,領袖的資質關係著帝國未來命運的走向。但眾人看不到真相,或者說不願意去探究真相,君不見,敢於進諫的忠臣衛瓘已被臊了個大紅臉。現任皇帝“甚悅”即可,於是眾人山呼萬歲。一朝哄得天子高興,哪管他日天下如何。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遷在《史記》中如是說。發生在西晉權力中樞的這一場考試,滿朝權貴熙熙攘攘的背後,寫著大大的“利益”二字。利益之所在,人心之所向,正是在這名為考試、實為鬧劇的考驗中,長袖善舞、初涉政事的賈南風見識了人性,測出了朝中各方實力。更為重要的是,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處在一個什麼樣的階層中,這個階層將教會她如何在權力遊戲中生存。這個階層的男男女女,都與她產生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與糾葛。

“貴圈”的男人們

1931年,河南省偃師縣(今偃師市)郊區出土了一塊西晉碑刻,這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晉代碑刻,被稱為《晉辟雍碑》。此碑大約立於鹹寧四年(公元278年),彼時皇太子司馬衷20歲,碑文中提到他兩次親臨辟雍學禮一事,並盛讚“皇太子聖德光茂,敦悅墳素,斟酌道德之原,探跡仁義之藪,遊心遠覽,研精好古,務崇國典,以協時雍”。碑刻中用詞與史書中司馬衷“不慧”的形象嚴重不符,對此,日本學者研究後解釋道:“《晉辟雍碑》盛讚皇太子的聰明好學,與文獻史料中所見晉惠帝為人暗愚的評價形成明顯的反差。皇太子被評價為人暗愚,同時太子的廢黜問題在當時形勢嚴峻,因此,或許正是為了消解或者說為了壓製、牽製此種動向,《晉辟雍碑》必須對皇太子大肆讚美,並以此進一步追捧太子,為他的形象鍍上一層金光。”1

史書中的形象由後世史官根據史料和史實來總結,碑刻中的形象為適應當時政治宣傳需要而產生,曆史上真實的司馬衷到底怎樣,或許隻有與之相處一二十年、身為妻子的賈南風才最有發言權。從曆史結局來看,身處太子及皇帝之位的司馬衷性格軟弱,沒有能力製約賈南風,大約不虛。皇家、貴族、特權,這個階層給予賈南風具有深厚影響力的社會教育的男性,不止一二人。

晉武帝司馬炎。司馬炎的荒淫放縱在曆史上赫赫有名。他的後宮本來就藏有眾多美女,平定東吳後,又將東吳末代皇帝孫皓後宮的數千宮人納入自己皇宮,自此司馬炎的後宮美人一萬餘人,蔚為壯觀。更奇特的是,這些美女被司馬炎寵幸的有很多,仍掛一漏萬,有時甚至連皇帝本人都不知道該寵幸哪位美人,於是他別出心裁地想出乘坐羊車出行的主意。寬闊的皇宮大道上,司馬炎乘坐羊車慢悠悠地行進著,羊車走到哪位美人的住所前,司馬炎就選擇在哪裏就寢。時間長了,後宮美人為獲取皇帝寵幸,便想出奇招:羊喜歡吃竹葉,她們便把竹葉插在自家門上;羊喜歡吃鹽,她們便把鹽水灑在地上,以此吸引載著皇帝的羊車來自己的門前。清代詩人吳偉業有詩雲:“羊車望幸阿誰知,青塚淒涼竟如此。”羊車望幸,即為晉武帝司馬炎的後宮香豔奇談。

石崇與王愷爭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曰:“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幹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甚眾。愷惘然自失。(《世說新語·汰侈篇》)

西晉自開國之初,朝廷便充斥著驕縱奢靡之風。首富石崇與皇帝司馬炎的舅舅王愷鬥富的故事家喻戶曉,王愷每次都被石崇比下去,很不甘心。晉武帝非但不阻止這種奢靡之風,還添油加醋地支持舅舅。不出意外,盡管有皇帝財力的撐腰,王愷還是大敗。《世說新語》還記載了晉武帝的妹夫王濟的鋪張浪費乃至暴殄天物的奢靡行徑。王濟移居到洛陽北邙山下,當時洛陽人多地貴,王濟喜歡跑馬射箭,就買了一塊地做跑馬場,地價是用繩子穿著錢圍著跑馬場排一圈,可見地價之金貴,當時的人把這裏稱作金溝。這還是王濟被朝廷處分之後的生活,在這之前他生活的奢華更為誇張。有一次,晉武帝到王濟家裏去,王濟設宴款待,用的全是玻璃器皿,一百多個服侍的婢女都穿著綾羅綢緞,用手托著食物。宴會上有一道菜是又肥又鮮的蒸小豬,和一般菜的味道很不一樣。晉武帝感到很奇怪,就問王濟是怎麼烹製的。王濟答道:“這是用人乳喂養的小豬。”武帝聽後非常不滿意,這道菜還沒吃完就走了。這可是連王愷、石崇都不知道的做法。

從被石崇一擊而碎的稀世珍寶珊瑚,到洛陽的金溝,乃至以人乳喂養的小豬,可見西晉貴族官僚和皇親國戚的驕縱奢侈已到何種程度。而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晉武帝,對此種風氣的彌漫是心知肚明的,他雖然不參與賽富遊戲,卻經常資助舅舅王愷與石崇競爭;他雖然對妹夫王濟的人乳豬表示不滿,卻也沒對此采取任何懲罰措施,甚至對彌漫於上流貴族圈的這種奢華之風持默許態度,乃至縱容、助長,加之晉武帝本人將參與賣官鬻爵的錢財落入私人腰包,可知彼時腐敗之風氣已在上流社會形成汪洋恣肆、肆意橫流之態。正如近代中國著名曆史學家呂思勉一針見血地指出的:“司馬氏是武人,武人是不知義理,亦不知有法度的,一奢侈就可以毫無規範。”1

帝自太康以後,天下無事,不複留心萬機,惟耽酒色,始寵後黨,請謁公行。而駿及珧、濟勢傾天下,時人有“三楊”之號。

及帝疾篤,未有顧命,佐命功臣,皆已沒矣,朝臣惶惑,計無所從。而駿盡斥群公,親侍左右,因輒改易公卿,樹其心腹。會帝小間,見所用者非,乃正色謂駿曰:“何得便爾!”乃詔中書,以汝南王亮與駿夾輔王室。(《晉書·列傳第十》)

太傅楊駿。楊駿出身弘農楊氏,因為是皇後楊豔的父親,得以被晉武帝重用,封為臨晉侯。楊駿本無大才,且氣量褊狹,尚書褚磓、郭奕都曾表示楊駿不能承擔管理社稷的重任,但晉武帝不從。武帝末年,寵信後黨,耽於酒色,遂將政事交付楊氏一族。

楊駿治國理政能力不出色,在皇帝麵前欺上瞞下、坑蒙拐騙卻很在行。晉武帝病重之際,尚未確定顧命大臣,楊駿就排擠異己,大肆樹立親信,武帝偶然清醒時,發現身邊的人都變了,對楊駿極為不滿,便下詔要求汝南王司馬亮和楊駿一起輔政。楊駿擔心自己不能獨攬大權,就把詔書借出來藏在自己手中不放,中書監華廙恐懼至極,屢次找楊駿索要詔書而不得。這一拖延之下武帝的病情加重,在身邊伺候的楊豔皇後趁機提出由楊駿來輔政,武帝口不能言,點頭同意。召來中書監華高、中書令何邵,楊皇後口宣武帝的旨意使作遺詔。遺詔完成,拿給武帝看,武帝看著詔書卻沒有說話。兩天後,晉武帝駕崩。依著無理取鬧、瞞天過海、內外勾結的手段,楊駿遂成為帝國大權在握的唯一顧命大臣。

楊駿階緣寵幸,遂荷棟梁之任,敬之猶恐弗逮,驕奢淫泆,庸可免乎?(《晉書·列傳第十》)

成功晉級為太傅的楊駿,清楚地曉得自己沒有多少威望,不能服眾,便一邊大力培植自己的勢力,將親信安插在重要的部門和崗位;一邊又大開封賞,試圖拉攏左右,然終究因為其剛愎自用的品性而逐漸失卻人心。待到賈南風和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以楊駿謀反的罪名圍剿太傅府邸時,楊駿又一次暴露出其性格和見識的不足。是夜,楊駿在府中聽到宮中傳來討伐自己的消息,立即召集太傅府官員商議。這時,太傅主簿朱振出主意:“如今皇宮有變,必定是太監和賈皇後設計的陰謀,對太傅您不利。應該馬上燒掉雲龍門以警示眾人,然後搜索參與者,開萬壽門,率領東宮和外營的兵,太傅您護衛皇太子進宮捉拿奸人。到時候,皇宮內大為恐慌,必定會將肇事者拱手送出,如此您可免於一場災難。”楊駿一向膽小怕事、性格懦弱,他考慮了很久,才說:“雲龍門是魏明帝花大力氣建造起來的,燒掉太可惜了。”眾人聽到此話,深感楊駿不是幹大事之人,紛紛逃走。果然,楊駿很快就被前來緝捕的士兵戳死在馬廄中。太傅及其親黨,皆被夷三族,死者有數千人。

皇帝司馬衷。晉惠帝司馬衷是曆史上有名的白癡皇帝,在皇家園林中聽到蛤蟆叫,他會問這蛤蟆是為公家叫還是為私家叫;聽到大臣說老百姓因為大饑荒而餓死者眾多,他會問他們怎麼不吃肉糜。當太子時,因為“不慧”“不學”,麵對父親司馬炎的測試,隻能照抄別人寫好的答案;當皇帝時,對於朝政大事他沒有決策權,先是受製於外祖父、太傅楊駿,賈後和司馬瑋等人要求討伐楊駿,楊駿的親信段廣跪在司馬衷麵前辯解道:“楊駿受恩於先帝,竭心輔政。且孤公無子,豈有反理?願陛下審之。”司馬衷不回答。皇帝不吭聲,他的外祖父便身死族滅。於是,賈皇後開始在西晉政壇長袖善舞。風水輪流轉,9年後,賈南風被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聯手趕下皇後寶座。當齊王司馬冏押送著賈南風走過宮殿的側門時,賈南風遠遠地看見司馬衷,便大聲呼喊道:“我是陛下的媳婦,你今天可以命人廢了我,他日你自己也可能被廢。”言下之意是讓司馬衷救她,哪知司馬衷還是未應答。

司馬衷盡管是個白癡皇帝,但他名義上還是手握生殺大權的皇帝,對太傅楊駿和皇後賈南風危難之際的兩次不應答,除了再次證明他處於毫無心肝的混沌狀態外,也間接地說明他對西晉朝廷中的權勢人物來講,一直是個傻乎乎的傀儡。賈南風死後,司馬衷的皇位甚至都被趙王司馬倫奪走了;幾年後,東海王司馬越用一張毒餅要了司馬衷的性命。

史臣曰:不才之子,則天稱大,權非帝出,政邇宵人。褒姒共叔帶並興,裹後與犬戎俱運。昔者,丹朱不肖,赧王逃責,相彼凶德,事關休咎,方乎土梗,以墜其情。溽暑之氣將闌,淫蛙之音罕記,乃彰嗤笑,用符顛隕。豈通才俊彥猶形於前代,增淫助虐獨擅於當今者歟?物號忠良,於茲拔本;人稱<E:\圖書2022年\魏晉南北朝女子圖鑒\加4.tif>孽,自此疏源。長樂不祥,承華非命;生靈版蕩,社稷丘墟。古者敗國亡身,分鑣共軫,不有亂常,則多庸暗。豈明神喪其精魄,武皇不知其子也!(《晉書·帝紀第四》)

太子司馬遹。武皇(晉武帝)或許不知其兒子司馬衷的真實智力水平,但對皇孫司馬遹的聰明,是頗為讚賞的。司馬遹是司馬衷與後宮才人謝玖生的兒子,也是司馬衷的長子。他自小就顯出聰慧本性,晉武帝非常疼愛這個孫子,經常把他帶在身邊。有一天夜裏宮中失火,武帝登樓望之,這時年僅5歲的司馬遹走上前牽著爺爺的衣角把他引入昏暗的地方,武帝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司馬遹回答說:“夜色蒼茫,起火倉促,這時應該防備不測之事發生,您是皇帝,不宜站在火光照耀的顯眼處。”武帝由此對這個孫子的聰明大加讚歎。又有一次,司馬遹跟隨武帝看見一處豬圈,對武帝說:“這些豬肥得很,何不殺了它們讓士兵們享用,留著它們反而浪費五穀。”武帝對這個建議頗為滿意,馬上命人宰殺這些肥豬。他一邊撫摸著孫子的背,一邊對廷尉傅祗說:“此兒當興我家。”有史家認為,晉武帝之所以敢將江山托付給傻兒子司馬衷,並非沒有深謀遠慮,他更為看中的是皇孫司馬遹的潛力,故而不廢司馬衷的繼承權。

(晉武帝)爰至末年,知惠帝弗克負荷,然恃皇孫聰睿,故無廢立之心。(《晉書帝紀·帝紀第三》)

舍人杜錫以太子非賈後所生,而後性凶暴,深以為憂,每盡忠規勸太子修德進善,遠於讒謗。太子怒,使人以針著錫常所坐氈中而刺之。(《晉書·列傳第二十三》)

晉武帝絲毫不掩飾對司馬遹的喜愛和讚賞,他甚至認為這個孫子像極了宣帝(司馬懿)。然而他沒料到的是,司馬遹“小時了了,大時未了”,長大後的所作所為連一個正常的皇子都不及,更遑論與人中龍鳳司馬懿相提並論。司馬遹長大後,不好學,隻想著與左右相伴的太監一起遊戲玩耍。皇後賈南風本就忌憚太子的地位和名聲,擔心太子即位後自己不能為所欲為,便借機引導太子走上紈絝子弟之路:不尊敬老師,沉溺於嬉戲遊玩;不修德進善,不幹正事,沉浸於小恩小惠,乃至開辟東宮中的一塊地為市場,在那裏賣菜賣酒,所得皆收入太子囊中。身邊正直的人勸諫太子,反遭他的戲弄。如此頑劣,於是親小人、遠賢臣的太子在沉淪的深淵越滑越遠,直至掉入賈南風精心設計的圈套,被司馬衷廢為庶人,遷居許昌。賈南風至此還不放過司馬遹,不久她就派黃門孫慮遠赴許昌加害太子。孫慮逼著太子飲用毒藥,太子拚命反抗,一路逃到廁所,孫慮跟蹤過去,舉起手中的藥杵就朝太子的頭上敲下去,太子大聲呼救,連連慘叫聲甚至傳到大門外。然而,太子終究還是死了,終年23歲。

自泰始八年15歲的賈南風被一道詔書賜婚給太子司馬衷,她就踏入了皇家、貴族、特權階層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裏,她見識到了晉武帝司馬炎的淫蕩放縱和貪得無厭,太傅楊駿的無能奸詐和外強中幹,晉惠帝司馬衷的弱智呆傻和碌碌無為,太子司馬遹的好玩本性和頑劣墮落,除此之外,還有司馬氏諸位藩王的驕橫自大和欲壑難填,以及石崇、王愷、羊琇等高官顯貴的驕奢淫逸追求,這些尊貴的男性可都身處國家權力中樞和重要崗位,本應具備極高的素養、卓越的才幹、過人的膽識、忠貞的品行,成為天下士人的表率,但他們無一例外地都直接或間接地充當西晉王朝的恥辱代言人,乃至掘墓人。

在有限的與男性接觸的貴族圈子裏,賈南風逐漸學會品嘗特權階層恃強淩弱、不講道義、胡作非為的甜頭,也收獲了刻薄寡恩、見死不救、虛偽自私的薄情。這,便是她從貴族圈子裏的男人們身上接受到的社會教育,難怪史學家陳寅恪如此評價:“賈充的長女賈南風是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後,她的‘荒淫放恣’,已不是非儒家的寒族不講禮法的問題,而是西晉豪族世家生活腐朽在最高統治階層的反映。”1

上流社會的女人們

《禮記》曰:“禮,始於謹夫婦,為宮室,辨外內。男子居外,女子居內,深宮固門,閽寺守之。”賈南風不是普通女子,她試圖在男性主宰的外域世界打下一片天地來,但傳統社會中男主外、女主內的禮製對她還是有一定的約束力。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她生活的上流社會圈子中的女人們的人生經曆和行為處事都對她產生了一定的教化和浸染作用。她們,是她的婆婆、嫡母等女性長輩,也是她的情敵、妹妹等身邊的同齡女子。

武元皇後楊豔。楊豔皇後出身於弘農楊氏,母親很早就去世了,幼小的她隻得寄養在舅舅家,舅母待她仁愛,親自哺育她,還將自己的孩子交給別人來喂養。楊豔年少時就聰慧,善於書法,而且容貌美麗,女紅熟練,是個標準的大家閨秀。有善於相麵的術士曾預言這個女子未來貴不可言。司馬昭聽說後就為自己的兒子司馬炎聘娶了楊豔。婚後,司馬炎極為寵愛楊豔,楊豔先後生下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司馬炎即位後,楊豔順理成章地被立為皇後,為了報答舅家的養育之恩,她將舅舅趙俊的侄女趙粲接到皇宮。趙粲遂成為司馬炎的夫人,也是後來的賈南風集團的禍亂分子之一。

養尊處優的楊豔皇後卻逐漸變得自私、貪婪且善妒。她的兒子司馬衷作為嫡子被立為太子,司馬炎認為這個傻兒子或許不能繼承大統,悄悄地跟皇後商量對策。暗藏私心的楊豔皇後卻說:“立嫡以長不以賢,太子之位怎麼能隨意變動呢?”於是,司馬炎便打消廢黜太子的念頭。楊豔病重之時,見到司馬炎一直寵幸胡夫人,擔心將來胡夫人成為皇後會動搖太子司馬衷的地位,臨終前楊豔將頭枕在司馬炎的膝蓋上,諄諄囑托道:“我叔叔楊駿的女兒楊芷有德有色,願陛下把她接進後宮。”一邊說,一邊悲咽著,念舊的司馬炎隻得含著眼淚答應了她。於是,司馬衷的太子之位保住了,楊氏家族的另一個女兒也成為晉武帝的皇後。

在對待兒子的婚事上,貴為皇後的楊豔也顯露出貪婪短視的本色。賈充的妻子郭槐曾向楊豔皇後行賄,想讓自己的女兒成為太子妃。在談論太子的婚事時,司馬炎本想為兒子聘娶衛瓘家的女兒,因為“衛家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賢惠、能生育、美麗、高挑、皮膚白皙,可謂人間優秀女子之極品。但是,楊豔皇後堅決不同意,她極力稱讚賈南風有賢淑的品德,又秘密派人指使太子太傅荀顗向皇上推薦賈家女,於是司馬炎妥協,賈南風順利嫁入東宮。楊豔性妒,收了郭槐的賄賂,為兒子娶了個醜女。

武悼楊皇後諱芷,字季蘭,小字男胤,元後從妹。父駿,別有傳。以鹹寧二年立為皇後。婉嫕有婦德,美映椒房,甚有寵。生渤海殤王,早薨,遂無子。太康九年,後率內外夫人命婦躬桑於西郊,賜帛各有差。(《晉書·列傳第一》)

武悼皇後楊芷,是楊豔皇後的堂妹。堂姐死後,她被立為皇後。其父親楊駿也因此飛黃騰達直至宰輔之位。如前文所述,楊芷仗著司馬炎的寵愛,在司馬炎彌留之際,和父親楊駿合謀上演了一出瞞天過海的篡改遺詔把戲,司馬炎無奈,稀裏糊塗地同意由楊駿一人擔任顧命大臣。鑒於司馬衷處理朝政的癡呆本性,以及楊芷身兼姨母和皇太後的雙重長輩身份,彼時,西晉朝堂和後宮大權都被楊氏父女收入囊中,因此也引起司馬家族諸王和賈南風的極度不滿。賈南風隨後誣陷楊駿造反,派楚王司馬瑋和東安王司馬繇拿著詔書去誅滅楊駿。如前所述,楊駿被以謀反的罪名誅殺,楊太後的飛箭傳書也成為參與謀反的一個罪證,這給了賈南風一個極好的扳倒楊太後的機會。她慫恿其黨羽上書說:“(楊太後)飛箭係書,要募將士,同惡相濟,自絕於天。”司馬衷不忍心處罰自己的姨母,下詔說:“這是大事,再認真考慮一下。”然而司馬衷終究拗不過朝中大臣要求,下詔廢黜楊太後的尊號,將她囚禁到金墉城。就此,賈南風一夥人還不放過楊太後一家人,他們上書要求懲處楊太後的母親龐氏,理由是楊太後被廢為庶人,楊駿謀反被誅一案中,作為家屬的龐氏理應交給廷尉行刑。司馬衷不忍心看著姨母的母親被行刑,他下詔要求龐氏和楊太後一起居住金墉城即可,然而賈南風不同意,在她的一再堅持下,龐氏被執行死刑。

父親楊駿被士兵用戟戳死於馬廄中,母親龐氏被廷尉處死,楊芷皇太後的生命也走向了盡頭。被拘禁在金墉城的她,最後被活活餓死,時年34歲,在位15年。賈南風頗為迷信,楊太後被折磨死後,她擔心太後在地府向先帝訴說冤情,便命人將楊太後臉朝下入殮,還在棺材中放置一些消災辟邪的符書藥物。

才女左芬。左芬是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的妹妹,左思因其《三都賦》橫空出世而給文學史留下“洛陽紙貴”的成語。妹妹左芬在哥哥的影響和家世的熏陶下,從小就好學,善於寫文章,她的才名雖然比不上哥哥,但還是傳到晉武帝司馬炎耳中,將她納入後宮。泰始八年,就在醜女賈南風成為太子妃的那年,醜女左芬被晉武帝冊封為修儀。賈南風憑借家世讓烏鴉飛上梧桐樹,左芬則因為才華出眾而成為晉武帝的禦用女秘書,或曰文學道具。

在後宮升職後的左芬,奉晉武帝之命,作過《離思賦》;泰始十年(公元274年),楊豔皇後去世,左芬獻上誄文“赫赫元後,出自有楊。奕世朱輪,耀彼華陽……”鹹寧二年(公元276年),晉武帝納楊芷為皇後,左芬又受詔作頌,其辭曰:“……惟瀆之神,惟嶽之靈。鐘於楊族,載育盛明。穆穆我後,應期挺生……”晉武帝的女兒萬年公主去世,武帝悲痛不已,又令左芬寫誄文。左芬的文章文辭尤為華麗,武帝正是看重她辭藻繁麗,每次遇到奇珍異寶,一定要下詔令左芬為之作賦頌。左芬因此屢獲皇帝的恩賜。

才女左芬或許是受寵的,修儀左芬後來又升為貴嬪左芬,卻是孤獨而失寵的,因為她的貌醜,也因為她的羸弱。1930年,河南省偃師縣(今偃師市)城以西十五裏的蔡莊村,出土了一塊《左芬墓誌》。墓誌正麵刻著:“左棻,字蘭芝,齊國臨淄人,晉武帝貴人也。永康元年三月十八日薨。四月二十五日葬峻陽陵西徼道內。”平鋪直敘的短短幾句話就將一代才女的一生總結完畢,與她活著時文辭的華麗優美有著天壤之別。冰冷的石刻墓誌清楚地顯示,左芬死於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三月十八日。巧合的是,就在這一年,一代醜後賈南風也死了,死於政敵送來的一杯金屑毒酒。

後為貴嬪,姿陋無寵,以才德見禮。體羸多患,常居薄室,帝每遊華林,輒回輦過之。言及文義,辭對清華,左右侍聽,莫不稱美。(《晉書·列傳第一》)

淑媛謝玖。謝玖出身貧賤,父親以屠羊為業,她溫柔賢淑,被司馬炎選入宮中封為才人。司馬衷還在東宮時,到了要納妃的年紀,武帝擔心傻兒子還不知道帷房之事,便把自己的才人謝玖派到東宮侍寢,由此謝玖懷上兒子司馬遹(也有人據此認為司馬遹是晉武帝的兒子)。賈南風聽說此事後,又妒又恨,謝玖看出苗頭不對,主動申請回到西宮,遠離太子和賈南風。在西宮,謝玖生下司馬遹,兒子三四歲了,司馬衷還不知道。有一次司馬衷去拜見父親,見司馬遹與其他皇子在一起嬉戲,他拉著司馬遹的手,這時,武帝說:“這是你的兒子啊。”司馬衷這才知曉自己有兒子。司馬衷即位後,司馬遹被立為太子,謝玖被封為淑媛。賈南風不準太子和謝玖相見,讓謝玖獨居一室。十年後,司馬遹掉進賈南風精心設計的圈套,被廢黜太子之位。司馬遹成為庶人,隨後謝玖也被賈南風害死。

賢媛李氏。賢媛指有德行、有才智、有美貌的女子。賈充的第一任夫人李氏就是這樣的女子。李氏是魏國中書令李豐的女兒,李豐因牽連到曹魏和司馬氏的政治鬥爭中被大將軍司馬師殺害,彼時,李氏已與賈充成婚多年,是賈府的媳婦,但她受父親的牽連還是被流放。直到公元265年晉武帝即位,天下大赦,李氏才遇赦回來。《世說新語·賢媛篇》中記載了李氏的賢媛風采。李氏居住在外,不肯回到賈充的府邸。賈南風做了太子妃後,郭槐對賈充說她想去看看這個落魄的前妻,賈充回答道:“她性格剛強正直,還很有才氣,你還不如不去。”但郭槐不聽,她的女兒已是太子妃了,她怕什麼。於是她帶著規模宏大的儀仗隊伍和許多侍婢來到李氏的住所,進門後,李氏起身迎接,郭槐卻不自覺地腿腳自然彎曲,跪下行再拜禮。回到賈府後,郭槐對賈充說起此事,賈充說:“我告訴你什麼來著?”李氏的風采令郭槐甘拜下風,但由此也讓她的妒性大發,把丈夫看得更緊了。“自是充每出行,槐輒使人尋之,恐其過李也”。(《晉書·列傳第十》)

風流妹妹賈午。賈午是賈充的小女兒,也是賈南風一奶同胞的妹妹,丈夫是美男子韓壽。韓壽,字德真,美姿貌,善容止,賈充讓他擔任司空掾(秘書或助理。巧合的是,美男子潘安也擔任過司空掾一職)。賈充每次在家宴請賓客和同僚,小女兒賈午經常躲在青帳後麵偷看,看到美男子韓壽,一下子就愛上了他。她問旁邊的婢女是否認識此人,有個婢女說她認識,韓壽是她原來的主人。賈午春心萌動,浮想聯翩,婢女就去韓壽家詳細說明了賈午的心思,並且說這個女孩光麗豔逸、美豔絕倫。韓壽聽後心有所動,便讓婢女代為聯絡。婢女告訴了賈午,賈午便暗暗準備了非常厚重的禮物,請韓壽晚上來見麵。韓壽年輕有活力,敏捷過人,他每晚翻牆來往,賈家的人都不知曉,唯有賈充感覺到小女兒近來神情愉悅、精神煥發,不同於往日。

彼時西域進貢來一種奇香,這種香一旦沾到人的身上,整整一個月香味都不會散去,晉武帝對此非常珍惜,隻賞賜給了賈充和大司馬陳騫。賈午悄悄地從父親那裏偷來一些奇香,轉手送給情郎韓壽。有一次賈充的同僚與韓壽宴飲,聞到他身上芬芳濃鬱,便把此事告訴了賈充。至此賈充才知道小女兒與韓壽私通,但當時賈府門窗緊閉,看管嚴謹,他不明白韓壽從哪裏進來的。於是當天夜裏,賈充假裝受驚,說是看到進了賊,命人繞著院牆看是否有異樣。左右的人回複道:“其他的都沒發現異常,隻有東北角的牆好像被狐狸爬過一樣。”賈充於是拷問賈午的左右隨從,他們均如實回答。賈充將此事隱瞞下來,隨後便將賈午嫁給韓壽為妻。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風流韻事“韓壽偷香”。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圍繞在醜女賈南風身邊的上流社會的女人不止三人,也上演了不止一場精彩絕倫的人生好戲。她們角色和身份特殊,是賈南風的女性長輩,本該賢淑明禮、以身作則,成為賈南風效仿的女性榜樣,然而,婆婆楊豔皇後收受賄賂,暗藏私心;婆婆楊芷皇後勾結外戚,大權獨攬;賢媛李氏倒是具備大家閨秀風範,但失去家族勢力和權力支撐,照樣落魄難堪。長輩們沒帶好頭,賈南風環顧四周,情敵謝玖盡管有被立為太子的兒子傍身,仍舊難逃被害的悲慘命運;妹妹風流主動,打破常規,為自己贏得了美男和幸福。

人生苦短,賈南風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做個怎樣的女人,或許在她參照上流社會的女人異彩紛呈的人生經曆時就已有答案。她們用故事和生命教會她:不用修身養德,亦可身居高位;不用貌美如花,亦可在後宮有一席之地;不用生兒子,亦可擁有榮華富貴。追逐權力,善用權謀,主動出擊,贏得機會。拜她的女教圈子所賜,曆史上的賈南風,就是這樣做的,直至墜入深淵。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