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沒有......”
眼下進退維穀,薑文也不敢再頂撞李默。
隻得無奈點了點頭,畢恭畢敬拱手抱拳。
“既如此,我三妹便在此留居一年,叨擾君上了。”
說罷,薑文轉身看向薑寧衣。
“三妹,日後伴君上左右,且不可無禮。”
“倘若缺吃短用,你便飛鴿傳書,兄長親自為你送來。”
大漠雖不算富饒之邦,但也是泱泱一國。
安能短了一個小丫頭的吃用?
此話之意,分明是怕自己的妹妹受欺負。
對此,李默也隻是淡淡一笑,並未點破。
待薑文等人拜別離開後,他也隨之起身。
“來人!”
十幾名女子從屏風後走來,都是韓若懿的貼身侍女。
“為三公主,安排一件的客館。”
“從今日起,你們便負責貼身服侍三公主的飲食起居。”
“奴婢遵命!”
侍女們恭敬地點了點頭,“參見三公主!”
“君上太客氣了。”
薑寧衣笑道,“照顧如此周到,寧衣受寵若驚。”
“三公主是我大漠王朝的貴客,理應如此。”
李默淡笑道,“現在,朕還有些國事要處理。”
“待日後閑來無事,再去與你好好敘談。”
“是,寧衣告退。”
侍女們領著薑寧衣離開。
華陽殿內,隻剩下龍椅上的李默。
及蘇廉、嶽漢武和宋懷義三人。
看著剛剛,李默和薑寧衣眉來眼去的一幕。
宋懷義神情黯然,心中暗暗歎息。
原本剛剛被小太監傳喚,他還以為陛下的性子有所改變。
現在看來,還是狗改不了吃屎。
陛下,仍是以前那位奢靡無度、昏聵無能的好 色之徒。
他之所以不想張之遠的兒子迎娶薑寧衣,隻是為了自己霸占美人。
大漠王朝的大好河山,早晚毀在這個昏君手中......
“宋愛卿。”
李默淡笑著問道,“你為何悶悶不快?”
“臣舊病複發,郎中說無藥可醫,恐天年無多。”
宋懷義麵無表情道:“若陛下無事,臣便先回去喂馬了。”
他之所以不將心裏話說出,並非貪生怕死。
而單純隻是夏蟲不可語冰,懶得對牛彈琴罷了。
“是嗎?”
“朕倒是看宋愛卿紅光滿麵,精神抖擻,不像個病人的樣子。”
李默笑道,“難道在你眼中,朕還沒有禦馬監的那些畜生重要?”
宋懷義麵露困惑,“陛下此話何意?”
“宋愛卿乃經國濟世之才,怎可屈居於馬廄?”
李默鄭重道:“朕即封你為東宮太師,總掌文華殿!”
啥?
宋懷義瞪大眼睛,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問題。
這個昏庸皇帝,曾經可是視他如眼中釘,肉中刺。
甚至自己被貶到禦馬監後,還屢次派人羞辱。
今日,竟然要封賜自己如此重要的職務?
東宮太師,便是所有皇子皇女的授業恩師。
這可是與三公平起平坐,淩駕百官之上的要職啊......
嗯?等等!
宋懷義察覺到不對勁,疑惑道:“陛下雖已立後,但尚未有子嗣。”
“東宮尚且空虛,為何要封臣以太師之職?”
“宋愛卿問得好。”
李默淡笑著點了點頭,“從今日起,你的使命隻有一個。”
“那便是做朕的老師,將你的胸中韜略、滿腹才華,皆傳授於朕。”
“什麼?”
“帝師?!”
聽聞此話,一旁的蘇廉和嶽漢武也都為之一驚。
帝師的地位,比尋常太師還要高上一籌。
論及實權,或許還比不上六部尚書。
但論地位,即便丞相張之遠,也無法與之相比。
更重要的是,陛下竟主動提出,要拜宋懷義為師。
難道他真的浪子回頭,決心勵精圖治了?
“蘇愛卿,嶽愛卿,朕命你們二人官複原職,即日上任。”
李默微微眯起眼睛,沉聲喝道。
“現如今,我大漠王朝之中烏煙瘴氣,滿是奸佞。”
“為了朕的清平盛世,也為了天下黎民百姓。”
“請三位愛卿不計前嫌,盡情施展才華,助朕一臂之力。”
蘇廉和嶽漢武愣了許久,激動得渾身顫抖不停,甚至喜極而泣。
他們欣喜的,並非自己的冤屈終於得以昭雪。
更是因為,陛下終於變了。
陛下不再是從前那個寵信奸佞、貪圖享樂的無道昏君。
而是成為了一名慧眼如炬、心係蒼生的賢主明君。
這不僅是忠臣賢良之幸。
更是天下子民之大幸!
三人紛紛跪地俯首,振聲暴喝。
“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臣等願以此身此命,奉於大漠王朝,上報社稷,下安黎庶!”
......
東宮,養心殿內。
李默與宋懷義對坐茶堂,品茗論道。
“宋師,朕有一事相問。”
李默微微頷首,如學生般謙恭,沒有絲毫君王的架子。
“你曾是文華殿大學士,對朝野局勢最為了解。”
“依你之見,朕若想收拾荀家,該從何處著手?”
宋懷義微微怔了怔,麵露欽佩之色。
“陛下真是慧眼如炬,一針見血。”
“現如今,我大漠之所以奸佞遍地,烏煙瘴氣。”
“正是因為荀家結黨謀私,禍國殃民!”
說罷,宋懷義思忖片刻,神情又沉重些許。
“陛下,恕臣直言。”
“多年以來,您對荀家太過倚重,放縱他們勾結黨羽,任人唯親。”
“現如今,朝堂大局由大司徒荀振良一手獨掌。”
“六部之中,有五部的尚書皆是荀家的門生故吏,把持朝政大權。”
“陛下若想收回權柄,應分三步行之。”
“哪三步?”李默急忙問道。
“其二,令嶽將軍盡快重掌三軍大權,逐步清理荀家在軍中的勢力,並且安排上陛下的親信忠良。”
“兵乃立國之本,陛下唯有先收回兵權,才大有可為。”
“其二,令蘇禦史親選賢才錚臣,重組監察院,暗中搜集朝堂文武的罪狀,將這些荀家的門生故吏逐個擊破。”
“其三,待時機成熟,陛下便可擒賊擒王,一舉擊垮荀振良和張之遠,再慢慢將其餘黨悉數肅清。”
聽完宋懷義這番話,李默心中的欣喜不自禁溢於言表。
自己拜的這位帝師,果然是位滿腹韜略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