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的過程除了有些危險之外,房梁的“正與斜”還關乎著房子的質量。
這裏麵還有一個說話,都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百姓非常重視“上梁”這一環節。
而且村民關於“上梁”一事,在某些地方還會立下許多的規矩與流程。
第一就為了圖個吉利,要選擇吉日吉時;第二,還要請“太公”也就是傳說中的薑太公,據說薑太公神通廣大,能夠避凶驅邪,要請薑太公出來壓陣。
第三就是要掛彩,要在房梁的中間裹上一塊紅布,兩端貼上寫有“上梁大吉”以及“青龍扶玉柱,白虎架金梁”之類的吉祥話。
第四就是要祭梁,主家在上梁之前需要舉行祭祀儀式,討個吉利。
祭祀完畢就開始上梁、穩梁以及拋梁,這裏麵也都各有講究和規矩,最後一步完成,這個梁才算是真的上完。
夏嬤嬤一早去村裏的“老神仙”家裏讓人給算了個吉時吉日,此人叫李鬥魁,外號李瞎子,打從他爹那輩起家裏就是給人算命的,聽說是泄露天機太多,所以被老天奪去了眼睛。
村裏但凡有個紅白喜事,搬遷掛彩的都會找他給看一看。
算了吉時吉日,請了太公,然後就是掛彩,可這掛彩,紅紙上麵的吉利話一般都是找德高望重,家世恒昌的人來寫。
所有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村裏的裏正也是李家家族的長老李老。
李老四十歲的時候中了舉人,當時可是十裏八鄉的第一位舉人老爺,一時風光無限,隻是後來不管再怎麼努力也沒能高中進士,在家當了候選。
可一直到老了也沒能輪上,不知是不是被遺忘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他也算得上是德高望重的人,可先前因為學堂的事兒家裏跟他鬧了別扭,反正九郎是拉不下這個臉來去請人。
夏嬤嬤就說道:“請啥請,要說貴人,再沒有人比你鶯兒表妹更貴的了,你鶯兒表妹家祖上在朝堂上做過官,她不是貴人是啥,這字就讓她寫。”
村民一聽說夏鶯祖上還當過京官,頓時對其又是刮目相看,她有這一身識文斷字的本事也就不奇怪了。
於是這掛彩的事情就落在了夏鶯的身上,夏鶯對此也並不謙虛,得於太傅的教導,她也練就了一手好字,字一寫成,村民無不誇讚。
祭梁這日好多村民都來看熱鬧,隻見九郎在院子裏擺了個香案,香案上擺了三盤供果以及雞鴨魚各一樣。
其餘就是做木工用的墨鬥、曲尺。
然後點燃香燭、紙錢開始祭拜。
“今日‘祭梁’,田地開張,財源廣進,圓滿封頂,齊聚華堂!!”
九郎念罷,接下來就開始上梁,上梁時需要請八個父母雙全且八字非常好的男子爬上牆頭去“拉梁”,凡是父母不健全,或者八字不好的,都不能參與。
這種活有一定的危險,自然給的錢也比別的多些。
準備剛開始,夏鶯心中忽然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一個畫麵出現在眼前,她看見一個人從牆頭跌落下來,連帶著其餘人也全都栽了跟頭,最後木梁忽然砸下,導致有人吐血而亡。
“準備起梁嘍,上有金雞叫,下有鳳凰來,大家加把勁!!”一聲吆喝聲響起,拉回了夏鶯的思緒,她一身冷汗的抬起頭來,“等等!!”
她這一聲喊很是突兀,全部扭頭看向夏鶯,夏鶯則指著那八個人中的其中一個說道:“這個人不能參加。”
有人問為什麼。
夏鶯說出了在心裏編好的說辭:
“這個人你們看他麵白發汗,一看就是惡寒發熱,想必是得了風寒,若是待會兒手抖,木梁掉下可不得了,不如換一個人。”
房梁上的身穿褐色衣衫的男子被夏鶯所指,眼神猛然抖了一下,強自辯解道:“我沒病,我好的很,誰說我病了。”
這幾個人都是九郎找來的,其中有幾個都是九郎認識的人,有的是通過朋友介紹的,夏鶯指的那個他剛好不認識,不過眼下要換人,一時上哪裏找人去?
“我真的沒有病,這女子胡說八道!”男子衝夏鶯叫喊道:“喂,你又不是大夫,你憑什麼這麼說,這不是耽誤老子賺錢麼,老子跟你有仇,有本事你別蒙著臉,光明正大的跟大家夥說?”
夏鶯下意識的撫上自己的臉頰,她自然是知道如今的她這副麵孔是多麼的醜陋,若是村民見到,怕是會對她退避三舍。
一時咬著唇,低下頭來,眼裏不爭氣的含著淚光。
九郎本來還在猶豫,一聽這話頓時拉下臉來,不知為什麼,他聽不得別人說夏鶯半句不好。
“換人!!”
他當機立斷。
九郎這句話如一道炸雷炸在夏鶯的心口,讓她驚愕的抬起頭來,她沒有想到九郎這次沒有任何懷疑的聽從了她的建議。
還有這語氣明顯是在維護她。
九郎話音剛落,也讓牆頭上那人心一沉,一個恍惚,人就從牆頭栽了下來,眾人趕忙搶上去看,幸虧摔在了下麵的木板上,沒有大礙,隻是人已然昏迷不醒。
眾人七手八腳的把他抬到了院子裏空曠處,很快就有人請來了郎中,郎中看了之後說道:
“這個人真是不要命了,自己得了這麼重的風寒,還敢接這種活,沒得差點把命給搭進去。”
在場眾人一聽,皆心有餘悸,這上梁可不是兒戲,一根房梁少說也有幾百斤重,一個不小心就會連累大家夥跟著一起玩完。
方才要不是夏鶯及時阻止,這會兒大家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命站在這裏。
大家夥再次看向夏鶯的目光變了變,皆心存感激。
房梁落成接下來就容易很多了,十來天的時間就搭建好了屋頂,然後是剩餘的牆體,照目前的進度,應該再過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就能住人。
自打建房子開始,夏鶯姐弟倆一直同夏嬤嬤住在臨時搭建起來的木屋,九郎這段時間則一直住在石三家,他把兩條狗留下來看家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