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為娘子置辦了盛大的喪儀,有人置喙,他便說原配死得悲慘,須讓她去的安心,否則恐生不祥。
說話時,他一身素麻衣,額上白抹額,麵色如紙蒼白,襯得嘴唇越發的紅,長身玉立間,端的芝蘭玉樹。
為了提神,他還隨身佩戴一個香囊,據說是珍貴檀香,淡淡的異香令人神清氣爽。
為了卑賤繡女如此大張旗鼓,皇帝很不滿,逐漸透出風聲,欲為愛妹另擇佳婿。
郎君聽聞後不聲不響,隻是命我提著紙燈,同他一並等在宮牆拐角,遠遠看上公主一眼,便轉身離去。
如是者兩三次,公主追上來,問他所欲何為,他扯出苦笑,不答話,我便替他多嘴:“我們郎君聽聞聖意或有更改,心裏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他不娶公主,日後就不連累公主幸福;難過的是,他早已對殿下情根深種。萬般糾結,割舍不下,隻得偷偷來看公主幾眼,卻不敢親近芳澤。”
話沒說完,公主淚流滿麵:“宋郎何必如此!本宮待宋郎之心堅如磐石,隻是皇兄多事而已。你放心,我已經尋到一個靈驗的道士,有他幫忙,我嫁給宋郎,照樣能為你生兒育女!”
她的話不假,沒過幾日,京中人人都得知,想要破探花郎與公主的姻緣之煞,必得做三件事。
第一,殺掉侮辱繡娘的幾個內侍,必得死無全屍,血祭死者。
第二,公主親自為原配繡女修一座供奉之廟。
第三,她入門後須執妾禮,在繡女靈前磕三個頭。
郎君聽聞後黯然上表,血書一封送給公主,主動要求退婚,自言不願折辱公主分毫;臣民百姓,也都笑話郎君命不好,好不容易死了原配,卻依然得不到尚主的機會。
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公主就像失去理智一般,跪在皇帝麵前,苦苦哀求,願受此辱,隻為嫁給郎君,日後舉案齊眉、琴瑟和鳴。不僅如此,她還拿出她當年救皇帝的情分,求皇帝為郎君加官進爵。
據說,皇帝發了雷霆之怒,但最終還是拗不過愛妹,答應了她的請求。隻是,他自覺臉上無光,下令不許大操大辦,隻許走個過場。
塵埃落地的那天晚上,公主滿心歡喜,給郎君送來回信。而郎君隻是把信遞給我,任由我偏著腦袋,將它投入搖曳的燭火。
公主口中那個靈驗的道士,是他和娘子的同鄉,當年正是因為追求娘子不得,才雲遊四方。
而公主聽了他的瞎話,親自製造了和皇帝之間的裂痕,愚蠢地消耗了救命的情分。
皇帝疼愛公主,可這情分還能消耗幾次呢?
更要緊的是,提燈偷窺美人麵,血書一封訴衷腸,公主如今,一定堅信郎君愛她愛得隱忍而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