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撿漏撿漏
飛天

第14章

明清兩代,跟算盤藏寶有關的故事特別多。當時,南北通暢,商業發達,各種貿易行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使用算盤的地方比比皆是。

一些商販,長途奔走,為了安全,不敢“露白”,就想到各種辦法,把值錢的小物件,藏到隨身攜帶的工具裏麵。

葉天熟知,有些人挖空了毛筆的筆管,把銀票、金珠藏在裏麵。

有些把鞋底剖開,藏匿銀票。

有些把茶壺、水杯設置夾層,上麵喝水,下麵藏錢。

還有些,直接把金條熔煉,澆築成算盤、硯台之類厚重之物,外麵塗上七層黑漆,掩蓋本來麵目。

有些心思縝密的鑒寶師,每到一個城市,最喜歡去的就是鬼市。

他們隨身攜帶尖針,看到有苗頭的好東西,趁老板不注意,在商品的表麵紮一針,然後用強光手電照幾下,就知道漆麵以下包裹著什麼。

這種撿漏方式,名為“海底針”,撿寶幾率大大增加。

葉天不屑於這樣做,就是因為,很多東西,他隻要過過手,就能發現異常。

“葉天,葉天,葉天......”有人砸門。

葉天睜開眼,顧二爺站在外麵,一邊砸門,一邊大聲叫著。

他起身開門,顧二爺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

“葉天,葉天,你趕緊來看,你弄到了什麼......發財了,發財了!”

顧二爺如此失態,一定是因為葉天買回來的東西裏出現了“大寶”。

他一路打著哈欠,被顧二爺拖著,到了前院櫃台。

顧二爺的朋友,那位小有名氣的“白手套”吉祥,正坐在櫃台裏麵喝茶。

店堂裏飄著茶香,是顧二爺平時自己都不舍得喝的“廿年沉安化金絲玫瑰黑茶”。

那個算盤擺在桌上,旁邊放著鐵杆刮刀。

桌上,還鋪著一張紙巾,上麵放著從算盤珠上刮下來的一點黑色粉末。

“葉天,過來喝茶。”吉祥笑眯眯的招呼。

“這些珠子是好東西,太值錢了!”顧二爺壓抑不住狂喜。

葉天皺眉,他寧願這些人用“海底針”的方式研究珠子,也不願直接使用刮刀。

有些大買家要求極其嚴苛,一旦珠子上有了刀痕,那就廢了。

“這些珠子,都是小葉紫檀,跟撐杆同類材質。”吉祥說。

那其實也值不了多少錢,葉天有些失望。

“我有位朋友,喜歡這類抱殘守缺的玩意兒。”吉祥輕輕撫摸著算盤邊框上的一小段木材。

木材長度兩寸,木質的顏色略淺,一看就知道是算盤壞掉之後,工匠用另一種材質修補的。

昨天,葉天多次摩挲兩種木材的接縫處,平滑之極,感覺不到任何接茬凸起。

“我那位朋友,也是藏家,出手大方,不會虧待獻寶者。”吉祥玩味著茶盅,麵帶微笑。

“多少錢?”葉天不喜歡聽故事,隻想知道對方出個什麼價。

古玩行裏故事太多,光聽故事,就讓人忽悠死了。

“我打電話問過,真正的好玩意兒,他能出二十萬。”

葉天把凳子向前拉了拉,指著算盤四角鑲嵌的雲母銅。

吉祥笑笑:“加上這種東西,可以增值十萬。”

葉天又輕輕撥弄算盤珠,右手小指的指尖,在檀木撐杆上無聲地叩了兩下。

“嗬嗬,葉天,這裏也可以加點錢,十萬。”

葉天撥弄珠子,找到了兩人用刻刀劃過的地方。

既然珠子是小葉紫檀材質,當然值點錢。不過,他更在意的是算盤的成品年代。

“珠子是老東西,雲母銅也是老東西,民國以後,雲母銅稀少,全都用白銅、黃銅、紫銅鑲嵌邊角,全國南北都一樣。假如算盤製成的年代是在民國之前,那就是手工珠子——”

憑著目測,所有珠子整齊劃一,不亞於流水線上出來的工業商品。

手工車珠達到這種水平,那得是全國一流的高手。

清代幾代皇帝崇尚佛法,對於佛珠的要求極高,幾百年來,宮廷和民間,都出現了製造佛珠的高手,公認的是“南七北六十三家”。

如果這些小葉紫檀算盤珠,出自以上十三家,掛上了名家名號,那就更值錢了。

“葉天,這些好東西,從哪兒弄來的?千萬別走了眼,拿了賊贓,那就麻煩了!”吉祥仍然笑眯眯的,但眼神變得犀利起來。

葉天那些動作雖然無聲,卻是在跟他要價,讓他有些不爽。

“鬼市上撿來的。”

“嗬嗬嗬嗬......”吉祥搖頭。

鬼市撿漏,故事連篇。

吉祥跟葉天一樣,也不是愛聽故事的人。

“這算盤,可以拿去鑒寶大會。”葉天提醒顧二爺。

“我拿去給朋友,他一高興,你們要什麼,他隨手批個條子,要什麼有什麼。”吉祥瞄了顧二爺一眼,悄然暗示。

“二龍堂不缺別的,隻缺錢。”葉天根本不用顧及吉祥的麵子。

他明白顧二爺的心思,有些得罪人的話,隻能從他嘴裏說出來。

“一百萬。”吉祥的臉色稍稍變了。

如果放在平時,顧二爺也就大大咧咧地同意了。如今,他看到葉天始終不鬆口,就咬牙撐住,隻是笑著,並不點頭應允。

葉天從櫃台裏取出一個白玉牌,把兩人刮下來的那點碎末,小心地放在白玉牌的中央。

黑白對比,看得更加分明。

他把白玉盤挪到顯微鏡下麵,調整鏡頭焦距,讓畫麵逐步清晰。

小葉紫檀的木質特征十分明顯,這些珠子的確貨真價實,是小葉紫檀裏的老貨。

算盤使用者經常一手夾著毛筆,一手撥弄金條、銀元、銀票、紙鈔,所以留在算盤珠上的包漿,跟其它玉器上的自然包漿不同。

顯微鏡下,粉末中閃爍著點點金光,自然就是使用者長期觸摸金條,無意中指甲刮下了金粉,被汗水粘在珠子上,一層層沉澱覆蓋下來。

“年代久遠,珠圓玉潤。”葉天默默感歎。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人才太多,寶貝太多,值得收藏品鑒的珍品數都數不過來。

並且,曆代皇帝全都酷愛收藏,為了獲得前代珍寶,幾乎到了外地三尺、敲骨吸髓的地步。到了下一次改朝換代之時,這些珍寶悄然易主,成了另一位皇帝的玩物。

一代代累積下來,鑒寶大師眼中,看到的不再是金錢,而是一段段血淚曆史。

當下,葉天明白,要想鑒定這算盤的真正價值,就得找到它的出處。

黃金有價玉無價,假如這算盤是名人用過的,那就變成了無價之珠,無價之寶。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