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父親參加高考,他們家已經一貧如洗。結果母親咬牙苦撐他卻沒考上。
醺酒的父親在某一日忽然幡然醒悟,重新拿起被丟棄的書本開始奮戰,母親很欣慰,省衣節食的讓父親讀書,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結果他還是沒考上。
這個時候,村裏其他同樣沒考上的知青們開始找別的回城的路子了,比如,找關係,比如,倒插門,比如,嫁到城裏去等等。
見有些人真的用這種方式回城了,剩下的人心裏更活絡了。那個時候,所有的人像是瘋了一般,就為了回城的名額,什麼事情都幹的出來,人性在那一刻遭受了巨大的考驗。
他們村還有個女知青,沒下鄉之前家裏也算是中產家庭了。她是父母的獨女,結果某天,她忽然接到通知,說她的父母出了事故身亡,讓她回家繼承她父母的財產。
這事不知道怎麼被村裏一個無賴知道了,那個無賴早就惦記那個女知青,後來得知這個消息更不肯放手了,百般糾纏,見那女知青不肯就範,終於生出了歹毒的心思。趁著晚上將那女知青玷汙了還揚言是那女知青勾|引他。村民們都不信,但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那女知青見自己父母剛剛沒了自己清白又被毀了,一怒之下急火攻心就這麼追著她的父母去了。
那無賴拿著女知青的證明信,堂而皇之的找了個女人冒名頂替繼承了女知青的家產。
那時候,隻要有證明信就是通行證,其他什麼都沒用。因為誰也不認識誰,證明信是唯一能讓人信服的。很多人為了搞到證明信,也是花費了不少的心思。
這件事情,在他們村裏不是什麼秘密,但沒人敢說,就因為那個無賴“有關係”。
趙海燕還記得,那個無賴後來搖身一變,乘上改革開放的尾巴暴富了,不過最後聽說犯事了,這件事情也被人捅了出來,判了無期。
趙海燕收回思緒,外麵的吵鬧不知道什麼時候停了。但趙海燕知道,她父親走了。
他的一個女同學家裏有點關係,隱晦的跟趙衛國說了說,趙衛國為了回城的名額,就這麼拋家棄女了。
趙海燕想下床,結果身體虛弱的不行,她喊媽媽,但楊蕙蘭實在沒心思搭理她。趙海燕不得不撐著虛弱的身體,走到堂屋裏,就看到母親呆滯的坐在門檻上,看著外麵的馬路,傻呆呆的沒一點反應沒有。
趙海燕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前世父親去了城裏,留下他們母女倆被村裏人嘲笑,後來母親受不了刺激,精神有點失常,她十五歲那年,父親回來了,不過那個時候,母親已經去了。趙海燕跟著年邁的外公外婆過日子,父親找來的時候,她哭的很傷心,本不想跟著父親去城裏的,但外公外婆說他們年紀大了,沒多少日子了,他們不放心她,讓她走。
趙海燕六神無主,跟著父親去了,臨走那天,林振宇跑來找她,說他要去當兵了,讓她等他。
趙海燕同意了,自從父親去了後,她被村裏的小夥伴孤立了起來,隻有林振宇,跟她同命相連,最然很多時候嘴欠的不行,但那種更像是拌嘴的感覺,讓趙海燕怦然心動。倆人心照不宣,但誰也不敢捅破那層窗戶紙,直到她要走他要去參軍。
後來,父親的官也來越大,她雖然是他的女兒,但在那個家裏就像是透明的存在,她小心翼翼,不敢惹弟弟妹妹。她更像是趙家的免費保姆,放學回來後搶著做一切的家務事。等她上高中學業開始重了後,家務活稍微沒做,都會惹來繼母的念叨,還有弟妹的白眼。
漸漸的,趙海燕變得更加的沉默寡言起來,她忽然就很懷念那個小山村,雖然被人嘲笑,但還有真心待她的姥姥姥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