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3章

兩種不同的階層,從一開始的相互衝突著,磨合著。最後,開始通婚,畢竟年齡都擺在那了,有些老實本分的知青們,開始跟農村人處對象,成分好的適齡男女很受追捧。

  趙海燕就是那個時候產物,她不知道自己是幸運的還是悲慘的。幸運的是她的父親是知青有學識,她從小就被父親教的很好。悲慘的是,她最後也是因為父親,才落下終生未娶的下場。

  她的父親叫趙衛國,就是那一批知青中的一員,母親是個老實厚道的農村婦女。因為成分好(三代都是赤貧),長的也不錯,在村裏很是吃香。識一些字的母親,總覺得村裏那些隻知道扛鋤頭大字不識一個的糙漢子,不是她的良配,她喜歡溫文爾雅書生氣息的男人。於是,姥姥姥爺將目光定在了那一批知青的身上,最後,選中了父親。

  趙衛國符合那時候父母選女婿的一切條件,人高馬大,帶著圓圓的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又是知青有學識,比村裏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好太多太多。

  嫁給父親,母親覺得這是她這輩子最驕傲的一件事情。

  父母結婚的第二年,趙海燕出生了。 

  她出生在那個“讀書無用論”最盛的8年裏,好在,趙衛國還是堅持讓她讀書,這一點,趙海燕是感激的。

  而那時候,村裏的其他小夥伴們都掛著鼻涕穿著臟兮兮的衣服,夏天割豬草,放牛,秋收的時候跟著大人後麵跑來跑去忙進忙出,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同齡中隻有她,被母親收拾的很幹淨也很文靜,每天背著花布包蹦蹦跳跳的去上學。

  看到長輩都甜甜的叫著,兩根有點泛黃的麻花辮也是十分可愛的,走到哪都被讚一句乖巧懂事。

  哪知好景不長,要恢複高考的消息在這些知青們中傳開了,這讓這些已經打定主意一輩子紮根農村的知青們頓時炸開了鍋。知青們好不容易被壓下的心思再一次活泛了。她的父親也是,他不在“地、富、反、壞、右、”的政審中,可以去省城參加高考。在得知消息後很是激動的暢想了未來。

  母親自然是支持的,她滿心歡喜拿著偷偷攢下來的錢托人家買了一些課本和習題,白天不敢看書怕被村裏人說,晚上廢寢忘食熬夜苦戰。那時候點的都是煤油燈,煤油燈在那個時候,也是奢侈的存在。那時候天一黑,家家戶戶都上床睡覺了,沒人舍得浪費一丁點的燈油。

  隻有他們家,一燈如豆到天明。父親隻有晚上有時間看書,為了掩飾父親點燈看書的事情,母親同時會拿著針線活,有時候是編竹籃子,一邊照顧父親一邊做工。每每瞌睡的不行都不敢去睡。

  父親對母親的“通情達理”表達了很深的感激,每每這個時候,母親羞答答的看著父親。父親說,他一定會一鳴驚人的。

  對於父親的才華,母親從來不質疑,於是她包攬了家裏所有的臟活累活,每天起早貪黑的掙工分,就為了多分點糧食給父親補身體。  

  母親一門心思撲在父親的身上,而父親一頭紮進書裏,他們似乎都忘記了他們還有個女兒。一個正在長身體很需要營養的孩子。

  果不其然,他們這邊79年才全麵恢複了考高。父親誌得意滿的去參加,結果並沒有考上。父親很灰心,他開始變得憂鬱。憂鬱的父親開始酗酒了。

  母親很擔心,勸慰的話也說不到父親的心坎裏,隻能默默的支持父親,偷偷的給父親弄酒弄好吃的,父親儼然是她生命中的唯一,而她不過是附贈品。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