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2章

  夏鶯替她說道:“姑姑多次上門討要,你們幾時說過要還,若非如此,怕你們還依舊不肯認。”

  “況你身為大嫂欺負弱妹,犯《南唐律例》十惡之罪第八目不睦之罪,理應受苔刑,姑姑念在兄妹一場的份上,才不與你們追究。”

  孟萍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她轉而把矛頭指向夏鶯:“我們夏家的事兒何時輪到你一個外人插嘴,你們姐弟倆指不定又是夏小蓮在外頭跟誰生的野種,沒得丟人現眼。”

  夏鶯冷笑道:“說這種話是要講證據,信不信我再告你一個汙蔑之罪,你一個殺人犯,還輪不到你在我們麵前指手劃腳,若不是姑姑攔著,眼下你們已經在大牢裏蹲著了!”

  “做人還是不要太囂張,下次可不會有這麼好運了。”

  孟萍的臉色精彩紛呈,緊緊咬著牙,眼神露出些許恐慌,過了一會兒,她收起滿臉的狠戾,臉上擠出一個笑容來,瞅著夏鶯說道:

  “說起來都是一家人,何必鬧得這麼不愉快,這些年沒有看好九郎,是我們的錯,該你們的我們會一分不少的賠給你們。”

  “至於那屍體的事兒,可真的與我們無關,那小娘子是逃難來的,在家門口暈倒,我們好心收留,誰知她卻一病不起,就此去了。”

  孟萍假裝抹淚:“人死在家裏,我們就是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明明是一片好心,最後也隻能這麼著,夏小娘子你也體諒體諒我們,我們哪裏敢殺人,你千萬嘴下留情,可不敢這麼說。”

  夏鶯一兩句話就能把她給唬住,如此膽小,想必也不敢殺人。

  隻是她說話眼神躲閃,也絕非像她說的這麼簡單。

  “你們也知道被人汙蔑的滋味了,凡事人在做天在看,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們既做善事,就應當做到底,把人好好安葬。”

  夏鶯此話雖對孟萍說的,眼神卻有意無意掃向孟萍的兒子。

  方才夏鶯說起提到地裏有屍體的時候,她察覺到孟萍的兒子夏長青的眼神抖了一下,便知這件事內裏有蹊蹺,孟萍說的話不盡不實。

  人或許不是他們殺的,卻可能是因為他們而死,真相如何,沒有人知道。

  夏家在峮河縣也算得上是名門望族,夏嬤嬤的娘夏鄭氏與夏老爺子總共生了二子一女,其餘皆是小妾所生,夏家大郎夏萬金雖是老大,卻是庶出,因此在夏小蓮麵前有些抬不起頭。

  夏家大房的人往九郎家送糧食的那天,村子裏好多百姓都來圍觀,她們沒想到夏嬤嬤上門鬧了幾日都未解決的事情,被夏鶯一張狀紙就給搞定了。

  竟讓一向潑辣的夏家大娘子孟氏低頭認錯,還把糧食跟地全都還給了九郎。

  光是糧食就堆滿了整個院子,孟氏還在往外掏銀子,她把手裏裝有銀子的荷包遞給夏嬤嬤:

  “現在剛春日,去年的糧食都已經賣了,不剩多少,我求著老太太和另外的幾房幫忙湊了五十石糧食,剩下的就折了銀錢,都在這裏了,你數數。”

  夏嬤嬤掂量了一下手裏的銀錢,拿給夏鶯,讓夏鶯幫著算了算。

  眼下一石粟米六錢三分,一石中等小米八錢二厘六分,一石上等大米二十二錢九厘八分,這裏總共有粟米三十石,小米十石以及大豆、玉米若幹石......剩下的折算成銀錢一共是一百一十兩零八百文。

  夏鶯數了數荷包裏的銀子,發現數目上少了二十兩銀子,而且那糧食全都是陳糧。

  大房手底下可是也有幾間鋪子,這賬估計算的比誰都精,怕是故意少的這些,說來說去還是欺人太甚。

  孟氏在一旁站著看著夏鶯眼花繚亂的撥那算珠子,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最後夏鶯看過來的眼神讓人心裏一抖。

  “大娘子這賬是不是算錯了?”夏鶯目光逼人的淩厲,讓人自覺心虛。

  當初母後並不打算讓她學數術,不過她對數術倒是很感興趣,私下裏纏著太傅教了她,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

  孟氏幹笑道:“沒錯,就是這麼多。前些年九郎吃的用的都是我們在管,我們養他十年,怎麼說也得有二十兩銀子了。”

  一旁的九郎一聽這話,臉色一陰,當即冷喝一聲,“你這老婦嘴裏沒一句實話,若不然咱們再上衙門走一趟!!”

  孟氏眼神一哆嗦,身子往旁邊躲了躲。

  夏嬤嬤趕忙拉了九郎一把,:“九郎,算了,一家人不必計較這麼多。”

  她又轉向孟氏,“麻煩大嫂跑這一趟,這大老遠的,不如進屋喝杯茶再走?”

  孟氏鬆了一口氣,瞧了一眼眼前破舊的草寮似的房子,眼中閃過一抹嫌棄之色,推脫家裏還有事,立時就帶人走了。

  她一走,看熱鬧的村民也就散了,夏嬤嬤親手舀了一鬥糧食叫住李阿婆。

  “李嬸子,這些年多虧了你照顧九郎,這些糧食你拿著,千萬別跟我客氣,這都是你應得的。”

  李阿婆擺手不要,夏嬤嬤堅持要給,並讓九郎給親自送到她家,李阿婆推脫不過,這才要了。

  李阿婆從籃子裏抓了一把青菜給夏嬤嬤,“我園子裏的菜多的是,你們要吃盡管自己去摘。”

  “九郎也算是我看著長大的,這孩子爭氣,跟著村子裏的石三兩人靠著打獵也能掙了不少錢,他也經常孝敬我,我一直都把他當親兒子看待。”

  李阿婆也有自己的兒子,隻是娶了個不好相與的兒媳,整日給李阿婆臉色看,將李阿婆攆到外頭牛棚裏住,給她專門蓋了一間草房。

  李阿婆時不時的來看望九郎,有時還給做飯,補衣服,做到這個份上,已經很難得了。

  夏嬤嬤手裏有了銀子,就又給家裏添了好些家具,因夏鶯要教夏木棠跟九郎認字,所以就又買了個書案和筆墨紙硯,這樣就不用再趴在地上學習了。

  她則給自己買了一架紡車,準備在家織布賣錢。

  因屋子裏每逢下雨的時候都會漏雨,所以夏嬤嬤幹脆又拿出了二十兩銀子把房子給推倒了重新蓋,九郎找來泥瓦匠,自己也親自動手,石三也過來幫忙,又給夏木棠帶了新的玩意兒來。

  人家來家裏幹活,要管一頓午飯,夏鶯整日裏看著夏嬤嬤做飯,時間一長,她自己也學會了,已漸漸開始上手。

  閑來無事的時候還會跟著夏嬤嬤一起上山采野菜以及蘑菇回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裏人除了種地之外,閑暇時間都上山采藥材賣,村民多多少少也能識得幾味藥材,曉得幾個治病的偏方。

  若是得了風寒,自己在家就能治,熬些柴胡加上蜂窩來喝。

  這天黃昏夏鶯等人離開正在收拾東西,忽聽一群村民在山裏喊,似乎是小石頭不見了。

  念著都是一個村子的,夏鶯與夏嬤嬤也都放下手裏的活計幫著一塊尋找。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