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3章

“這......殿下,您要周遇吉將軍何用?不如再挑兩百精兵補上?”曹化淳麵露難色。

一千士兵倒也罷了,他還能從其他軍隊抽調補充,可周遇吉是勇衛營的核心將領,放走他,實在讓人心疼。

朱慈烺心中何嘗不想將黃得功、孫應元一同納入麾下?

可他清楚,這般貪心會引起崇禎的懷疑,隻能先退而求其次。

他故作嚴肅道:“曹大伴,如今局勢動蕩,孤需組建一支可靠的東宮衛隊護衛安全,調周將軍前來,正是為了訓練衛隊。”

這話瞬間讓曹化淳想起天啟皇帝意外落水、神宗皇帝早年受困的舊事,安全之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他立即點頭應允:“殿下安危為重!周遇吉,你即刻為皇太子挑選人手,從今日起,你便是皇太子的人,務必護好殿下!”

“末將遵命!”周遇吉躬身領命,心中滿是振奮。

能成為皇太子親信,將來太子登基,便是妥妥的“從龍之功”,升官加爵指日可待。

他對勇衛營將士的能力了如指掌,僅用一炷香時間,便按要求挑出八百騎兵、一百炮兵、一百斥候,皆是馬術精湛、戰力過硬的精銳。

朱慈烺對周遇吉挑選的人馬十分滿意,為了回報勇衛營,也為了徹底解決火器質量問題,他決定親自去兵仗局一趟。

“曹大伴,把勇衛營中不合格的火器、炸膛的火銃都裝車,隨孤去兵仗局,倒要看看那裏的人是不是長了三頭六臂,敢造出這般劣質的兵器!”

曹化淳聞言先是大喜。

兵仗局積弊已久,若能借太子之手整頓,對勇衛營百利而無一害。

可轉念一想,他又麵露難色,躬身道:“多謝殿下為勇衛營出頭!隻是奴婢還需回宮中照看皇爺,不如讓黃得功將軍代奴婢隨行?”

朱慈烺瞬間明白他的心思。

曹化淳不願得罪兵仗局的掌印太監,畢竟都是宦官一脈,日後還需相互扶持。

“太監何苦為難太監”,他沒有勉強,點頭道:“也好,黃得功,即刻行動!”

“遵命!”黃得功領命,並未將勇衛營所有劣質火器都裝車,隻挑了幾門炸膛的虎蹲炮、一百杆有裂縫的火銃。

足夠證明問題,又不至於把事情鬧得太僵。

抵達兵仗局門口,朱慈烺讓黃得功等人在外等候,隻帶著嶽洋、周遇吉等十人進入。

嶽洋手持尚方寶劍在前開路,守門士兵見是皇太子親至,不敢有絲毫阻攔,一行人順利進入火器打造工坊。

眼前的景象讓朱慈烺大失所望:偌大的工坊裏,隻有一百多個鐵匠無精打采地打著鐵,打造火銃的動作慢吞吞的,毫無生氣。

他眉頭緊鎖,轉頭對嶽洋道:“傳兵仗局掌印太監,速來見孤!”

“遵命!”嶽洋上前幾步,高聲喊道:“皇太子駕到!傳兵仗局掌印太監即刻見駕!”

工坊內的工匠們聞聲,連忙扔下手中的活計,跪倒在地:“拜見皇太子殿下!”

“免禮平身。”朱慈烺擺了擺手,目光掃過眾人,“誰是這裏的負責人?”

一個身材瘦小、麵黃肌瘦的鐵匠上前躬身道:“回稟殿下,草民趙元華,是這裏的鐵匠首領。”

朱慈烺打量著他,見他身形單薄得仿佛連鐵錘都握不穩,唯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透著一股韌勁。

“兵仗局的太監為何不見蹤影?”朱慈烺追問。

“回殿下,兩位公公平日裏極少來工坊,方才已有工友去通報,想來很快就到。”

趙元華說話不卑不亢,條理清晰,讓朱慈烺不由得多看了他幾眼:“你是哪裏人?能否獨自打造鳥銃?”

“草民是溫州樂清人氏,乃火器專家趙士禎的後人,可獨自打造鳥銃。”趙元華如實答道。

朱慈烺心中一動。

趙士禎可是大明著名的火器專家,曾研製出迅雷銃等先進火器,沒想到他的後人竟在兵仗局當鐵匠。

他對嶽洋使了個眼色,嶽洋立即遞過一杆線膛槍和一顆米尼彈。

“你看看,這等火銃能否打造?若能造出,孤升你為兵仗局千戶!”

趙元華在兵仗局多年,從未見過這般許諾,心中雖有疑慮,卻還是接過線膛槍仔細查看。

隻看了一眼,他的臉色便驟然變化,雙手顫抖著撫摸槍身,一邊翻看一邊驚歎:“這是自生火銃,槍膛裏還有膛線......這錐形鉛彈更是精妙!”

他越看越激動,突然閉上眼睛,仿佛在腦海中推演打造流程,竟把身邊的皇太子都拋到了腦後。

周遇吉等人麵麵相覷,不知這老鐵匠為何如此失態。

過了十幾息,趙元華猛地睜開眼睛,不等朱慈烺開口,便將定裝火藥和米尼彈裝入槍膛。

嶽洋等人見狀大驚,立即擋在朱慈烺身前,剛要嗬斥,卻被朱慈烺擺手製止。

“砰!”

一聲槍響,米尼彈精準地轟擊在不遠處的木門上,打出一個窟窿。

趙元華看著彈孔,激動地大叫:“好強的威力!比咱們現在造的火銃強十倍不止!”

隨後,他“撲通”一聲跪倒在朱慈烺麵前,高舉線膛槍:“此等火器堪稱神器!當年畢懋康大人曾研製出燧發火銃,卻在彈丸設計上遠不及它。可惜......兵仗局沒有足夠的銀子和優質材料,即便有樣品,也難以打造啊!”

朱慈烺伸手扶起他,語氣堅定:“銀子和材料,孤來解決!隻要給你足夠的支持,能否造出這種火銃和子彈?”

“能!”趙元華斬釘截鐵地說,“隻需一個月!若有充足的材料和銀子,草民定能造出合格的火器!”

“好!”朱慈烺大喜,“孤明日便派人送來鐵料和銀子。一個月後,若你能造出此等火器,千戶之職,絕不食言!”

“謝殿下!若一個月內造不出,草民願提頭來見!”趙元華重重磕頭。

隨後,朱慈烺又追問了兵仗局的情況,越聽越是憤怒。

原來兵仗局本有三千多工匠,可掌印太監長期克扣拖欠餉銀,許多工匠為了活命紛紛逃走。

剩下的工匠不足千人,兩個太監卻依舊按三千人的名額上報,一邊倒賣生鐵牟利,一邊吃著兩千多人的空餉,把國之重器的工坊當成了斂財工具!

“劉公公、張公公到!”

就在此時,兵仗局的兩位掌印太監在一群小太監的簇擁下姍姍來遲,排場十足,竟有幾分“九千歲”出行的架勢。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