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扭頭就走。
走了不到三十米,就看到了第二家水果攤。這兩家應該是一個進貨渠道,都在清理攤位上剛進的水果裏頭的撞壞的部分。
這回,童秀直接開了價:“兩毛錢一斤,老板你這些水果賣不賣?”
老板是個和氣的中年婦女,麻利地道:“賣,幹嘛不賣。”
這蘋果正常市價就是六毛錢一斤,她平時滯銷的水果打折賣也就一毛八一斤的價。現在這小姑娘還能出兩毛一斤,她幹嘛不賣。
童秀一口氣買了所有的。
一共十斤,有蘋果,有梨,還有幾個橘子,一共兩塊一。童秀租了個大竹籃子和一把舊的水果刀,交了一塊錢押金。
這年頭國家生產力不足,就屬金屬貴,一把刀要四塊錢,童秀還真買不起。
攤主給童秀抹了個零頭,還塞了塊小餅幹到童靜手裏:“給小孩甜甜口。”
童秀真誠地道謝:“謝謝您嘞,生意興隆。”
老板也喜歡童秀的爽利:“借你吉言了。”
童秀拎著一個大竹籃子的水果從第一個攤位走過時,小年輕攤主眼睛都瞪圓了。等他打聽到童秀是花了兩毛錢一斤把所有壞水果買走時,真是腸子都悔青了。
他這裏的壞水果比第二個還多呢。
他今年標的是一毛五一斤,都沒多少人買。
真是虧大了。
誰知道這鄉巴佬還真能掏的錢出買水果啊。
他大聲招呼著童秀:“同誌,同誌,你還買水果嗎?同誌......”
童秀聽見了,頭都不回。
現在後悔,晚了!
童秀買了水果,又在市場上買了兩盒牙簽,花了兩分錢。眼瞧著天色昏暗下來了,她就帶著童靜往那中年婦女說的,今晚放電影的村子走。
路上她給了童靜一個橘子,讓她一路掰著吃。
童靜顯然沒吃過水果,咬了一口後眼睛都眯了起來:“好吃。”又掰了一塊喂給童秀:“姐姐也吃。”
童秀避過了:“姐姐吃過了。”
童靜堅持要姐姐吃。
童秀沒辦法,才啃了一小口:“姐姐吃過了。”
小童靜這才慢吞吞地吃起東西來。
這個叫井口村的比童家村離鎮上近多了。不到一小時就到了。童秀順著打聽到放映隊放電影的位置,去了以後才發現,這人比她想象中的多多了。
熙熙攘攘擠在了一起,看起來足有百多人,大部分都端著小板凳。她還看見了幾個同行,拎著個竹籃,裏頭裝著瓜子、落花生。
大概附近幾個村的人都來了。
人多好啊。
人多錢才多。
尤其是在這人多,小孩兒多的地方。她買水果不為別的,是為了倒賣,把水果切成塊,將好的部分留出來單賣。
這還得虧她沒人照顧,從小就自己下廚,鍛煉出了一手好刀工。
人多,怕孩子丟了。童秀讓童靜背在她背上,把外套脫下來,綁好了。她拎著大竹籃,就鑽進了人群,開始了吆喝:“蘋果,梨,好吃的蘋果梨,一塊兩分錢。”
這年頭吃商品糧,有固定工作的城裏人才是值得驕傲的。至於這種擺攤的搞個體的都丟臉。這是社會的普遍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