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群裏的消息提示音像往常一樣,在晚飯後此起彼伏地響著。
我拿起手機,隨手劃開。
本以為又是些作業通知或者活動安排,結果是一位家長在群裏發了一段話。
她先是用大段文字讚揚了班主任蘇老師這一學期的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
隨後話鋒一轉,提議道。
“蘇老師每天這麼辛苦,我們做家長的都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我提議,我們全體家長一起湊個份子,給蘇老師換輛新車!”
“錢不多,一人五千塊,讓老師感受到我們班級的溫暖!”
01
群裏先是靜默了幾分鐘。
隨即,附和與點讚的表情包開始刷屏。
“支持!”
“子涵媽媽說得對!”
“蘇老師太辛苦了,我們理應表示!”
“算我家一份!”
我看著屏幕上滾動的消息,眉頭越皺越緊。
一人五千,班上五十個人。
也就是整整二十五萬。
這早已超出了正常表達謝意的範疇。
猶豫了片刻,我還是在對話框裏敲下了幾行字。
“各位家長,感謝老師的方式有很多種,孩子們的成績和進步就是最好的禮物。”
“湊錢買輛車屬於大額財物,這與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禁止的教師收受家長財物精神相悖,性質上屬於行賄。”
“對老師、對我們、對孩子都不好。”
“這個錢,我家不參與。”
消息發出,剛才還熱火朝天的群,瞬間降溫。
幾秒鐘後,第一個反駁的聲音出現了。
“林念姑姑,你這話說得太嚴重了吧?”
“我們這是自願的心意,怎麼就跟行賄扯上關係了?”
“大家都是一片好心,別上綱上線的。”
“就是啊,”
另一個家長接話,“現在哪個班不給老師表示表示?就你清高?”
“別搞得大家都不好看。”
我深吸了口氣,回複道。
“是不是行賄,不是由我們的主觀意願決定的,而是由財物的金額和性質決定的。”
“教育有教育的清風正氣,我們不能帶頭破壞規則。”
“我相信蘇老師也不會願意接受這麼貴重的禮物。”
這時,一直沉默的蘇老師終於出現了。
“哎呀,謝謝各位家長的好意!真的心領了!”
“車子太貴重了,我不能收的。大家的心意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動力【愛心】。”
她這話看似在拒絕,語氣卻輕飄飄的,甚至帶著點鼓勵的意味。
果然,家長們領會了這婉拒之下的“深意”。
劉子涵媽媽立刻接話,“蘇老師您別推辭了!這是我們全體家長的一致決定!”
“您就給我們一個表達感謝的機會吧!”
接著,她竟直接開始在群裏發起群收款。
眼瞅著支付的人越來越多,矛頭再一次對準了我。
“林念姑姑,就等你家了,就差你們沒點了。”
“大家都同意了,就你一家搞特殊,不合適吧?”
“為人父母,要懂得感恩,要會做人。”
我看著這些言論,心裏的火氣一點點往上冒,但仍盡量保持冷靜。
“我堅持我的原則。這個錢,我不會出。”
“這與感恩和做人無關,而是關乎底線和規則。”
見我不識抬舉,劉子涵媽媽直接@我,語氣刻薄。
“說起來,我一直想問,怎麼從來都是姑姑在群裏?林念爸爸媽媽呢?”
“這孩子是沒爹沒媽管嗎?怪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