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嬤嬤將宋吹吹帶過去就悄悄帶上門出去了。
宋夫人像在沉思,也沒發現一個小人費力的爬上了榻。
“娘親,吹吹抱,抱抱就,不難過啦~”
宋夫人懷裏被一個滿滿當當的軟乎乎小團子給擠滿,她心下一熱,抱著宋吹吹揉捏了好一陣,好半晌才從嘴角勾起一個笑。
“吹吹真乖,娘親不難過。”聲音溫柔輕快,確實聽不出難過的樣子。
主動投懷送抱的宋吹吹從宋夫人懷裏抬起頭來,大大的眼中滿是不相信,轉而又想起門口停放的馬車。
“娘親,我們是要搬家了嗎?”
自宋吹吹出生後,宋夫人就跟崔嬤嬤四處尋醫問藥,從不在一處地方久留常住,所以經常換地方住,這次住在小鎮的時間算是最久的一次。小姑娘對搬家這件事情倒是不怎麼抗拒。
在夢裏,娘親和崔嬤嬤就是在小鎮上消失不見的,姐姐說那是背後有人指使,絕非偶然,隻是不知具體緣由,有機會最好換個地方住。
所以小姑娘醒來後分外黏人,除了去公孫止的書樓看書,平日都是兩個大人走到哪她跟到哪,比沾上了就甩不掉的糖年糕還要膩歪,弄得宋夫人和崔嬤嬤都感覺自己是個三歲小孩,而沒比人膝蓋高多少的小團子是含辛茹苦照料她們的大人似的,惹人憐愛的不行。
宋夫人裝作沒聽見,又將宋吹吹揉在懷裏,指尖一下一下地撫著她的細發,半晌,試探著問道。
“吹吹,你想見你爹爹嗎?”
爹爹?
宋吹吹埋在宋夫人溫熱又帶著點臘梅香的懷抱裏有些震驚。
三歲的宋吹吹人雖然小,但親疏遠近分得很清楚:娘親和崔嬤嬤對她好、照顧她,她們是吹吹的最愛家人;夢裏的姐姐救了吹吹的命,還實現了吹吹的願望,是吹吹的恩人;公孫爺爺讓吹吹看書,還讓吹吹寫字,吹吹也喜歡公孫爺爺......
至於從來沒聽娘親提起過的爹爹?
她沒見過,也不是很想要誒。
事實上,妄圖給鎮上最粉雕玉琢的小團子宋吹吹當爹的人還真不在少數。
關於剛來鎮上沒多久的宋家母女,風言風語就沒斷過。
自幾月前容貌出眾的宋夫人帶著同樣玉雪可愛的宋吹吹悄無聲息在這住下時就有,隻是礙於宋家母女身邊帶著個膀粗腰圓、口齒伶俐的崔嬤嬤,沒人敢明目張膽弄到明麵上講而已。
但是有人在的地方就少不了蜚語,連三歲的宋吹吹都不能幸免。
鎮上流傳最多的說法是,宋夫人是某個大戶人家的妻室。
後來宋吹吹高燒那陣,小鎮上有人見過鄰近縣裏的知縣大人的馬車停在宋家附近,宋夫人又變成了知縣大人的小妾,因著生得不是兒子,故而正室夫人被趕出來了。
吹吹用她小小的腦袋想了很久也沒想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樓裏最老舊的書裏也沒有寫過,於是她悄悄地問了公孫止:“為什麼,有人說吹吹不是兒子,娘親,就會被那個大人的正室夫人趕走啊?”
在吹吹麵前向來和藹可親的公孫止下了一跳,眼神徒然變得犀利,壓著性子細細地問宋吹吹為什麼要這麼問。
小姑娘很快被哄得什麼都說了,公孫止得知緣由後冷笑一聲。
宋夫人為人知禮溫婉,脾性嫻靜,長得更是沒話說,跟公孫止在京城見過的大家閨秀差不到哪去。
但在外人看來,宋夫人獨身一人帶著體弱多病的宋吹吹住在這小地方,雖然身邊有個崔嬤嬤,住的房子也比小鎮上其他人好得多,也還是來路不正。
但公孫止明白顯然不可能。
他書樓屋腳的案幾前幾天還放著一隻專門插花的淨瓶,上麵是古色的梅枝圖案,別致剔透,瓶底蓋的泥紅小戳,是宋夫人托崔嬤嬤送來答謝他照看小姑娘的謝禮。
公孫止著實喜歡,在給小兒子的信中提過一嘴。
後來收到回信,說這瓶底名號是京城世家中頗受追捧的大師名號,其作號稱萬金難求,在京城一件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