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佐此時跪在地下,內心不斷打鼓,不知道接下來蕭讓要對他做出何樣懲罰。
啪!
蕭讓拍響龍書案的聲音,驚得韓佐魂不附體。
“既然如此,朕雖不追究你與亂臣張載之間的牽連,但是官降三品,擇日往南嶺平原府候任補缺吧。考慮到韓卿本為京官,雖去了以後,官居從三品,但亦可享受原有之待遇俸祿。”
撲通!
韓佐當即攤軟在地上。
降職是小,南嶺自古乃為蠻荒之地,此去山高路遠不說,一路之上山盤盤踞,韓佐能不能平安上任都是兩說,就算他能捱到平原縣,也隻是候候被聽封的閑官。
南嶺多瘴氣,多少發配之人,都客死異鄉。
韓佐心有不甘,不肯輕易就範的他,驀地起身。
“陛下也說,微臣乃位列九卿之要臣,想要發配微臣,怕是要經過內閣商議決定。”
蕭讓點頭。
“韓卿既然說商議,很好!那大家就坐下來商議一番,不過適才韓卿親口所言,曾與犯上作亂的張載有諸多牽連,商議過後的結果是什麼,朕無法向韓卿做任何保證。”
韓佐這才意識到,他這次自己把自己繞進去了,此時內閣眾人,就算有其黨羽,又有何人站出,替他說話,嚇得他當即改口。
“微臣領旨謝恩,這便收拾一番,即刻前往南嶺候補!”
說完韓佐自顧告罪退下。
他一邊出了永安殿,心中卻暗道一聲。
“你這廢帝,還是太過年輕了些,你以為將我革職發配,就可以救出牢裏的人,真是天真!沒有老夫印鑒,就算你是當今皇帝,老夫那些手下,也不會放人!”
韓佐堅信,要不了多久,蕭讓必然後悔。
大梁若是離開了他,整個朝廷的律法管理,都將陷入癱瘓。
當初大梁開國皇帝,唯恐後世子孫倚仗皇族身份,擾亂律法,設立大理寺卿後,就給了這個部門絕對的權利,王權亦不得幹涉大理寺執法!
這些百官雖然也清楚此點,但是他們多半還是抱有觀望心態。
這次蕭讓若能輕易解決此事,他們自然就會收斂。
更多的人,都在堵蕭讓無法把關在牢中的楚文才等人放出。
百官正想著心事,蕭讓下達旨意。
“何人願與朕,同往大理寺?”
百官都想著很快看到結果,聞聽之後紛紛跟隨。
“臣等皆願與陛下同往!”
蕭讓雖知百官心思,卻假意大喜,帶領百官移駕大理寺。
不多時,百官簇擁下,蕭讓來到大牢,才到門口,就被獄卒攔下。
“來者何人,可有韓少卿的手令印鑒,無印鑒者,免進!”
這獄卒一臉的義正言辭。
身後跟隨的大臣,紛紛站出高喝。
“大膽,此乃當今天子!”
一邊高聲喝斥的同時,有人意識到哪裏不對。
“陛下方才不是說,他來過此地嗎,為何這獄卒竟還要相攔,而且據我等所知,此時並非換崗之時?”
“不好,陛下前麵是與我等用了計策,韓佐還真倒黴透頂,身為大理寺少卿,當時竟也未識破陛下計謀。”
蕭讓雖然用計,韓佐若不是先成驚弓之鳥,事情也未必如此順利。
此時的百官,心中愈加感覺得恐懼。
他們完全不敢相信,這位皇帝陛下在前不久,還是一個孱弱無能,幾近任人擺布的昏聵之君。
判若兩人!
但是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那獄卒聽後,除了起身行禮,依舊不肯放行。
“陛下恕罪,小人職責所在,不見印鑒,即便天子親臨,亦不敢放行!”
韓讓對這名獄卒,瞬間有了興趣。
這樣的人,雖然生性執拗,但是往往也更加忠心不二。
“平身吧,告訴朕,你的名字。”
“小人忤逆陛下,不敢平身,回陛下的話,小人叫做崔平,請陛下降旨賜罪。”
蕭讓聽罷隻是輕輕一聲。
“朕,命你起來!你在此地恪盡職守,又何罪之有!既然你說,沒有印鑒不得進入,那麼天子印鑒與少卿官印,哪個為大?”
這一幕看呆了所有人。
無人想到,在朝堂上對文武大臣不吝展現殺伐果斷的蕭讓,竟輕易赦免了一名獄卒。
叫崔平的獄卒當時也懵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竟這樣被赦免了,他一臉誠惶誠恐的樣子,聲音有些顫抖。
“回陛下,當然是天子印鑒最大。”
蕭讓放聲大笑。
“好,既然如此,朕可以進嗎?”
“朕今日不但要進,更要把無罪之人,一一放出!”
“雖然大梁開國之時,就許了大理寺特權,王權不得幹預大理寺執法,但是朕卻有權利罷免阻撓之人!”
蕭讓聲如洪鐘,響徹牢房每個角落。
牢房裏麵的守衛,此時哪個敢不放人。
“不知陛下要釋放何人,吾等皆遵陛下旨意行事。”
跟來的大臣,沒想到蕭讓輕而易舉地就將此事化解,還未回過神來,蕭讓的舉動,更是令所有人都驚掉下巴,他竟當場降下旨意,這個叫崔平的獄卒,往後就跟在他的身邊,當他身邊近衛。
一名普通獄卒,搖身一變,竟成了皇帝近衛,簡直難以想像。
蕭讓一邊降旨,當眾宣布。
“凡真正恪盡職守,又對我大梁忠盡不二者,不管身居何職,哪怕凡夫走卒,朕亦不會令其埋沒!”
整間牢房,瞬間沸騰了,山呼之聲,此起彼伏!
......
另一方麵,京都郊外。
馮無極看著屬於自己的萬頃良口,有種說不出的感慨。
“難道這一望無垠的良田產出,竟要全歸了那廢帝所有?”
“本相絕不答應,絕不!”
正在感慨,手下一名貼身侍從上前獻計。
“相國,依小人之見,那廢帝雖然伏誅張載,但是手中一無兵權,二無錢糧不說,朝中百官此時,又有幾個不是相國您的親信,此時不如借機發兵,裏應外合之下,一舉擊斃這廢帝,相國取而代之,豈不美哉。”
“相國若是擔心名不正言不順,我們發兵之前,可提前通知宮中臥底,悄悄盜走傳國玉璽,那時相國手持天子信物,振臂一呼,何人不從?”
不得不說,這名侍從替馮無極已經想得非常周到。
馮無極聽後,正要點頭同意,一番思忖後,當即擺手。
“此事萬萬不可,張載被誅,就是折於這點,他認定了這廢帝手無玉璽,結果突然皇後冒出,才導致滿盤皆輸,所以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然重蹈他人覆轍,反為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