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在這外麵時,隻是大致聽了一些,入宮來也見過幾位姐姐,隻沒深交,不知到底都是如何來曆。”
楚雲諾之前並不想和那些女人打交道,尤其入宮皇帝把新入宮的人差不多要見完了,連皇後族妹,聽下麵的小太監回來說,都臨幸過兩次了,她這兒沒有動靜。
她以為皇帝要晾著她,應該短期內不會見她才對,誰知他並不按常理出牌。
既然這宮裏的生活都開始了,也該知道知道到底是和什麼人共事。
王嬤嬤開始了她的講解,祁禦之前為一方霸主,後為一國之君,他的後院確實算的上清靜。
“皇後娘娘是陛下發妻,早年間在家鄉為陛下操持家務。陛下登基祭天之前才將她接來的,正好趕上了冊封禮。可能是早年間操勞太過,又與陛下久別,還未有子嗣。”
“娘娘為人平和可親,最是賢惠大度,想來您也見過她幾次了,能感覺的到,她不是愛為難人的。”
這和楚雲諾在家時聽到的情況差不多,看來這位皇後真不得皇帝的喜歡,把人一扔十多年,接進宮來還是為了堵那些流言的口,也不容易。
這平和可親,賢惠大度就不知道從何說起了,皇後其人,她心下嗬嗬兩聲。
“於妃娘娘是大皇子的生母,閨名翠兒,是陛下早年收下的隨侍丫頭。出身不高卻生了長子,入宮後直封的妃位。”
王嬤嬤看了看身邊的柳嬤嬤,抿了抿嘴,才又開口。
“這位娘娘和陛下年紀相仿,要比您大上不少,平日裏您多禮些是不會有錯的。”
“再有淑妃娘娘,她是二皇子生母。閨名陳月桂。老奴們聽人說,這個。”
楚雲諾看著這兩個嬤嬤麵露難色,知道她們在擔心什麼。她也有所聞,聽說這位淑妃也是在行軍之時跟著皇帝的,向來最得寵。
新人入宮顯不出來,未有高低之分,時日尚早不能分辯。
據說淑妃是一路跟著陛下南征北戰的,走的哪兒被帶在哪。在追隨皇帝的眾將那裏十分有名氣,也是如今最得寵的妃子。
“你們說吧,不用擔心我,我不過是隨意聽聽。”
王嬤嬤還是不太好張口,柳嬤嬤替她著急,見她好像是有點臉紅,她接口過來往下說。
“去歲聽說陛下當著眾人的麵,叫淑妃月牙兒,把皇後氣的當眾就甩了臉色。”
楚雲諾被嬤嬤的話險些逗的笑了出來,這有什麼不好意思說的,難不成她還能吃醋到去上門和淑妃較勁麼。
這點子故事,情節還沒有她看過的畫本子曲折,難為她們還要把它當成件大事來說。
這幾個高位嬪妃看來故事不少,有人守空房,有人常為伴,差別大的很。
說來也是,發妻和陛下年紀相當,甚至還要大上兩歲,早沒有鮮豔吸引人的氣質了。被自己的男人當麵與別的女人秀恩愛,確實有點虐心。
楚雲諾聽出來了,這皇後和寵妃這段能被傳出來,說明當時應該是鬧的有點大,事情不好遮過去。
沒有容人之量,這話說出來,對皇後半點好處都沒得。
話是怎麼傳出來的,皇後再沒腦子也曉得要約束下人,那餘下的兩個人就舍得思量了。
滿宮裏都能傳遍,這得是口口相傳才能做到的。還得是近身侍候的人全都眼瞎心盲,根本顧不上外界的流言才行。
依現在的情況來看,皇後的管理能力,也要差些,根本掌不住局勢。
與寵妃相鬥沒有資本,與陛下不過是年少的結發情義,這些年麵都沒見幾回。進了宮管不了後院,壓不住下麵的人。
要楚雲諾是皇後的家人,也得替將來家裏的前途操心。
她要是皇帝,那就更沒話說了,連家都管不好,如何給天下女子當表率?
要知道,女人成了皇後,那皇帝和外界對她的要求會是全方位的。
有絲毫的瑕疵都會成為對照組,雖然皇後永遠占著名位大義要比別的妃子穩當,可是皇後無能,皇帝麵上無光那是板上釘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