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通向彼岸通向彼岸
群星彼岸

第14章

迫降是成功了,但是危機才剛剛開始。現在飛船就猶如一顆隨時會爆的炸彈。接下來進行的將是與死神賽跑的救援。

看到飛船成功迫降,早已守候在四周的各支救援隊蜂擁而至。它們將已迫降成功的飛船團團圍住。

消防隊的空中消防車率先抵近飛船。它們飛到飛船的上空,不斷噴射著消防泡沫,來滅除飛船不斷竄出的火焰。它們不斷在飛船周圍噴灑冷卻劑以冷卻船體,防止飛船發生爆炸。

監測部門的飛行器緊隨其後。它們飛到飛船的上空,在飛船周圍布下幾顆比人胳膊還粗的“鋼釘”。這些“鋼釘”在嵌入地麵的一刻,立即啟動了裝置。膨脹的鋼索使得“鋼釘”牢牢釘在地麵上。“鋼釘”的頂部被打開。一些類似探頭的裝置從“鋼釘”的內部伸展出來。這些是激光探傷設備和環境監測設備的一部分。它們能準確收集目標地區內的各項數據和信息,並將這些數據信息傳輸回母機。

通過監控設備傳過來的數據信息,監測部門的工作人員立即對飛船及其周邊環境進行監測和評估。其中飛船所攜帶的反應堆和主推進器這種大型且極度危險的部件是此次救援任務中重點監測的對象。

工程部隊已經開始在飛船周圍挖出壕溝,並在湖邊建起圍堰。防止飛船中的有害物質汙染周邊環境和湖水。

迫降區域的上空漂浮著一台天空球。那是氣象監測部門部署的氣象監控懸浮平台,主要是來監測迫降區域內的天氣變化。如有必要,可以依靠天空球內部的設備影響周圍氣象,給救援團隊創造有利條件。

剩下的救援隊則在安全距離外的預定救援位置待命。他們都在等待著指令。隻有監測部門給出了評估結果,確定了救援現場是否安全,能否采取救援行動之後,他們才會接到命令,開始展開行動。

當趙涵彥的運輸機到底迫降地點時,地麵上各個救援隊都已經將各自的裝備卸載了下來。每一支救援隊都肩負著不同的任務。各個救援隊根據事先的分工到達了指定出發的位置。他們正在加緊組裝和調試著裝備,隻等著一聲令下隨,便衝上前去開展救援。

趙涵彥的運輸機找到了一片相對平緩和結實的地麵。在強大引擎的推動下,運輸機平穩地垂直著陸在那片草地上。趙涵彥第一個跳下了運輸機。他指揮著其他人將運輸機上的裝備卸下來。一具重裝動力裝甲,一具飛行動力裝甲和兩台工程機器人被分批卸載下來。在其他人組裝和調試裝備的時候,趙涵彥默默走到運輸機前,遠遠地望著那艘迫降的飛船。

被眾多救援隊包圍的昊天號運輸飛船在衝擊中受損嚴重。船體已經嚴重變形。特別是飛船前部,已經看不出原來的樣子。透過破損的部位,趙涵彥能清晰地看到飛船內部的一些機械結構和布置。

趙涵彥站在飛船前,遠遠眺望著飛船。他的目光一直在飛船上搜尋著。他想在飛船上找到希望。他堅定地告訴自己,她還活著,一定還活著。

這時,從趙涵彥的耳麥裏傳來副隊長張猛的聲音。張猛在臨時組建的聯合救援指揮部裏協調著與兄弟部隊的協同合作,製定著趙涵彥團隊的行動目標和方案。

“離海航天中心發來指令,要求我們要盡全力搶救出量子中樞的飛船航行記錄和各種飛船的監控數據。我現在就把飛船3D剖析圖和量子中樞所在的具體位置發送給你。”

趙涵彥通過頭盔裏的腦波感應器,將傳過來的飛船3D結構圖調到頭盔的目鏡上。一個紅色區塊顯示了量子中樞在飛船的3D結構圖上,一條黃色的線,表明了正常的行進路線。趙涵彥通過目視控製,將飛船的3D結構圖來回地旋轉,調取了飛船的通道數據和線路管道分布情況。

飛船經受了這麼大的衝擊,內部結構不可能完好無損。裏麵的部件和結構肯定已經被撞得亂七八糟。所以,趙涵彥必須熟悉前往量子中樞的路徑和內部的艙室和線路結構。當在飛船內部行進中途遇到通道堵塞的情況時,方便他選定合適的位置,直接切開艙室的內壁,快速通過。

突然,趙涵彥通過3D結構圖看到了飛船球形指揮艙的結構圖。高天雪一定就在這艘飛船頂層的指揮艙裏。趙涵彥關掉了目鏡,摘下頭盔,抬起頭看向斜立著的飛船,看向位於那艘飛船頂部的指揮艙。

在趙涵彥的身後並立著兩台機甲。一台是具備防爆抗震、配備多種工程工具的重型動力機甲。另一台是具備飛行能力,能快速接近目標的飛行動力機甲。這個時候,趙涵彥隻要穿上飛行動力機甲,飛到上麵打開指揮艙的緊急撤離艙門,就能將她從這艘破損的飛船裏解救出來。

張猛似乎察覺到了趙涵彥內心中的憂慮。這個平時行事果決、雷厲風行的人在這一刻卻表現得如此安靜。張猛知道趙涵彥的擔心和猶豫。自己的愛人正身處險境,換做誰都會心神不寧。

“要不趙哥,你去救嫂子。搶救數據的任務,我讓其他人去執行。”張猛在耳麥裏說道。

趙涵彥依然沒有說話。他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遠遠地望著高天雪所在的指揮艙的位置很久很久。仿佛他的靈魂已經脫離了他的身軀,飛向了那艘飛船的指揮艙,飛到了他心中朝思暮想的愛人身邊。

許久之後,趙涵彥才垂下了雙目。咬緊的牙關讓他的腮幫微微隆起。他猛地深吸了一口氣,快速轉過身去,毅然跳上了那台能帶他在雜亂的飛船內部劈開出一條通道,直到通往量子中樞所在地的重型動力機甲。

幾分鐘後,監測部門向在場的救援隊發出了久等的訊息:飛船狀態穩定。可以進行救援。

所有救援隊的隊員們立馬攜帶著各自的裝備衝了上去。一時間,機械運轉的聲音,工程機甲的腳步聲,懸浮引擎的運作聲,單人飛行器的啟動聲,還有救援人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有的直奔飛船動力艙的艙壁,打算直接切開艙壁進入動力艙內保護裏麵的反應堆;有的要去打開能源艙,將剩餘的燃料與能量導出防止發生意外;的則扛著探測設備,深入飛船內部去尋找可能存在的隱患;的裝備輔助飛行器要飛到上層去解救裏麵的航天員。

就在眾人一擁而上的時刻,指揮艙的緊急撤離艙門突然自己炸開了。穿著抗壓過載服的莊卓遠竟然自己走了出來。這套抗壓過載服有數百公斤重,這讓莊卓遠每邁出一步都得使出全身的力氣。座位到側艙門才短短十幾步的路程,他前前後後花費了十多分鐘的時間。

靠近在艙門口的莊卓遠已經是氣喘籲籲,精疲力盡。他依然強撐著身體,一小步一小步地向艙門外挪去。他一邊挪動著,一邊用盡力氣從牙縫裏擠出聲音,向外喊道;“快,快......救......她......”

莊卓遠的雙手正抱著一個穿著太空抗荷服的人。通過麵罩看去,那人已經是血肉模糊,不成人樣了。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