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舒從學堂歸來的兩日裏,其母餘氏對沈星舒噓寒問暖,寵愛至佳。但從小跟隨程先生一同學習,早已養成了良好習慣。每日卯時便起床,誦讀各路典籍。
此時正值酷暑,天亮得很早,早晨也頗為涼爽,很適合靜心晨讀。餘黑與沈星舒一同長大,生活習慣也大致一般。
一早起來便去後院的廚房燒水,並端過來供沈星舒梳洗整理。待餘黑端水敲門進屋,沈星舒今日早課誦讀剛好結束。
因為沈星舒總是反感別人在他早課時打擾他。所以餘黑總是需要掐好時間端水進去,經常端水坐於門外,見屋內沒了動靜才起身推門進入,久而久之這件事便成了二人的默契。
餘黑端水進門,見沈星舒眉頭微皺,立馬解釋道:“少爺,下次我一定敲門,這不手上端著水盆,不方便嘛!”沈星舒放下手上的書籍,轉頭笑道:“我見你手上不拿東西的時候也不曾敲門啊”。
餘黑見狀不好意思趕緊扯開話題:“少爺,快洗漱吧,今天是七月十五是中元節,等會還要出城祭祖,老爺夫人已經起來收拾準備啦。”
沈星舒起身走向餘黑,洗漱完畢後餘黑端水出門,走到門口時轉頭說道:“少爺快去廳堂吃早飯吧,老爺夫人估計已經在等你了。”
說完端著水大步走去,將水傾倒在路旁的花草上,用餘黑的話來說,這叫寬打窄用,厲行節約。
沈星舒笑著搖了搖頭,邁步向廳堂走去,不再理會。
當沈星舒走到廳堂時,父母剛坐下,母親想要起身拉他過去坐下。沈星舒連忙走上前去輕輕扶住母親,待母親再次坐下之後,自己才落座。
自古以來,主人吃飯的時候下人要遠遠走開。下人們端上所有菜以後,退出廳堂於門口站立等候。
沈家是官家,自然十分富庶。主人家都是一日三餐,早飯也是米粥,白麵饅頭,包子一類的精細食物。一般人家都是一日兩餐,吃的大部分是饃饃窩頭等粗糙食物。
吃飯期間,父母一直在交談,其間也多有詢問沈星舒。但沈星舒從小受程先生影響,寢食的時候幾乎不說話,正所謂“食不言寢不語”。
麵對父母的問題,更多的時候是點頭回應。同時飯量自己也是在掌控著,一般隻吃七分飽,程先生教導過“吃七分飽更有利於身體腸胃的消化”。
在快要吃完的時候,沈禹州說道:“星舒啊,今天是你的生辰,晚上讓你母親給你做一碗長壽麵吃。”沈星舒聞言點頭回答。
其實這個年代,少年孩童的生辰並不被重視,貧苦人家根本沒有生辰這天,吃長壽麵這一說“對了你大哥今年在京封就職,今年的祭祖回不來了,前天收到他的家書,還提到你,問你有沒有長高,說他回來的時候會給你帶一些經典名著”沈禹州再道。
沈星舒吃完放下碗筷說道:“大哥剛剛為官確實繁忙,父親,你代我向他問好,讓他注意身體。”
用完早膳過後,家裏下人開始整理收拾,馬車轎子早就在正門等待。今天是中元節,各家各戶都要出城祭祖。
待沈禹州,餘氏坐上馬車,餘氏拉開窗戶簾,呼喚沈星舒也上馬車,沈星舒拒絕道:“我同餘黑走走路,看看益州城的風景”,餘氏見勸說無果,隻能隨他去,叮囑兩句後拉上窗簾。
隻聽見馬車夫甩鞭驅馬,眾人踏上出城的路。
眾人出了西城門,往西繼續走了大致十幾裏路,來到沈家宗祠祖墓。宗祠旁還有一戶人家,此時這家人正等在門口翹首以盼。不問便知,這戶人家是沈家雇的守陵人。
早前已經有下人過來通知他們,今天沈家主人會過來祭祖。他們自然懂得規矩,昨日便進城購買好祭祖所需的香燭紙,以及鞭炮等祭祖所需物品。
餘黑上前熟練的接過香燭等物品,反手將鞭炮抗在肩上。
下人們隻能在宗祠前等候,外人是沒有資格進入宗祠以及祖陵的,但是餘黑可以,他的姓氏是餘氏賞賜的相當於半個沈家人。
餘黑勤勞,忠厚,說到底也才十一二歲,也是一個半大孩子,再加上身世可憐,所以沈禹州和餘氏一直也把餘黑當家人看待。
特別是餘氏寵溺沈星舒的時候,也會疼餘黑。這讓餘黑心裏對老爺和夫人更加感激,曾暗自發誓,一定要好好孝敬老爺和夫人。
四人一起點燃香燭,磕頭燒紙。餘黑已經是沈家人了自然要一起燒香磕頭燒紙。沈禹州說完寄語後,便是燃放鞭炮,這種粗活自然是餘黑來做。
等鞭炮放完,私人走出祖陵。沈禹州同守陵人寒暄幾句,便啟程回返。那一家守陵人皆是拱手相送,看著眾人離去,消失在視野中,才轉身回屋。
在回來的路上,餘黑見道路旁的樹林裏有什麼在動,便好奇的上前查看。最後從樹林中抓出一隻似狼似犬的小動物。
詢問沈禹州是否可以帶回家養著,餘氏接過話,答道:“喜歡就養著吧,不過你可看著點,別咬了人,那可就不好了”,餘黑連忙答道:“謝謝老爺夫人,謝謝老爺夫人”,然後連忙抱著小東西走開了。
沈家一行人回到家中時,已經是未時,家中早已準備好午膳。沈禹州,餘氏,沈星舒,餘黑四人一起走進廳堂用膳。
餘黑雖然和沈家人一起吃飯,但是他從來不落座,每次喚他一起吃飯,他總是端了飯菜在一旁去坐著吃。沈禹州夫婦曾每次勸他,總是無果。
餘黑吞了口中飯菜,轉頭看向沈禹州嘿嘿道:“下人是不能同主人一起落座吃飯的,老爺我什麼都聽你的,這個你就別勸了”,然後繼續吃著碗裏的飯菜。
吃完飯,沈星舒返回臥房午休,沈氏夫婦也各自忙自己的去了。反倒是餘黑,將小黑狗拴起來喂了食,閑來無事便跑出府中,去湊熱鬧了。
今天是中元節,將會舉行娛神賽會,各個地方熱鬧非常。
酉時,餘黑回到府中,急急忙忙的朝著沈星舒的房間去了。推門而進,見沈星舒正在點油燈,桌子上放著一堆書籍,發現自己又沒敲門,表情略帶尷尬。
不等沈星舒發問,餘黑便神神秘秘說道:“少爺,今天晚上舉行娛神賽會,據說可好看了。他們還要把城隍抬出來了,聽說是好大一個雕像,而且聽說那個雕像凶神惡煞吹鼻子瞪眼,妖魔鬼怪看一眼就能被嚇死。”
沈星舒並沒有因為餘黑的不敲門而生氣,他早就習以為常。餘黑是下人出身,走路做事急急忙忙,曾多次教導他做事需沉穩,日常走路不宜匆忙,但他早已養成習慣,改不掉了。
聽聞餘黑的話,沈星舒打趣笑道:“世人總以為這些陰司長得窮凶極惡,讓人害怕。同樣鬼怪便也會害怕,實則不然,這些陰司冥獄,長的也是一副正常麵孔並不嚇人。”
餘黑走上前一步發問:“你沒見過你怎麼知道?”“先生曾講過類似事情,而且古籍中也有記載,”沈星舒回答道。
餘黑撇撇嘴不以為然,說道:“程先生一介凡人怎麼可能見過鬼神,書中記載不一定為真。”沈星舒聞言後皺起眉,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不等沈星舒回答,餘黑便提議一起出去看看娛神賽會。與餘黑的性格相反,沈星舒做事沉穩,喜愛安靜,不願去人多熱鬧的地方。
見沈星舒遲疑,餘黑上前拉他起身,口中說道:“少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陪我去看看那個城隍雕像吧,以前每年的七月十五,我們都被程先生禁足,平時也沒機會進城隍廟,今年好不容易有機會了,一起去看看吧。”
“我一個人去看怪嚇人的,你跟我一起吧,就當出去走走解解悶”餘黑補充道。
見餘黑話語及此,沈星舒也不再拒絕,同餘黑一起出門去了,一是隨了餘黑的心願,不然這惡仆定會鬧出事端。
二來是自己確實沒見過娛神賽會,也對傳聞有所好奇。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悼亡節日,這是地方社區很重要的文化娛樂活動。要把城隍老爺抬出來,彩車遊行,伴以舞龍的,吹打的,踩高蹺的。
而且服飾各異,扮演著各路神仙,好不熱鬧。隻是沈星舒兩人出來的較晚,街上行人眾多,加上天色漸暗,根本看不到最前方城隍的雕像,隻能遠遠的看著雕像的背影。
待城隍雕像被送回城隍廟,兩人都沒見到城隍雕像的樣子。沈星舒對此興趣不大,見活動快要結束了,就打算和餘黑一同回去。餘黑好奇心強,回去的路上頻頻回頭張望遠處城隍廟。
快到家門口的時候,陡然駐足同沈星舒說道:“少爺,我還是好奇,我們再回去看看,實在看不到,我倆就翻牆進去看看這個城隍到底什麼樣子,有沒有傳說的那麼嚇人。”
沈星舒起初拒絕,但是拗不過餘黑的軟磨硬泡,隻能同他往城隍廟再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