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2章

“沒有沒有。”李善長笑著擺手。

“好,那咱就準你歸養。想要什麼賞賜,直說!”

“臣,叩謝天恩!”

李善長起身往後退一步,跪在地上行禮。

“隻要咱活著,你就有享不完的富貴!咱把你留在朱家村,不是將你拘在這。

你若是在朱家村待煩了,想回京城了,你就回來!”

朱元璋趕緊把李善長扶起來。

二人心結這才算是解開。

“父皇!出事了!”

朱標忽然敲門,嚇了朱元璋一跳。

“何事驚慌?沒大沒小的,不知道咱在聊事情嗎?”朱元璋見朱標滿臉憂心,毛手毛腳的。

能有什麼大事?

“應天府傳來消息,劉基病重啊!”

“什麼?”

朱元璋才回到朱家村不過幾日,上次見到劉基還是好好的,怎麼忽然就病重了!

“說是感染了風寒,一病不起。”

劉基劉伯溫是朱元璋十分器重的大臣,甚至一開始有封為丞相的意思。

但劉基以他嫉惡如仇的性格為由,又說不耐煩處理繁雜事務,如果勉強承擔這一重任,恐怕要辜負皇上委托。

天下何患無才,隻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

劉伯溫忽然病重,令朱元璋有些亂了陣腳。

前腳李善長辭官,後腳劉伯溫病重。

他身邊的這些人,終究都要有一天離開他嗎?

朱元璋不敢耽擱,趕緊去跟沈乾打招呼說要離開幾日。

“什麼,又要走?老朱,您也知道我的工作離不開你的支持啊。”

沈乾擔心耽誤進度,他這幾天看了看周圍的環境,想把學校翻新一下。

“先生,咱家有個親戚病了,咱說什麼也得去看看。”朱元璋找了個借口。

“什麼病,嚴重嗎?”沈乾擔心起來。

朱家村都如此貧困了,假如村民生病什麼的,恐怕都沒有錢買藥醫治,更別說去醫院了。

“應當是感染了風寒。”朱元璋說。

“誒,要是有我的行李就好了,我來的時候帶了不少常用的藥。”沈乾懊悔不已,他怎麼就把行李弄丟了。

“先生,事情緊急,咱先走了。”

“誒,我給你寫幾個方子。幸虧我還看過一些中醫,有些方子不需要什麼貴重的藥材,效果也不錯,我想你們應該可以試試。

如果還不行,一定要去醫院看醫生。”

中醫有一部分叫做食療,其實就是用食材作為藥物。

而且都是些常見的,村子裏應該有,不會貴到哪裏去。

“多謝先生!”

仙人寫的藥方,定有奇效。

“我記得有一個叫桂枝湯。

主要成分是桂枝、芍藥、生薑和大棗,對於得風寒時發熱出汗有良好的效果。

如果比較嚴重,一直咳嗽,可能是肺炎。就試試這個射幹麻黃湯。”

沈乾在紙上寫了兩個方子給了朱元璋,希望能夠幫上一些忙。

劉府內。

躺在床上的劉基忽然坐起來,開始猛咳。

屋外一直守著的長子劉璉聞聲趕來,給劉基拍打著後背。

劉基忽然像是被哽了一下,彎腰朝著地上的痰盂猛地嘔出了一大口鮮血來!

“父親!”劉璉地上一塊手帕。

“好啊,好啊!”劉基卻笑了起來,“終於見血了。”

“父親,您說什麼胡話呢!”

“咱不是一直盼著一場重病,就能回青田老家了。現在好,終於重病纏身了,不好嗎?”

劉基嘴上雖是這麼說,但眼眶卻紅了起來。

戎馬半生,該來的還是來了。

他該是覺得解脫呢,還是覺得不甘呢?

他若是走了,還有誰能幫助皇子穩住江山,又有誰在暗地歡欣他的死亡?

不過,他也不用在跟那些人明爭暗鬥勾心鬥角了。

“好事啊!好事!”劉基並沒有擦去嘴角的鮮血,一邊喊著,一邊又躺了回去。

“皇上駕到!”門外忽然有人喊道。

朱元璋帶著朱標匆匆進門,一進門就看到劉伯溫的病狀,心痛不已。

劉基意要起身行禮,朱元璋趕忙按住了他說道:“免禮免禮。怎麼忽然病的這麼重了?太醫怎麼說?”

劉璉替劉基回道:“回皇上,太醫說是積勞成疾。父親本身就常年患有肺疾。加之近日天氣轉涼,還有......”

他忽然像是有難言之隱一般,停了一下。

“還有什麼?”

“朝中有些大臣對父親頗為不滿,父親急火攻心,便......”

“夠了!”劉基打斷劉璉,“皇上,逆子多言,還請皇上贖罪。”

這個朝中的某些大臣,指的便是胡惟庸。

劉基看出胡惟庸心性不穩,便上書提議壓製胡惟庸,不予重用。這讓胡惟庸頗為記恨,因此二人之間一直有些矛盾。

“無妨!快快躺好,養好身體要緊。”朱元璋拿出沈乾寫的方子遞給劉璉,“這是仙人寫的方子,趕緊交給太醫抓藥試試。”

“皇上,臣隻怕熬不過多少年了啊。”

“切莫再說這種胡話!咱找了仙人的方子來,定能好起來。”

朱元璋探望完劉基,便回了宮中。

此次回宮,還有一件事是要宣布的,那便是李善長辭官一事。

朱元璋想看看,這條消息出來之後,會有誰按捺不住。

尤其劉基病倒,讓朱元璋憂心。

一直以來,劉基的存在都是壓製胡惟庸的一股力量。

如今劉基病倒,無心理政,胡惟庸豈不是要無法無天?

於是朱元璋回宮後便在上朝時說了此事,朝上一片嘩然。

“皇上,胡大人求見。”

一個小太監進來通報。

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啊。瞧瞧,這不就有人坐不住了?

“臣胡惟庸叩見皇上。”胡惟庸進屋行禮。

“何事不等著上朝時說啊?”

“皇上,臣寫的奏折不知皇上看了沒有?”胡惟庸問道。

朱元璋打開一張奏折,其中提了不少擬定的新政條款。

有幾條確實不錯,尤其是遷徙屯田這條,頗有新意。

隻是,這些若是李善長劉伯溫提出來的也就罷了,偏偏是胡惟庸。

朱元璋問道:“這條屯田政策很有創意,不知你是如何想出來的?”

“如今朝堂之上一片熱鬧,流言有的說皇上要清洗舊部,有的說皇上被歹人蒙騙。臣想,無論如何,臣都要盡力協助皇上。

如今李善長辭官,劉基病倒,皇上能啟用之人不多了。

於是臣便獨守孤寂,潛心讀史。讀曆代朝廷治養農桑的案子,這才琢磨出了遷徙屯田的法子。”

朱元璋聽完胡惟庸的話,便懂了他的意思。

這分明是來請功來了!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