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靜捧著熱騰騰的饅頭都不敢吃:“姐,這都是咱的?”
童秀笑了:“嘗嘗好不好吃。”
童靜咬了一口,重重點頭:“好吃,比玉米窩窩好吃。”
童秀摸了一下童靜的頭。富強粉是高筋麵粉,和後世相比算不得非常精細。但童靜可是從小吃紅薯麵,玉米窩窩長大的,能不喜歡嗎。
童家不窮,至少有個木匠爹,還有個教書先生的大伯。童家在村裏也算條件中上,但童秀童靜兩姐妹從來沒吃過好的。
因為童老太重男輕女且偏心,家裏隻要有精米精麵和肉,準是給大房和二房的男孩的。
童靜爸媽都是懦弱的,也不敢爭。
可憐童靜,長這麼大,連精麵饅頭都沒吃過。
她摸著童靜的頭:“等著,姐給你掙錢,讓你天天吃紅燒肉。”
這麼乖的孩子,別人不寵,她來寵。
吃完了饅頭,童秀牽著童靜的手,去逛市場。她手上才三塊兩毛一,不繼續賺錢,她們姐倆都要餓死。
一麵走著,童秀一麵感歎。
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過來了。
不同於農村一色兒的黑白軍綠墨藍等耐洗耐磨的色調,城裏人一些人的衣服已經鮮亮起來了,還有不少人已經穿上了喇叭褲,白色的的確良襯衫,配上黑色喇叭褲,清清爽爽的,還真好看。
和一個喇叭褲小夥擦肩而過時,她還聽見了對方嘴裏哼的不成調的《甜蜜蜜》
她走到了一家水果攤的旁邊,看見攤主正把幾個因為運輸不當,爛掉了的蘋果和梨單獨揀出來,邊撿邊歎氣。
童秀一下有了念頭。
她知道怎麼賺錢了。
“大哥,您這蘋果和梨要賣嗎?”
小攤主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年輕,抬頭覷了童秀一眼,沒好氣地道:“賣什麼賣,沒看這蘋果都撞壞了嗎!真是晦氣,本來就生意不好,還壞了這麼多。”
童秀道:“攤主,要是我願意把這些水果買下來呢?”
小攤主懷疑看了眼童秀,看她打著補丁的衣服,又看了眼她牽著的童靜眼巴巴地望著水果的眼神,心裏斷定了這就是一對窮鬼,幹脆趕蒼蠅似的趕著。
“去去去,農村的鄉巴佬,別在這裏搗亂,妨礙我做生意。”
這年頭城鄉鄙視鏈比後世嚴重多了。
一個戶口就把人分割成天然的兩個等級。
要不然童家那些人也不會那麼巴著張青那個知青老師。巴著他,還不是指望他以後把童紅帶成城裏戶口,給家裏也創點實惠。
但童秀不受這閑氣。
她是來買東西的,可不是來受氣的。平時受百貨商店的售貨員的氣就算了,個體攤位上還受氣可真是笑話了。
這市場上可不止這一家賣水果的攤位。
八十年代遍地是黃金不錯,可不會做生意的人,就是把金子放他麵前,讓他撿金子也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