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再嫁大理寺卿再嫁大理寺卿
加減分

第16章

藥館采風(下)

錦初那如水似的眸光不著痕跡得從張醫師麵上的道道褶皺掃過,回味剛才聽到的對話,大概約略推斷到病患們的需求。

不禁心中暗笑,這袁九康堂的醫師經驗老到、組方嚴謹、用藥精良,雖有七分濟世的仁善,卻無半點經世的胸襟。

原來坐堂的醫師一人一方,用時也長、用藥也多,豈是尋常百姓家經常消費得起的?時值河東大疫,流民遍地,若真是家裏傷寒感染了幾人,自是希望買回藥到病除的經方醫治全家,而事半功倍。

更不用提,那些醫師唯恐自己開的藥力不夠,動不動就用大方,一開大方就是幾十味藥,過猶不及,哪是一般人家日常消受得起的?其中一些無關緊要的補益之藥,藥價大多不菲,各中原因,不言自明。

錦初眼底慧光閃爍。

百姓的需求其實並不複雜,一要藥效,經方精簡;二要便宜,價廉物美。

學醫之人懷揣精誠之心,普救天下病疾,同時也要兼聽則明,周濟病患所需,才能真正將造福於民落到實處。

這便是自己的有間藥館的經營之策了,針對傷寒之症提煉經方,便可解眼下這些難題。

她思付之間,晃眼看見排隊最前有一攜帶幼童的婦人,有些年紀,有種老態,可看著怎麼這麼……眼熟。

錦初定睛看去。

那婦人五官尋常,一身素淡的青娟褶裙,頭上盤著簡單的圓髻,穿戴皆是樸素,倒比常人看著瘦弱,眼角眉梢裏都透著憔悴。

身旁一個未及弱冠的男童,已隱隱有些少年的輪廓,穿著一身藏藍的衣袍,頭垂著,眼也垂著,小胸膛起伏著,臉頰有些泛紅,呼吸也急促。

錦初腦海裏頓時電光火石般地閃過。

可不是吳清的妻子明氏嗎?

身邊他們之子吳瑕,以往逢年過節吳清也不是沒有帶著妻兒上門拜見過父親。

明氏滿麵憂容專注在愛子身上,並未留意到錦初若有所思的目光。

吳瑕看著比以往更瘦了些……

錦初一下想起父親先前之疑,微微一挑眉,心底漸漸留心了起來,目送他們步入診室。

袁九康堂閉館之後,錦初回到自家藥館,已是酉時。

天早已黑透,館中各處都掌起燈火。

青磚黛瓦的四合院,上書“有間藥館”,遠遠觀之,超凡脫俗。

但如此寧靜祥和之處的門口,到這個時間竟還圍了一圈人,水泄不通,聲音嘈雜。

“這醫館之主德行有虧,聽說是因為水性楊花被夫家休出門、趕出來的!”

“嗯嗯,外傳她父親是個貪官,將難民的糧食藥材都貪了,現今被關在大理寺獄中。”

“想來一個罪臣之女,轉眼竟開了藥館,沒點特殊的情分,誰敢賣藥給她呢?”

“這就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看這一家子都不是好人,可不敢找她看病,誰敢吃她那來曆不明的藥?”

錦初的馬車才一到,便引起了這些交頭接耳、指指點點之人的注意。眾人議論歸議論,好奇歸好奇,倒也沒一個人真敢湊上馬車去。

隻是紛紛轉過頭,悄悄注目。

適才那些話語,已經毫無偏差得落入錦初耳中。

平日街頭巷尾,婦人出牆向來是眾人最愛議論的,而且越傳越凶,越傳越離譜。更不用說,自己隻身搬來此地,父親又獲罪,牽扯不小。

隻是,他們如何知道父親,知道父親身上的官司,還知道父親身在大理寺獄?

錦初眼底暗光一閃,眉頭輕輕一鎖。

不難推斷,她離開沈家才沒倆日,若非有人構陷傳謠,外麵的人怎能知曉這些內情?

歸根結底,她走時帶走了一大筆錢財。

錦初想到這裏,靜如水的雙眸乍起波瀾,卻起悲哀之色,像是想到什麼荒唐的笑話。

那本是她的錢。

但以人心之惡,那些失了橫財之人又怎會放她好過?

這些百姓想必是受了誤導被攢在局中,才會白天黑夜得憤聚在此、口口相傳。

錦初不願徒生口舌,一來是辨不清,二來不想落入他人圈套,三來謠言止於智者。

她拿定了主意,掀簾走出來,在車轅上一立。

即便是素麵朝天也容色驚人,身姿纖細卻並不頹弱,脊背挺直而有風骨。晚風吹拂起她的裙擺,像一抹瑰麗的顏色,點綴在黯淡的人群之中。

頓時無一人再說話,眾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不少人驚豔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錦初拎了自己的裙角,大大方方跨下車,正正好立在大夥兒的麵前。

她並沒有表現出慍怒,隻是抬起手來,向眾人微微躬身道了禮,鎮定自若地開了口,而且稍微提高了自己的聲音。

“小女葉錦初,有間藥館新開,眾位鄉親若有需要看診問藥,可隨小女入內。”

眾人鴉雀無聲。

剛才那些議論,對尋常姑娘家來說,無論如何都說不上客氣。

誰能想到,她聽見不僅不哭不鬧不害怕,甚至還主動向大家道了一禮。

眾人訕訕然,交頭接耳,瞬間一哄而散。

錦初推開院門,走入屋內,忽然發現幾個人都站著在等她。

嬤嬤輕手輕腳奉上一杯茶,長出了一口氣道,“阿彌陀佛,小姐您總算回來了。”

錦初抬了頭,接過茶碗,觀嬤嬤身後的春桃、秋杏都漲紅了臉,眼睛裏淚光閃現,大約也就心裏有了數。

這幾日,藥館附近流言四起,一刻沒消停過。

館中這幾人跟著自己起早貪黑、開館製藥,看到自己無端被黑、藥館無人問津,自是紛紛鳴不平。

嬤嬤見錦初臉上一派溫婉,完全看不出半點怒意,心中更加憤慨。這般好的小姐,被老爺捧在手心裏寵著的明珠,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情都該把它擋在門外!

嬤嬤花了好大力氣,才控製住了自己,不讓眼淚流下,“是什麼人這樣惡毒!毀小姐清平名譽,還要毀咱們藥館的生計。”

錦初微微一笑,“他們自說他們的去,咱們不都還好好的嗎?”

“流言蜚語不過隻能壞一時的清譽,時間一長自然不攻自破,日久見人心。”

“若是有人故意在背後為難,咱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

“我今日去了袁九康堂,有了新的主意。”錦初聊起藥館經營,雙目頓時明亮得不可方物,“若此法能成,咱們藥館必能在三川立足!屆時藥館堂堂正正經營,區區流言又有何可懼?”

錦初柔和的笑容和聲音,自帶一種鎮定人心的力量。

“小姐有何好主意?”春桃幾乎忘了剛才之事,兩隻眼睛都發亮起來。

錦初笑道,“自然是認真搞錢的好主意!”

綻放在錦初臉上的,確是一個溫暖明媚的笑容。

“請嬤嬤幫我製一麵豎招。”錦初道,“要將咱們有間藥館與別家不同的特色,簡明扼要得廣而告之。”

“秋杏置備足量的柴胡、黃苓、人參、半夏、甘草、生薑、大棗,請師傅製成醫治傷寒的丸藥或煎劑,切記都要簡單好攜帶的。”

“小姐,我能做什麼?”春桃著急道。

錦初抿嘴一笑,“你的活兒卻是難些,留心四周的流民,至少請十位來醫館,可免費就診。”

她保持著臉上的笑容,為即將開始的反擊再打上一劑強心劑,“關鍵是咱們有間藥館,能製出別處製不出的好藥,能給百姓別處沒有的實惠醫治。”

嬤嬤哪裏想到小姐竟然會說出這些話?

這一瞬間,她驚喜不已,隻跟春桃、秋杏對望了一眼。

三個人都興奮起來,竟也不顧那些流言了,齊齊跑了回來坐下,商量起豎招的繡樣。

六隻眼睛,透亮透亮的。

錦初心中高興,也忍不住微笑起來。

她重新拿出本子,做了個計劃。

當下寫出來,沒一會兒字便走了小半篇。

旁邊點著的的燈依舊明亮,窗外的一片黑暗,漸漸被天光驅散。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