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數年,皇帝已經成熟很多,他屢次想要讓我退出政治舞台,由他親自執政。
想來我也是老了,也該放下手中的權力。
權力本就不是我戀倦的東西。
這幾年之所以一直把握著它,其一是為了鐘鈺改革鋪路。
其二是為償還先帝的皇恩。不對,那並不是天子的皇恩。而是,我愧對於他贈予我的愛情。
我回想起戰爭結束後,那次朝堂紛爭的結局。我本以為是群臣的保護,才使得我免於陪葬。
可正是那日,服侍先帝的太監卻宣讀著先帝下達的最後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駕崩後,不按夏國禮法行陪葬之禮。新皇應對沈太後倍加敬重,不得懈怠。若再有臣子妄議殉葬之禮,由新皇自行決定刑罰。欽此。] 那一日,我才終於明白先帝那晚的無奈。
他早就明白,自己此去,凶多吉少。
為了在他駕崩後,護我周全,先帝特意在出征前擬定好詔書。
雖然我不曾愛過他。
我甚至不敢想象,當初懦弱的我要是堅定不移地告訴他,我願隨他而去,是否能夠撫平他的孤寂。
若有一日,我命數已盡,見到先帝和列祖列宗,又該如何償還我這滿身的罪孽。
既然我愧對於先帝,就讓我重用鐘鈺,為大夏國開辟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吧。
是否隻有這樣做,我的良心才稍微安定。
今天,我欠下先帝的,也該還了。
翌日,我對朝堂上的大臣宣布,我不再過問朝廷事宜。
從今日起,會有皇帝引領你們振興夏國。
群臣高呼千歲。
眾人中,隻有胡太妃看不下去。
這我也能理解。
年輕的時候,她率先誕下龍子。按理說,她才是最應該得到先帝寵愛的貴妃,也是日後可以一步登天的皇後。
隻可惜,她所擁有的一切,卻都被我無意奪走。
我並沒有生下皇嗣,卻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
可以說,聞所未聞。
京城守衛戰後,我本應按照禮法赴死,卻又被偏心的皇帝救下一名。
從此之後,我高高在上把握著一切,是萬人敬仰的太後。
她作為皇帝的生母,卻隻能低聲下氣。
換做是我,得知這樣人安然無恙地退場,也會氣急敗壞。
可是命運,本身就是不公平遊戲的締造者,所有人都卷入其中,不得不被它玩弄。
就連我也難逃其中。
我走到她的跟前,勸她放下過往執念。
其實有一件事情我早已知道。
先帝說凱旋後要讓太醫替我診斷身體,為誕下龍子作準備。
可先帝不知道的是,其實我的肚子,已經被胡貴妃害得無法生育。
因為擔心先帝對我偏愛而將胡貴妃打入冷宮,我特意瞞著此事。
可胡貴妃卻不領這情,對她來說,隻有我死了,才能彌補她回不去的時光。
見她仍執拗於此,我也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