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載體空間載體空間
尚丘

第三章 大學城

六個月後,大洋彼岸,美國東部M大學。

華裔副教授吳佑問正在給學生上空間導航課,黑板上的一個公式S=V.T被教授用粉筆圈出來,“距離等於速度乘以時間,我們就是被困在了這兒,和存在上限的速度相比,星際空間實在太大,以現有的技術,靠化學火箭或等離子推進技術,隻能勉強滿足恒星係內的航行。要想實現恒星際載人任務,使用化學火箭不太現實,若幹年後,即便我們的飛船推進技術有所突破,能夠達到光速C的一半,也無法實現有意義的星係間航行。”吳佑問翻了頁講義補充道:“簡而言之,速度不是解決星際長程航行的方法。”

“如果把飛船速度提高到接近光速,星係間航行難道還不可行嗎?”一個學生問道。

“銀河係半徑約五萬光年,太陽係所在的位置距離銀心二點八萬光年,就算飛船接近光速飛行,也需要連續航行兩萬多年才能到達銀河係邊緣,超過兩萬年的航行時間,即便是無人飛船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吳佑問。

“接近光速的話,地麵上兩萬多年,對於飛船上的人來說隻是很短時間,不是嗎?”剛才提問的學生追問。

“根據相對論時間膨脹效應,飛船內的時間確實會被壓縮變短。我們來舉個例子,如果想通過時間膨脹效應,把地麵上兩萬多年壓縮成飛船內的一年,飛船速度需要達到0.999999999C。在這個速度上航行,原本平和安靜的星際空間將變得危機四伏。”

吳佑問翻了頁PPT,投影儀上顯示出《星戰》“千年隼”號啟動光速飛行的經典畫麵:“我們都很向往科幻電影中那些情節,艦長發出命令,飛船瞬間達到或超過光速。如果從工程學上分析接近光速飛行的飛船,就會發現麵臨諸多難題,比如導航,控製,通訊等等。這其中每一個子係統,都會讓未來世界的工程師們掉光頭發。退一步講,就算飛船不導航,不通信,甚至不控製,飛船加速至接近光速一段時間後,也將麵臨灰飛煙滅的尷尬局麵。”

吳佑問又翻了一頁PPT,投影儀上顯示出一張關於星際物質密度的圖表:“宇宙空間並不是絕對真空,到處飄蕩著微小氣體分子和塵埃顆粒,最保守估計,平均每立方米星際空間中,氫原子數目大於一,在銀河係內部,星際物質密度至少再高一到兩個數量級,盡管這個密度對於低速物體來說非常非常稀薄,可以忽略不計,但涉及接近光速運動的物體,情況就變了。假設飛船截麵積十平方米,當飛船速度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每秒鐘星際物質和船體之間會發生幾十億次碰撞。超高速條件下,即使非常微小的塵埃顆粒和飛船發生碰撞,也會釋放出驚人的能量,這種高頻超高速撞擊的能量累計下來,足以破壞船體外殼結構,同時產生致命X射線殺死船員。給飛船加上護盾也沒用,因為超高速撞擊下,護盾本身也會灼蝕瓦解。”

“不能用力場屏蔽掉這些星際物質嗎?”一個學生問道。

“到目前為止,能夠屏蔽中性粒子的力場還沒有被發現。”吳佑問。

“星際旅行不是還有蟲洞嗎?”講台下又冒出一個聲音。

“沒錯,蟲洞,星門還有曲率引擎,也都是科幻電影裏常見的星際航行手段,這些方法是對空間本身進行改變,以實現長距離穿越,理論上確實可行。”吳佑問喝了口水繼續講道,“但是,一切避開定量分析就下結論都是耍流氓。一九一九年,英國的愛丁頓爵士,主持了驗證廣義相對論的那個著名實驗,他以遠處的恒星為基準,在日全食期間,測量光線在太陽附近偏折的程度,測量數據顯示,光線僅偏折了萬分之零點五度。大家看到沒有,以整個恒星太陽的質量,也隻不過使太陽周圍的空間發生了極其輕微扭曲,用質量或能量扭曲空間的效率如此之低,如果想讓距離遙遠的兩個星係,通過空間扭曲方式互相接近,需要製造一個宏觀尺度的蟲洞,最保守估計,也需要恒星量級甚至星係量級的奇異負能量,我們根本沒有可能負擔得起,相比之下,人類實際所能掌控的能量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某位研究金融股票的人士說,有足夠多的錢就能收購蘋果公司,這個說法本身或許沒錯,可他兜裏一共隻有十美元。”

學生們聽了吳佑問的解答滿臉泄氣。

吳佑問:“實際上,製造可控蟲洞比光速飛船難度更大,因為蟲洞會改變空間拓撲結構,對整個宇宙都會帶來未知影響,退一步講,如果真有外星人能做到可控蟲洞旅行,不知他們是否會考慮下,一路上被其掰彎的星係的感受?”

講台下一陣哄笑。

吳佑問:“當然,跨越超遠距離的方法不止這些,換一個角度來看,地球周圍的空間與河外星係的空間沒有什麼不同,兩處空間也呈現連通狀態,根據量子理論推斷,構成我們身體的物質微粒,存在一定幾率出現在河外星係甚至更遠的地方,不過要想攜帶意識跨越超遠距離,還須另辟蹊徑。”

講桌上,吳佑問的手機屏幕靜靜閃了兩下,提示收到新消息:“您的訂餐大肉丸子已送到。”吳佑問瞄了眼短信又看下時間:“下周四我們開始講太陽係內的空間導航,今天的課先到這兒,大家下周見!”

下了課,幾個學生意猶未盡,繼續爭論著遠距離星際航行方法,吳佑問從教室出來,騎上折疊自行車離開學校。穿過幾個街區一大片綠地,不到一刻鐘,吳佑問來到同事Richard教授家,Richard教授已經等在門口的車裏,吳佑問上了車,藍色小皮卡向城外駛去。

“三號探測器的硬件部分,下午在山上已經總裝好了,軟件配置最晚到下周一能搞定。”Richard邊開車邊說。

“看來我們的計劃真要提前了。”吳佑問。

“是啊,沒想到上半年進展這麼順利,原以為要拖到聖誕節以後。”Richard,“這次秦翀功不可沒,他的幾百行代碼砍掉好幾個舊模塊,原計劃要升級的硬件,現在不更換,主控程序也能順暢運行,秦翀真是個天才。”

“有些技術我們確實落伍嘍,自動控製、還有軟件方麵應該請更專業的人來做,當初還不放心秦翀負責控製係統,看來我低估了這群年輕人。”吳佑問。

“時代不同嘍,英雄出少年,特別是他們這代年輕人。記得我們上學那會兒,想查個電動機參數,得跑到圖書館,翻半天索引卡片,然後去書架拿書,再一頁一頁找,現在他們敲幾下鍵盤就行了,信息時代呀!”Richard。

“Richard你又懷舊了。”吳佑問,“不過有時候我覺得還是那時候好,節奏慢,沒那麼多選擇,花時間想好了才敢去做,現在麼,有N多選項等著你一個個去試,都懶的仔細想嘍。”

“你比我還懷舊,不是嗎?”Richard淡淡一笑。

“對了,秦翀這會兒還在山上嗎?上個月他向我推薦你們學院的一個人加入。”吳佑問。

“秦翀下午有實驗要做,中午忙完就回學校了。”Richard把車拐下高速公路,“他推薦的人,你不說我也猜得出是誰,其實不談三號探測器項目,我們也需要更多像秦翀這樣的新鮮血液加入。”

“是啊,等這次忙完,我們一起找他們談談。”吳佑問。

藍色小皮卡載著二人在郊外奔馳,城市的喧囂被遠遠拋在後麵,不知不覺,平坦大道變成盤山小路,車開始連續爬坡,開上一座小山。夏日傍晚,山間景色格外青暖,一抹晚霞掛在天邊,幾隻鷹隼在遠處山頂盤旋,吳佑問沒心思欣賞窗外的美景,心裏盤算著三號探測器將會帶來的各種可能。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