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宮女,生下我和妹妹後,國師跪地拜天:福星降世。
12歲的我們,被皇帝指給太子公主當伴讀。
妹妹搶著去給公主當伴讀,而我陪在太子身側。
16歲,我成為太子妃的那晚,妹妹吊死在東宮門外,衣不蔽體,腹部隆起。
我氣急攻心,吐血而亡。
再次睜眼,回到選擇伴讀的那天。
這次妹妹搶著給太子當伴讀:姐姐,你不會和我爭吧!
我的傻妹妹,我怎麼會和你爭呢?
......
再次睜眼,我跪在地上,頭伏於地麵,聽到尖細的聲音: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陳氏雙女,品貌端莊,才學兼優,特選為太子公主伴讀。望爾盡心盡力,忠誠輔佐,不負朕望。”
我不是吐血身亡了嗎?
飄出的靈魂,還看到太子在太子府門口悲痛得抱著我的屍身,我還來不及悲傷,怎麼就聽到聖旨了?
出於對皇家的敬畏,即便心中已經驚濤駭浪,卻不敢顯任何異色。
恍恍惚惚,父親和母親遞給內官一袋銀錢,送他們出府,而我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坐在堂屋的椅子上。
母親的一聲“鳳儀”,將我從過往的回憶中拉扯回來。
我看向母親:“母親?”
母親無奈地握住我的手:
“怎麼走神了?母親知道,你不願意。”
不願意什麼?
隻聽妹妹凰儀在一旁道:
“你就讓我去給太子當伴讀嘛,姐姐,你不會和我爭吧!”
原來,我的妹妹也重生了。
而我們,都回到了還沒有入宮給太子公主當伴讀的時候,這時候的我們,才12歲,還稚嫩得很。
看著妹妹堅定的眼神,我有些氣惱地看著她:
“你是知道的,去當太子的伴讀,那未來就是太子妃!”
妹妹輕輕笑道:
“嗯,姐姐,我知道。”
母親疑惑:“那陸辰耀呢?你以前可是想要嫁到武安侯家的。”
妹妹冷哼一聲:
“武安侯府,哪有太子府尊貴?”
父親母親有些駭然,他們其實是更寵妹妹一些的,畢竟,我沒有她會撒嬌。所以二老也有些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罷了,罷了。
我鬆了口:“是福是禍,都是你自己選的,你願去,就去吧!”
妹妹趴在我的膝上,笑靨如花:“還是姐姐好!”
我的妹妹啊,東宮,可是個吃人的地方啊!
為什麼我們姐妹倆被選為伴讀?
因為,我們是雙生福星。
我的母親,在貴人眼裏,其實不過是個低賤的婢女。
但是,她是皇後娘娘的婢女,因此,任誰也不敢明麵上輕賤了她。
我的母親,從一個小婢女,一路成長為掌事宮女,說來,也是一件勵誌的事情。
在我的母親25歲那年,被皇後放出了宮,而且還指了一門極好的婚事,將我的母親嫁給了當朝新貴,皇帝的左膀右臂,年近30還未娶妻的宰相。
後來,便有了我們。
我們出生的那一日,祥雲籠罩在宰相府,百鳥縈繞,遲遲不肯散去。
閉關3年的國師踉踉蹌蹌地跑來,在宰相府門口跪地拜天,大呼:福星降世。
皇帝聽聞,心中甚是不悅。
怎麼福星生在宰相府,而沒有生在皇宮。
在得知,生下的是兩個女兒後,皇帝又笑了。
從那一刻,我們姐妹倆的命運,其實就注定了,必有一人會成為下一任的皇後。
鳳凰二字,是皇帝賜下的。
既然是國師認定的福星,也是未來的皇後,那麼也配得上“鳳凰”二字了。
當然,“儀”也是皇帝賜的。
要忠義,不可有二心。
所以,母親在第二年又懷胎之後,都沒敢聲張,直接打掉了,生怕生個兒子,引帝王家的猜忌。
對於我們姐妹倆到底誰去當這個太子妃,其實家裏早有定論。
父親母親一致覺得,我性格溫婉,行事穩重,更適合母儀天下。
而妹妹性格跳脫,不適合宮內的生活。而且妹妹從小就跟個野小子一樣,和隔壁武安侯家的幼子一起長大,青梅竹馬,早已私下定了終身,隻等及笄之後,我嫁給太子之後,她就可以嫁到隔壁武安侯家了。
所以上一世,沒有任何懸念,我成了太子的伴讀,妹妹成了公主的伴讀。
說是伴讀,不過是培養下一任帝後罷了。
而公主,是皇帝的心尖寵,所以太子有的,她也有。
隻是,重來一世,妹妹不要她的竹馬了,而是想要成為太子妃。