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稅收的問題,並不在於兩稅法的複雜稅務,而在於官員擁有的土地,按照政策能夠免除稅收,一來二,官有製的土地自然在官員的暗箱操作下,逐年增多。
雖說這在朱元璋時期其實還不明顯,甚至看上去缺少的一百萬頃左右的土地收入,裏頭甚至也有明初期土地收入不足有關導致數據龐大。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的官員,將土地納入自己的麾下,最後導致稅收降低的情況。
而朱元璋發現了這一點問題,也聯係想到了陳子瑜在獄中說起的明末發生的問題,心裏頭頓時感覺到不妙。
這才有了早朝上的一番話,頓時間,至於台下的大批的文武百官此刻倒也預感到了大事臨頭的緊迫感。
“陛下,這可能是和國內連年的收入下滑有所關聯。”
“咱早就知道你們會這麼說,但是咱也不是傻子,不過這事情就算是這麼過去了,咱不和大家夥計較,但如果之後......”
朱元璋並沒有把話說完,可是下頭的大臣們也清楚朱元璋口中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為此,一位位大臣那都跪伏在地,絲毫不敢吭聲,生怕為此觸犯天威。
朱元璋看到大家的神態,心中自然是非常的滿意,隨之,他也是趁熱打鐵,對著大家宣布了一下大明王朝的改革的內容。
“既然咱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那麼還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兩稅法這政策到如今一千多年的曆史,已經不適合大明了,咱打算政治改革。”
“什麼!改革!”
大家一聽這話,也是為之一震,政體改革可不是什麼小事情,一個搞不好,甚至都可能讓社會出現動蕩!
不過朱元璋也了解,但是有了足夠準備的==他,現在這種顧慮已經減少了許多。
“各位不用緊張,咱之前已經說了,南郊這塊地,咱用來試驗了新政策一番,效果如何,咱現在就可以說一說,這民眾生活好了,稅收少了,你說咱是不是應該改革?”
“這......”
大家聽到南郊的事情,雖然還不知道事情的起因和結尾,但朱元璋不是什麼糊塗蛋,他如果這麼說,那自然是有這樣的事情。
“兩稅法之後不用了,咱打算合並稅收,隻是在民眾兩季稻收成的時候納稅,其餘的雜稅什麼的,就全部廢除,至於地方的納稅官現在也要開始改,不需要那麼多的官了。”---
“陛下,這可是大手筆呀......”
“的確是大手筆,所以咱還打算慢慢來,慢慢推行全國,下一個試驗點就在山西陝西,那地方不是流民多嗎?咱就是要讓大家看看,這樣的地方,也能豐衣足食!”
朱元璋的幾句話,倒也說得讓人無法反駁。
隻不過,這還是小事,政體改革,對於朝堂上這群大官來說,算不了什麼,而地方的納稅官減少許多,對於他們也沒有多少影響。
最大的問題,則是在朱元璋說完話之後公布的政體。
“各位,這還不算完了,咱還有一件事情要和大家說一聲,那就是之後土地咱打算不在私有製了,打算國有製。”
“國有製?這是什麼意思?”
讓大明時期的官員認識國有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他們的記憶之中,老早就將土地歸於私有這種概念牢記於心了。
“國有製的意思就是從今往後,這大明朝的土地,全部都屬於國家,而不是私人,下頭的民眾,也隻有土地的使用權利,並沒有販賣權!”
“這......陛下,土地私有一項製度早已經就深入人心了,現在忽然頒布一條這樣的法度,是不是......”
“是什麼!這條法度怎麼了?咱隻是在根本上頭杜絕了民眾販賣土地罷了,難道這會讓老百姓餓死!還是說範大人想要從民眾的手中購買土地?”
朱元璋的反問讓範敏都微微一愣,隨後察覺到不對勁的同時,他也是急忙跪在地上,連連磕頭。
“陛下,微臣一時說錯了話,還懇請陛下能夠恕罪!”
“小事情,小事情罷了,這事情就這樣說定了,咱推行的法度,你們在座的其餘人應該沒有異議吧,當然,咱還要將之前的地方官員全部都打亂,咱想要一個年年統計土地的丈量官!”
“陛下說的是,丈量官什麼的,之後臣會安排下頭的大小官員,盡心推舉的。”
自從有了範敏的前車之鑒,大家也知道這一次朱元璋是來真的。
故此原本還想要出言勸止的人紛紛也沒了膽量,隻能點頭答應下來。
至於朱元璋提出來的政策,說實在的,的確也是為民的好事。
土地國有製度,大家隻要能夠種田吃得飽飯,那就沒有多大的問題。
故此,這等原本就是時代進步而表現出來的政體,自然也不會引起大眾的反感與反駁。
不過說了那麼多,朱元璋目光倒也落在了胡惟庸的頭上。
因為一開始的策略失誤,胡惟庸前頭可沒有說過任何的話。
他現在心裏頭隻是在好奇來到大殿上頭的陳子瑜到底是個什麼身份。
能夠讓皇帝如此器重的家夥,絕對不可能是最近幾天才冒出來的黃頭小子,但如果說是幾年前就存在的男人?
他為何又不曾見過?
再者說,皇帝一開場問自己的話,也讓自己三丈和尚摸不著頭腦。
什麼叫見過沒有,胡惟庸能夠確定的是,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陳子瑜,這個男人的長相,太麵生了,一點兒記憶都沒有。
“胡惟庸,這政體的事情都解決了,咱還得感謝感謝你。”
“感謝我?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胡惟庸沉思之際,朱元璋卻忽然一臉祥和之色,忽然對自己發表了感激。
這種忽如其來的表揚,讓胡惟庸更是忐忑不安。
自己畢竟多年為官,甚至對朱元璋也有些許了解,喜怒無常的性子,有時候一句表揚裏頭,卻是暗藏玄機!
朱元璋見胡惟庸並沒有反應過來,隨手倒也將珍藏許久的天工開物拿了出來。
“難道說丞相忘記了這本書?這可是你送給咱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