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女掌事女掌事
虹藏九

第15章

翌日大早,崔蘭溪起的比阿笛還早一些,他拄著拐杖上井裏打了水,洗了個冷水臉,束發穿衣,阿笛打著哈欠起來時,他已然坐在屋外讀書。

長袍如青山淡雅,常年垮下來的臉,今兒卻出乎意料地微微上揚著。

阿笛煮了一大鍋米粥,炒了一碟白菜,一碟蘿卜絲,伺候他用飯時他說:“用了早飯,你隨我出門一趟。”

“嗯,咱們這是要去何處?”

“去張府。”

“張府是指郡守大人的府邸?”

阿笛不知他怎會突然要去那個地方。

他拄著拐杖走不了太遠,府上沒有車,阿笛正想著如何出門,阿貴哥倆過來吃飯時,崔蘭溪對哥倆說:“上午要勞煩二位隨本王出門一趟。”

哥倆麵麵相覷,九王爺極少吩咐他們事情,畢竟兩方的立場不同,哥倆一直都在監視九王的一舉一動,王爺自己非常清楚。

阿貴問:“王爺這是要去何處?”

“本王要去一趟張府,會一會郡守大人。”

“所為何事?難道是老道那件事?”

“嗯,是,也不是。”

崔蘭溪後腰抵著個靠枕,端坐道。

阿貴沒再問其他,用了早飯,幾個人便收拾收拾,鎖了門出發。

附近恰好有一輛牛車經過,阿笛付了錢,托人載著他們前往張府,張府距離萬壽宮很近,萬壽宮算是洪都城的中心,郡裏的達官貴人全都聚集在此處,是個非常熱鬧之所。

崔蘭溪極少出門,今兒選擇出來,是為了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他們拜上名帖,門房進去通傳,張盎急急忙忙出來迎接,張盎這個地方官權利非常大,整個豫章都屬於他一人管轄,從征兵收賦,到農作商賈,都是張盎一人說了算。

此人在官場混跡數十年,場麵上的事情很了解,九王爺雖然被貶到此,但是王爺親自上門,他依舊奉上了一盞金瓜貢茶。

崔蘭溪素袍加身,握著茶盞輕輕搖晃,好似在喝一盞酒,張盎不知他突然登門所為何事,鬥膽猜測道:“王爺,這許久不見,貴體金安呐?”

端坐著的男人驀地輕嗤一聲,笑了一下,將張盎給嚇一跳。

崔蘭溪雖然身殘,那股天家養出來的威嚴卻絲毫不減。

“本王來豫章已有一年之久,前段時日殺了個老道,那樁懸案還未解決,死了三百多人,這麼大的事情,聖上那邊該知道了。”

地方出了大的命案,按理是要上報朝廷的。

張盎拖了一年未報,已然不合常理。

“當初出事之時,下官剛好在外巡察,回來時底下人說已經找了凶手,那個凶手常年瘋癲,動手打人也是家常便飯,關進大牢沒多久就自殺了,底下人匆匆結案,下官本以為那件事就得到此為止,孰料..............”

“張大人,底下人失職,可不是你隱瞞不報的理由,聖上若知道此事,你覺得他會如何處置?”

“下官該死,一時間擔心聖上問罪,故而拖延上報了,請王爺在聖上麵前替下官說幾句好話,下官感激不盡。”

每月一封信是阿貴送出去的,崔蘭溪並未插手,今兒他帶上哥倆,不過是做做樣子給張盎看。

張盎自是早就搞清楚王府這幾個人的來頭,一見阿貴和小林子也來了,以為九王爺與這二人是一夥。

崔蘭溪問:“老道的藏身之所可找到了?他是為何要殺人?”

“找到了,就在六眼井那塊地,從他家中搜出許多金銀財寶,估計就是殺人劫財罷了,這等江湖之人,死有餘辜。”

“本王看老道可不僅僅是為了錢,他在去年一口氣弄死三百多人,後來銷聲匿跡一段時日,最近又重新動手,若真的為了錢,這消失的一段時日他去了何處,是否在別的地方又犯案了?這麼大的事情,張大人該去查一查才是,別又弄出個大案子來,到時候本王可就保不了你了。”

張盎擦了把汗,連聲應下。

崔蘭溪問了案情,忽地又說:“金秋之日,處處豐收,本王聽說豫章此地盛產大閘蟹,魚蝦肥美,水稻飽滿,還有許多的新鮮素菜和果子............”

張盎了然,道:“王爺,下官府中剛好新得了一批鄱陽湖的大閘蟹,還有新鮮魚蝦數百斤在湖裏養著,今年新收上來的水稻也甜美極了,下官立刻讓人給送到府上,請王爺不要嫌棄。”

崔蘭溪道出此行的真正目的,滿意地起身,一邊的少年郎扶住了他的身形,他低首衝阿笛露出一個得逞的笑容,阿笛小臉一紅,忙得別開頭去。

“對了,張大人,去年豫章鬧了水患,收成不好,聖上特意關照,故而沒有繳賦進貢,今年既然是大豐收的年歲,就得正常進貢了。”

九王爺被貶來豫章,當初聖上是劃了豫章此地給他的,每年豫章向九王繳賦進貢,九王再向朝廷進貢,這裏是九王的封地。

一年來他病在府裏,沒有主動過問過此事,底下人也欺負他病重,連問安都不會,今兒他起了興致,特意來提及此事,張盎立刻就懂了,他是王爺,無論如何,一個地方官不可能明目張膽欺負到王爺頭上去,張盎當即表示,擇日就派人把這一年的收成列個賬目,上交到王府。

阿笛扶著崔蘭溪出了張府,外頭秋高氣爽,四下田地之間的稻穗金黃飽滿,崔蘭溪對阿笛說:“往後府裏的家計該不會那般困難了,你可得替本王好好打理家產。”

阿笛笑著道:“我還以為公子來做什麼的,當真是關心老道?誰想到,你竟然是來要錢的,還要的這麼猥瑣,這個是不是叫同流合汙?”

崔蘭溪唇角輕輕牽扯了一下,拄著拐杖一步步朝前走,幾人路過萬壽宮外,阿笛買了好些肉,雇了牛車,趕在午飯前回府。

午飯做了鍋包肉,阿貴哥倆吃的歡暢,崔蘭溪和阿笛一口一口慢慢地吃著,吃相倒是一樣。

“公子,下午我想出門找一找那個六眼井在哪裏。”

阿笛說。

“嗯,你去找找,附近二裏地,應該不難找,我覺得老道不僅僅是為了錢財那般簡單,他背地裏可能還做了別的勾當。”

崔蘭溪的感覺很敏銳,阿笛吃了飯洗了碗便出門去,阿貴和小林子叮囑她小心一些,她笑著便溜達遠了。

羊子巷外荒蕪一片,因為附近二裏地都無人居住,農田荒蕪,民居破敗,偶見野狗穿行。

她往前走了好一會才見一個老嫗在路邊拔野菜,上前問老嫗:“婆婆,你可曉得六眼井在何處?”

老嫗聽說她找六眼井,頓時緊張起來:“小子,那個地方不好,死了好些人,陰魂不散,可別去。”

“當時那些人是怎麼死的?”

“六眼井裏的水本來很好喝的,清甜可口,附近的人家每天都去那裏打水,有一天不曉得怎麼回事,附近的人喝了井裏的水都死了,一個上午死了三百多個人,哎,真是造孽啊。”

喝了井水死了,這樣看的話,井水裏應該有毒。

阿笛說:“我也是聽說這樁慘案,事情都過去一年來,想去看看六口井,不如婆婆帶我去瞧瞧罷。”

看少年郎彬彬有禮,老嫗背著手,領著她往遠處的一個小山坡走去。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