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至尊紈絝至尊紈絝
麟寒

第14章

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如今既然他打算和顧三爺合作,那麼誰才是掌話語權那個自然重要。

顧三爺越是想要占上風,他越是不能讓顧三爺占了這上風。

不過顧三爺大概還沒有看出這裏麵的門道,到現在還以為顧培風是不是在打別的算盤,倒是他那大孫子,看顧培風的眼神多了些考量。

顧培風將那盒子打開,裏麵除了和羅嫣然的書信往來外,竟還有一個賬本,上麵詳細記錄著自三年前在顧宅開辦私人賭坊以來,顧三爺每月進賬,及每月存入錢莊的銀兩賬單。

這時候沒有轉賬這種說法,顧三爺和羅嫣然交易的方式便是他往錢莊一個固定賬戶存入銀兩,羅嫣然再去京城的同字號錢莊按照這個賬戶取款。

在顧培風回來之前,顧宅私人賭坊每月進賬少說也有千兩,而羅嫣然就占了三分之二的分成。

顧三爺蹺著腿,“大少爺,你既然看到了賬本,也就知道這賭坊意味著什麼,現下你直接把這賭坊給弄沒了,京城那邊怕是不好交差啊。”

顧培風沒答,將全部賬本看完後,他心裏對羅嫣然的斂財方式已經有了大致的思路。

將信件和賬本重新放回盒子裏,顧培風這才說:“三爺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不說別的,就隻說這每月收入,突然就斷了,著實有些可惜。”

顧三爺上下掃視顧培風一眼,“聽大少爺的意思,是接受了昨日我的建議?”

顧培風搖搖頭,“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三爺有沒有想過,若是有朝一日此事曝光,三爺是否能全身而退?”

顧三爺正要回答這算什麼問題,就又聽顧培風問:“就算三爺能退,那三爺的子孫後代呢?莫不是往後都要與我爹為敵不成?老話說民不與官鬥,若將來三爺這一脈想要入仕,你能保證現在這些事絕不會被人翻出來麼?”

“你在威脅我?”顧三爺又要發怒。

顧培風卻擺擺手,“非也非也,我不但沒有威脅三爺,反而正要與三爺獻上良策。”

“這賭坊,可以繼續開。”顧培風說,“隻是卻不能經任何顧家人的手。”

顧三爺眉頭一皺,還沒想清楚這有什麼區別,顧長明卻是懂了。

“你是要我們轉入幕後?”

“正是。”顧培風點頭。

顧長明思索片刻,“於我們來說,幕前幕後並無區別,如果大少爺是想要更加謹慎些,轉至幕後也無妨,相比起這個,我還是更想知道大少爺那樁生意。”

顧培風手指點了點桌麵,“既然你這麼爽快,那我也不賣關子了,我要說的生意歸納起來兩個字——種地。”

房間裏是久久的沉默,好一會兒後,顧培風冷茶都喝完了,顧三爺才終於開口。

他陰沉沉地盯著顧培風,眼裏翻湧著殺意。

“大少爺莫不是覺得耍我很好玩?你一個京城來的官家子弟,恐怕連稻穀小麥都分不出,來與我談種地?笑話!”

顧長明總覺得顧培風應該不至於蠢到這個地步,但他思來想去,也實在琢磨不出種地還能夠種出個什麼花樣?

顧三爺抬手拍了拍,大門便在顧培風眼前關上,昨日跟隨顧三爺那兩個壯漢走進屋子裏,摩拳擦掌地逼近顧培風。

顧培風端坐在椅子上,無視那氣勢洶洶的兩個壯漢,不慌不忙地說:“現如今越朝水稻年畝產在一石二鬥,就算是產量最高的江南地區,也不過二石左右,且一年隻收一季,若我告訴三爺,我能讓畝產最低達到五石,且一年兩季收成,三爺是否願意繼續聽下去?”

顧三爺還未發話,顧長明就先開口。

“退下。”他對那兩個壯漢說。

那二人扭了扭脖子,警告地瞪了顧培風一眼,去了門外守著。

顧培風挑挑眉,他原以為顧三爺才是這二人的主子,現下看來怕是他猜錯了。

顧長明看著顧培風,“大少爺不妨仔細說說看。”

顧培風於是悠悠道來:“如今糧價在百文一鬥,按一戶六口計算,每月至少要買一石,一年至少十二石,而越朝授田不足,原本一戶男丁五十畝田,實際上能有三十畝就不錯了,這三十畝還不包括種桑養麻,牛羊畜牧等,以現今的種田技術,畝產一石二鬥都算收成好的,多的是一年下來隻有七八鬥。”

“由此可以確定,大米買賣會一直有市場,若是我們顧家村能把田種好,種成整個越朝產量最高的田,這銀子自然就會滾滾而來。”

“看來大少爺做足了準備,對情況倒是很了解。”顧長明笑了下,卻又很快恢複了冷肅,“不過隻是種田就能揚名立萬的話,大少爺未免想得太天真了些。”

如今市場上米行那麼多,種田可不算什麼稀罕事情。

顧培風卻勾了勾唇,“我既然能提高水稻產量,自然也能提高其他農作物,甚至是水果,畜牧,我要做的可不隻是一個賣米的小商戶,我要創造一個農業......王國。”

他本來想說農業帝國,話要出口時想起有些字說不得。

“二位可以試想一下,以後皇室指定一切食材從顧家購買,以顧家村為起點,凡顧家出品的一切食物流向全國各地,甚至流向海外西域,成為天下第一商號,如此還不夠二位動心麼?”

超市農場什麼的在現代早已經泛濫,可在越朝卻還是空白,顧培風剛才其實有句話還沒有說——他要做的,是將整個越朝的農業根基握在手中。

越朝的執政者也好,朝野也罷,現如今都還沒有意識到農耕是這個國家的立身之本,因此對農業談不上重視,在前朝開辟運河後,人們更願意從事商業活動。

當然,這和現如今的農業技術落後,產量低下也有脫不開的關係。

若是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了田卻還不夠養活一家人的,但凡腦子正常的人,肯定都要另謀出路。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