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專攻文字典籍的大儒在此,必能一眼認出這方才三歲的小人兒一筆一劃寫出來的,竟非大啟流通的文字,而是隻存在極少古舊抄本裏的商文。
據傳商文乃是大啟百年前開國時,第一任國主商君創造的文字,因著時間久遠,又極為晦澀繁雜,後人難以辨認學習,到如今,已然是要失傳了。
那些遠在京城日日焦慮這留下的許多商文典籍無人解讀的大儒,若是看到現下場景,定要痛心疾首,怒斥自己的徒子徒孫連個小孩都當不得了。
宋吹吹並不覺得她隻看了一遍就學會了的文字有多麼晦澀,她正哼哧哼哧,忙著將夢裏快要忘記的事情給記下來。
小姑娘最近發現自己有時候會記不清楚姐姐告訴她的一些事情,這可把她自己嚇壞了:明明平常聽見看見的東西都能一直記住的,為什麼姐姐說的很重要的話吹吹就記不住了呢?
但很快,小團子就急中生智想出個辦法:姐姐隻說不告訴別人,沒說不能寫下來。
可娘親和崔嬤嬤,還有好多人都認識字,萬一被人發現,姐姐說,吹吹會被當做怪物抓起來吃掉的!
為了不被吃掉,小姑娘決定找一種別人都不認不出的方式記下來。
姐姐說過,公孫爺爺的書樓裏有一些別人都沒見過的很厲害的書,裏麵的東西別人都認不出來,用那個書裏的字寫下來,別人就都不知道吹吹到底寫的是什麼啦。
夢裏的宋吹吹與宋掩約定,要互相為對方完成一個願望。
宋吹吹的願望很簡單:她想要好好地活著,能夠自由自在去外頭玩耍,不用一直待在逼仄的房間裏吃苦澀的藥,娘親和崔嬤嬤都要一直陪著她。
宋吹吹手中的筆繼續晃動著,寫下端秀整齊的商文。
很難想像這是一個三歲的小孩能夠寫出來的字跡,雖然筆力不足,但是極為工整,每個文字間距幾近一致,令人賞心悅目,比那些科舉苦練十年的館閣也不差什麼。
“......姐姐給了吹吹珠子藥丸,吹吹的病好啦,娘親和崔嬤嬤也一直陪著吹吹,吹吹的願望已經完成了......”
宋吹吹小小的身子坐在高了一截的椅凳上,小腳極為歡快地晃晃悠悠幾圈,漂亮的字跡也差不多寫滿了整張紙。
小小的人兒抬起頭,傻傻地笑了一會兒,隨即繼續移筆另起一行。
“接下來,完成姐姐的願望:進宮......”
寫完最後一個字,宋吹吹把寫滿了的紙疊好,小心翼翼藏進衣服裏麵,準備看一看好不容易找出來的抄本,抬頭一看,崔嬤嬤正從小巷裏走過來。
眼見著外麵日頭還未西斜,宋吹吹有些疑惑,崔嬤嬤怎麼今日這麼早就來接她了。
小人兒看著桌上還沒看得一眼的抄本,大眼睛裏滿是不舍,但還是自覺爬下高凳,乖巧地同門口的公孫止道別,老老實實跟崔嬤嬤回家了。
回去的路上,短手短腳的幼崽不讓人抱,堅持要自己走。崔嬤嬤隻好一路跟在小姑娘後麵看著。
書樓離宋家主仆三人住的地方並不遠,可也是七拐八繞,崔嬤嬤也沒想到三歲大的宋吹吹記得這麼清楚。
崔嬤嬤看著小團子熟練地拐了幾個彎後,白生生的小臉因著運動變得粉嘟嘟的,因著小姑娘臉頰過於飽滿,像個圓溜的蜜桃果子,每走幾步還嚴肅地顫幾下。
怕小姑娘聽見了害羞,崔嬤嬤隻好憋著笑,內心的擔憂散去一些,眼角的褶子都堆在一起,像開了朵黃花。
到了宋家小宅,一大堆人隔得老遠就在探頭探腦,見崔嬤嬤正帶著宋吹吹過來,馬上轉開視線假裝在做其他的事。
崔嬤嬤擰著簇眉,正想開口教訓,宋吹吹卻被不遠處的空地上停的幾輛青蓋綢布的馬車給吸引了視線。
馬車旁還站了一排衣著嚴謹的皂衣小廝,不像普通的仆役,反而個個規矩森嚴。
沒等宋吹吹開口詢問,崔嬤嬤就徑直帶著宋吹吹進了房門。
宋夫人還像往常那樣坐在窗牖邊,素白指尖卻捏在一起,眼角有些泛紅,美人麵上神情冷淡,腳邊的盆裏散落些燒焦灰屑,像是一封信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