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就拉不下這個臉做個體,更別說為了一兩分錢吆喝了。
但童秀不同,她一不覺得做生意丟臉,二臉皮厚,吆喝起來也不怕丟臉。
聽見她的吆喝,還是有不少人湊了上來的。
改革開放也有六年了,農村人多少也有了點閑錢。但是蘋果和梨這種貴水果,不少人家還是買不起的。但是現在蘋果和梨隻要兩分錢?
這麼便宜?
尤其是陪著過來看電影的小孩,看見了眼睛就挪不開了:“娘,蘋果,蘋果,還有梨。”
苦啥也不能苦孩子。
這些一年到頭在田裏刨食的農民,最願意花錢的地方就是在孩子身上了。這時候也好,秋收剛完,又碰上放電影這樣的熱鬧日子,買一塊也不是不行。
一個中年嬸子上來問:“真的兩分錢?”
童秀道:“兩分錢,不過兩分錢隻有一塊。一斤蘋果六毛錢呢。我這裏一小塊隻要兩分錢,兩分錢也不貴,買回去給孩子甜甜口。”
“你看看您要我就給您切。”
小孩搖著他娘的手臂:“娘,娘,蘋果,蘋果......”
“便宜點不成嗎?”
童秀笑眯眯的:“這價已經很便宜了,我這也是小本生意。”
娃兒催得緊,口水都快下來了。中年婦女咬了咬牙:“切,你給我切......兩塊,還有那個梨是不是也是這個價,也來三塊。”家裏可不止這一個孩子,總不能隻給一個孩子。
童秀刀工飛快,隻是幾下功夫就將撞壞了一塊的蘋果完完整整削了出來,又切了兩小塊,用竹簽插上,並上之前削好的梨遞了過去:“給您,拿好咯。”
小孩樂開了花,一口就把蘋果咬了一小塊。
中年婦女也露出個笑:“錢給你。”
童秀笑眯眯收了錢:“祝您家人平安了。”這吉利話也有講究,對擺攤的說生意興隆,對這種地裏生活的,生不起病的就得說家人平安。
中年婦女果然開心了:“這小姑娘,嘴真甜。”
有了第一個開張,後頭就好做了。尤其是小孩進了人群裏,和小朋友炫耀了一圈手裏的蘋果之後,其他不甘心的小朋友都死皮賴臉拉著父母過來了。
“娘娘,吃蘋果,吃梨,吃甜果子。”
“姑娘,給我來七塊。家裏七個孩子呢......”
“姑娘這梨甜嗎?”
“姑娘,再來五個,孩子饞嘴,沒辦法。”
......
縱是童秀手腳靈活,也有些忙得不可開交。
不過,她說話好聽。便切邊和各位嫂子們搭訕,誇這家女娃生得漂亮,誇那家小子真壯實,又誇嫂子的衣裳時髦,比得上城裏人了,逗得嫂子們笑個不停,倒也沒有讓這些農村嫂子們等得不耐煩。
直到電影徹底開場了,童秀這裏才漸漸散了。
她的竹籃裏也基本空了。
她之前還怕賣不出去,想著專撿衣著好看的小嬸子逐個推銷呢。沒想到這年頭農村比她想象的還是稍微有錢一點。
她把錢收好,想問問童靜想不想看電影。
今天放的是黑白電影《智取威虎山》。
誰知,她回頭一看,這小家夥已經趴在她背上,累得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